筒状渔轮座及钓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36214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8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固定渔轮的腿部,且能够顺利地进行渔轮的腿部的固定操作的筒状渔轮座和钓竿。该筒状渔轮座具备:具有供渔轮的腿部(4)载置的腿载置面(20)的筒状的座主体(10);固定罩部(14);具有用于与固定罩部(14)一起夹持渔轮的腿部(4)的可动罩部(43)的可动罩体(12)。可动罩体(12)具有能够对渔轮的腿部背面(4b)进行支承的腿支承面(45),座主体(10)的腿载置面(20)形成到可动罩部(43)的附近,位于可动罩部(43)的附近的腿载置面(20)的轴线方向的端部(20a)和可动罩体(12)的腿支承面(45)至少在与渔轮的腿部背面(4b)抵接的部位处彼此成为同一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渔轮固定于钓竿的筒状渔轮座和具备该筒状渔轮座的钓竿。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为了将渔轮的腿部安装在钓竿上而在钓竿的竿主体的外周面安装的筒状渔轮座。该筒状渔轮座通过固定罩部和可动罩部将渔轮的腿部沿轴线方向夹持而固定。固定罩部构成为不能移动,另一方面,可动罩部构成为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筒状渔轮座中,在座主体上将筒状的可动罩体安装成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并将该可动罩体的周向的规定部位朝向径向外侧鼓出形成来构成可动罩部。然而,在由鼓出部构成可动罩部的情况下,若使可动罩部朝向固定罩部接近来夹持渔轮的腿部,则可动罩部会逐渐上行到渔轮的腿部表面上。若将使可动罩体移动的螺母过于强力地紧入,则可动罩部发生弹性变形而大幅上行到渔轮的腿部表面上,在取下渔轮时,难以解除可动罩部与渔轮的腿部表面的密接状态。另外,若过度紧入,则还存在可动罩体或螺母受损的情况。另一方面,若不使螺母过度紧入,则还存在紧固力不足而在钓鱼的中途渔轮发生松动的情况。这样,在由鼓出部构成可动罩部的情况下,存在渔轮的紧固力、固定力的调节困难的问题。因此,还存在如下结构:在可动罩部的内侧设置底部而由可动罩部和底部构成袋部,使渔轮的腿部的腿前端部能够插入到该袋部(下述专利文献2、3)。这样,若在可动罩体上形成袋部,则能够由可动罩部按压渔轮的腿部表面,并通过底部来支承渔轮的腿部背面。即,从表背两面将渔 轮的腿部夹入,因此即使将螺母强力地紧入,可动罩部也不会过度上行到渔轮的腿部表面上,能够将渔轮的腿部牢固地固定。然而,在下述专利文献3的结构中,由于将载置渔轮的腿部的腿载置面仅设置在固定罩部的内侧,因此在将渔轮的腿部的腿前端部插入袋部时,底部的前端部容易与渔轮的腿部的腿前端部碰触。为了将渔轮的腿部的腿前端部顺利地插入袋部,需要如下述专利文献2那样进行在底部的前端部设置倾斜面等的研究。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7-18706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3-1318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17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提出,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固定渔轮的腿部,且能 够顺利地进行渔轮的腿部的固定操作的筒状渔轮座和钓竿。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筒状渔轮座具备:具有供渔轮的腿部载置的腿载置面的筒状的座主体;不能移动地设置在该座主体上的固定罩部;具有可动罩部的可动罩体,该可动罩部与该固定罩部对置设置且用于与固定罩部一起来夹持渔轮的腿部;用于将可动罩体向固定罩部侧按压并将该可动罩体保持在该位置处的机构,所述筒状渔轮座的特征在于,可动罩体具有能够对渔轮的腿部背面进行支承的腿支承面,座主体的腿载置面形成到可动罩部的附近,位于可动罩部的附近的腿载置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和可动罩体的腿支承面至少在与渔轮的腿部背面抵接的部位处彼此成为同一面。需要说明的是,同一面是指径向上的与竿中心、即筒状渔轮座的轴线相距的距离大致相同。在该结构的筒状渔轮座中,由于可动罩体具有能够对渔轮的腿部背面进行支承的腿支承面,因此能够通过可动罩部和腿支承面从表背两面将渔轮的腿部夹入。因而,即使将可动罩体向固定罩部侧强力按压,也不会产生可动罩部过度上行到渔轮的腿部表面上的情况。另外,座主体的腿载置面形成到可动罩部的附近,且该腿载置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和可动罩体的腿支承面至少在与渔轮的腿部背面抵接的部位处彼此成为同一面,因此可使可动罩体的腿支承面顺利地进入到渔轮的腿部的背侧(内侧)而进行支承。即,腿支承面相对于腿载置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不会高一阶,而成为同一面,因此能够使可动罩体顺利地接近而与固定罩部一起固定渔轮的腿部。另外,腿支承面相对于腿载置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不会低一阶,而成为同一面,因此能够通过腿支承面可靠地支承渔轮的腿部背面。另外,座主体的腿载置面形成到可动罩部的附近,且该腿载置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和可动罩体的腿支承面至少在与渔轮的腿部背面抵接的部位彼此成为同一面,因此能够抑制将渔轮的腿部和钓竿一起强力把持时的渔轮的腿部的挠曲。即,如上述专利文献3那样,当渔轮的腿部背面的轴线方向中央部在大范围内从座主体抬起时,将渔轮的腿部和竿主体一起把持,这种情况下,渔轮的腿部的尤其是轴线方向中央附近容易朝向竿中心挠曲。即使发生了挠曲,由于渔轮被牢固地固定,因此也能够无障碍地进行钓鱼。然而,在特别重视从把持钓竿时的手传来的微妙的感觉的一部分的钓鱼人中,还存在想要极力避免渔轮的腿部挠曲这样的人。另外,近些年,伴随渔轮的轻量化,将渔轮的腿部由树脂或镁构成的情况也增多,因此也存在渔轮的腿部容易挠曲这样的状况。相对于此,若如上述结构那样将座主体的腿载置面形成到可动罩部的附近,且该腿载置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和可动罩体的腿支承面至少在与渔轮的腿部背面抵接的部位处彼此成为同一面,则能够抑制将渔轮的腿部和钓竿一起强力把持时的渔轮的腿部的挠曲。 尤其优选可动罩体的腿支承面设置在比可动罩部的前端部靠里侧即轴线方向一侧的位置,且腿载置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构成为能够进入到比可动罩部的前端部靠里侧的位置。由于可动罩体的腿支承面位于比可动罩部的前端部靠里侧的位置,因此与腿支承面比可动罩部的前端部向固定罩部侧突出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可动罩部顺利地覆盖到渔轮的腿部上。并且,由于能够使腿载置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进入到可动罩体的内侧,因此能够使腿载置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接近腿支承面,从而能够使两者在轴线方向上不大幅分离的状态下支承渔轮的腿部背面。并且,即使可动罩体的腿支承面位于比可动罩部的前端部靠里侧的位置,由于腿载置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成为进入到可动罩体的内侧的状态而对渔轮的腿部背面进行支承,因此能够使可动罩体的腿支承面顺利地进行到该渔轮的腿部的背侧。并且,优选座主体具备大径部和小径部,在大径部的周向中的形成有腿载置面的部位形成有向小径部侧突出的突出部,腿载置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位于该突出部,且在突出部与小径部之间设有台阶部,通过使突出部进入到可动罩体的内侧,从而使腿载置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位于比可动罩部的前端部靠里侧的位置。通过这样设置突出部,由此能够使腿载置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容易进入到可动罩体的内侧。另外,优选腿载置面的轴线方向的端部和可动罩体的腿支承面在宽度方向的整体上为同一面。即使渔轮的腿部在宽度方向上发生位置错动,也能够使可动罩体的腿支承面顺利地进入到渔轮的腿部的背侧。另外,优选可动罩体具备将可动罩部的内表面沿宽度方向连结的底部,从而构成能够供渔轮的腿部的腿前端部插入的袋部,且该底部的外表面即径向外侧的面成为腿支承面。当这样在可动罩体上形成底部时,通过该底部使可动罩体变得更加牢固,从而可动罩部的弹性变形也被进一步抑制,因此可动罩部不会过度上行到渔轮的腿部表面上,从而能够将渔轮的腿部更加牢固地固定。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钓竿上安装有上述的筒状渔轮座。专利技术效果如上所述,座主体的腿载置面形成到可动罩部的附近,且该腿载置面的可动罩部侧的端部和可动罩体的腿支承面至少在与渔轮的腿部背面抵接的部位处彼此成为同一面,因此能够可靠地固定渔轮的腿部,且能够顺利地进行渔轮的腿部的固定操作。并且,也能够抑制渔轮的腿部的挠曲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田壮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