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脉冲吹灰
,具体涉及一种从侧面进气的脉冲吹灰器用弱爆燃罐。
技术介绍
脉冲吹灰器,又名弱爆吹灰器、冲击波吹灰器、激波吹灰器等,最早是由乌克兰的科技人员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先提出的,主要是使燃料与助燃气体形成的预混气在通过喷管与烟道连通的爆炸罐内燃烧爆炸,通过爆炸冲击波的冲击作用和高速射流的冲刷作用清除换热面和烟道壁面的积灰。国内则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展,由于清灰效果好且能够清除顽固性灰垢,发展十分迅速。在现有弱爆燃罐往往是将点火与激波发生分成两部分,这样既浪费材料又使得若爆炸产生的激波吹灰力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脉冲吹灰器用弱爆燃罐。本专利技术中将进气管与弱爆燃罐设计成为一个整体,简化了原有技术中固定进气管的装置,同时把点火装置和弱爆燃罐合并,不仅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在不加大弱爆燃罐的前提下增大了储气量,也使燃料气体混合更充分;风扇装置的加入大大提高了燃料气体的排出,从而保障了吹灰力度,压力表和阀门的设置使弱爆燃罐的操控性更人性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脉冲吹灰器用弱爆燃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其上设有一出气口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脉冲吹灰器用弱爆燃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其上设有一出气口;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和所述竖直段彼此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其中,所述水平段从所述罐体的侧面插入至所述罐体的内部,并延伸至所述罐体的轴线,所述竖直段沿所述罐体的轴线向上延伸,所述竖直段的自由端的端部距离所述罐体的顶部20~30cm,且所述竖直段的自由端的内径由下向上逐渐增加,在所述竖直段的侧部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多个气孔相对所述竖直段均匀分布,且相邻两个气孔之间的间距为2~5cm,各气孔的孔径为0.5~1cm,所述水平段固定在其插入所述罐体的位置,其自由端连通至一燃料气体储存装置,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超,吕玉玲,张晓娟,王文江,杨海涛,党恒,赵旭,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凡元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