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烟排气管道及其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22928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烟排气管道及其连接装置,所述管道主体是外壁为矩形、内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空腔管道,所述管道的管壁四角处均设有纵向的通孔,可以减轻管道的重量,每个通孔的外侧均设有增强筋一,在所述通孔和增强筋一之间设置有一层增强网一,能够增加管道的强度;连接装置的中心轴处设有气旋导向板芯管,所述气旋导向板芯管上连接有导向板叶片,通过气旋式的结构,能够达到更好的排烟排气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烟排气管道及其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管道内空腔断面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管道以及两根管道之间能产生气旋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采用的排烟排气管道的断面都是方形或矩形,其优点就是手工操作方便,一般人员都能生产,但是手工排烟排气管道质量无法保证。方形排烟排气管道由于壁薄,所以抗冲击能力很差,而且在运输时很容易开裂。在安装时上下管接口处一般都采用两根12mm的钢筋横在洞口,上下洞口很容易错位,而钢筋长期裸露在洞穴内很容易蚀锈,一旦腐朽所有的管道重量都会压在最下方,后果很严重,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根据流体动力学的原理,圆形洞孔比方形洞孔的气流阻力要小很多。早在1990年公开了一种插接式住宅烟道,这种管道在连接处没有重力承载分散点,管壁太厚,所以重量很重,只能在层数少的楼房使用,不宜推广。后来又出现了一次性成型排气管道,这种管道为圆孔形状,气流阻力小,内圆与外方的断面成拱形,抗外冲击力强,与方形管道同样的壁厚所承受的冲击力要大很多,但是它的四个角太厚,重量还是很重。而且将增强网包裹在圆形内模外,内孔周围的露网现象很难克服,四个外角很容易破损,因为预制构件的重量和质量是有关联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体积和改变材料结构。排烟排气管道的连接方式包括了内套式和外套式,这两种连接方式都存在不足之处。内套式连接,管道没有重力承载分散点,不能防水,连接装置体积大。外套式连接,管道内孔在连接处变窄,不利于气流的通畅。而且这两种连接装置,都是三件套配套连接,尺度要求高,制作安装烦琐,费工费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方内圆形的排烟排气管道及与其配套的连接装置,既能减少体积、增加强度,又能解决重量问题,节约成本,与连接装置配套使用,既不错位又能防水,排烟排气效果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排烟排气管道,所述管道主体是外壁为矩形、内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空腔管道,所述管道的管壁四角处均设有纵向的通孔,每个通孔的外侧均设有增强筋一,在所述通孔和增强筋一之间设置有一层增强网一,所述管道主体的两端内壁边沿各设有一圈凹边槽。优选的,所述管道主体的外壁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一种排烟排气管道的连接装置,包括中空状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两端均连接有可嵌入所述凹边槽内的接口,所述连接套上设有承载边,所述连接套中心轴处设有气旋导向板芯管,所述气旋导向板芯管上连接有导向板叶片。优选的,所述承载边内设置有增强角钢。优选的,所述连接套内设有增强筋二和增强网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排烟排气管道外壁为矩形、内壁为圆形或椭圆形,可以减小空气阻力,在管壁的四角处设有纵向的通孔,可以减轻管道的重量,还能节省成本;通过在内部增设增强筋和增强网,能够解决内外露网的问题,还能增加强度,减轻四角的破损。连接装置的接口与管道两端的凹边槽配套,能够有效防水,不错位,制作简单方便;孔内设有气旋导向板叶片,利用气流在上升时通过每一层气旋导向板叶片时会发生旋转,从而达到更好的排烟排气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a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排烟排气管道连接装置与楼板的连接状态不意图;图1b为图1a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排烟排气管道的两端示意图;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排烟排气管道的横向截面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连接装置的仰视图;图4a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连接装置的主视图;图4b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连接装置纵向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烟排气管道及其连接装置,气流阻力小,制作方便,排烟排气效果好,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一种排烟排气管道,管道主体是外壁I为矩形、内壁2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空腔管道,管道的管壁四角处均设有纵向的通孔3,每个通孔3的外侧均设有增强筋一 4,在通孔3和增强筋一 4之间设置有一层增强网一 5,管道主体的两端内壁边沿各设有一圈凹边槽6。图1a和图1b为管道A与连接装置B及楼板C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管道主体的外壁I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当管道主体的外壁I为正方形时,内壁2为圆形;当管道外壁I为长方形时,内壁2可以为椭圆形。如图3a,3b和图4a,4b所示的连接装置B,包括中空状的连接套7,连接套7的两端均连接有可嵌入凹边槽6内的接口 8(从图1b中可以看出),连接套7上设有承载边9,连接套7中心轴处设有气旋导向板芯管10,气旋导向板芯管10上连接有导向板叶片11,承载边9内设置有增强角钢12,连接套7内设有增强筋二 13和增强网二 14。管道和连接装置的材料可选用各种水泥、菱镁材料、石灰等新型粘结材料和其它辅助材料,如砂石料、粉煤灰、陶粒、珍珠岩、玻化微粒等新型轻质材料,还有水,发泡剂,专用添加剂等,根据当地的材料来源自行配制;增强材料可选用钢筋、钢丝网和耐碱纤维网格布等新型网格材料。本技术提供的排烟排气管道外壁为矩形、内壁为圆形或椭圆形,可以减小空气阻力,在管壁的四角处设有纵向的通孔,可以减轻管道的重量,还能节省成本;通过在内部增设增强筋和增强网,增强网以四个角的通孔为支点,能够解决内外露网的问题,还能增加强度,减轻四角的破损。气旋式连接装置的接口与管道两端的凹边槽配套,能够有效防水,不错位,制作简单方便;孔内设有气旋导向板叶片,利用气流在上升时通过每一层气旋导向板叶片时会发生旋转,而气流旋转时气流的运动速度就会增强,与无动力风帽配套使用,从而可以达到更好的排烟排气效果,并且该连接装置能承载几倍于管道的重量,结实耐用。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排烟排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是外壁为矩形、内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空腔管道,所述管道的管壁四角处均设有纵向的通孔,每个通孔的外侧均设有增强筋一,在所述通孔和增强筋一之间设置有一层增强网一,所述管道主体的两端内壁边沿各设有一圈凹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烟排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的外壁为正方形或长方形。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烟排气管道的连接装置,包括中空状的连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两端均连接有可嵌入所述凹边槽内的接口,所述连接套上设有承载边,所述连接套中心轴处设有气旋导向板芯管,所述气旋导向板芯管上连接有导向板叶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边内设置有增强角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内设有增强筋二和增强网二。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排烟排气管道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烟排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是外壁为矩形、内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空腔管道,所述管道的管壁四角处均设有纵向的通孔,每个通孔的外侧均设有增强筋一,在所述通孔和增强筋一之间设置有一层增强网一,所述管道主体的两端内壁边沿各设有一圈凹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柏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千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