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内侧安装模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2104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5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形缝内侧安装模板结构。钢管截面成椭圆形,模板安装在变形缝的两侧,且沿变形缝延伸方向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成本较低,施工较简单,安装完后易拆除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形缝内侧安装模板结构
技术介绍
条式建筑物通常会设置变形缝来满足长短边的比例要求,而且变形缝的宽度较小,因此当变形缝两侧结构同时施工时,其内侧模板安装就成了该处的施工难点。变形缝两侧结构包括框架柱、异型柱、剪力墙等混凝土构件,两侧同时浇筑后,由于变形缝狭窄,模板没有办法拆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变形缝内侧模板安装施工困难,安装完后不易拆除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成本较低,施工较简单,安装完后易拆除的变形缝内侧安装模板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变形缝内侧安装模板结构,由安装在剪力墙变形缝上的模板和钢管构成,钢管截面成椭圆形,模板安装在变形缝的两侧,且沿变形缝延伸方向固定,钢管穿设在模板之间,且与模板互相垂直。变形缝内模板支撑体系采用:多层模板、木楞、椭圆钢管、砼内定位撑条和对拉螺栓,保证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模板支撑的刚度。利用椭圆形的长轴和短轴的不等长原理,在固定模板时将椭圆形钢管的长轴方向垂直于模板固定,拆模时,将椭圆钢管旋转90°,使长轴与模板平行,长轴长度与短轴长度形成的差,即是拆模的空隙,可将钢管拿出。椭圆形钢管的长轴方向垂直于模板固定,刚度增强,便于控制模板变形。作为优选,钢管的两端采用对拉螺栓固定在模板上。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成本较低,施工较简单,安装完后易拆除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钢管I截面成椭圆形,钢管I长度超过剪力墙长度40cm,椭圆截面的长轴为53mm,短轴为43mm ;模板2安装在变形缝3的两侧,模板2采用多层板,厚度为15mm,且沿变形缝3延伸方向固定,钢管I穿设在模板2之间,且与模板2互相垂直。钢管I的两端采用对拉螺栓4固定在模板2上(如图1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变形缝内侧安装模板结构,由安装在剪力墙变形缝上的模板和钢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I)截面成椭圆形,模板(2)安装在变形缝(3)的两侧,且沿变形缝(3)延伸方向固定,钢管(I)穿设在模板(2)之间,且与模板(2)互相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内侧安装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I)的两端采用对拉螺栓(4)固定在模板(2)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变形缝内侧安装模板结构。钢管截面成椭圆形,模板安装在变形缝的两侧,且沿变形缝延伸方向固定,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成本较低,施工较简单,安装完后易拆除等特点。文档编号E04G11/08GK203050093SQ201220438258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专利技术者裴小军, 杨得彬, 刘国青 申请人: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形缝内侧安装模板结构,由安装在剪力墙变形缝上的模板和钢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截面成椭圆形,模板(2)安装在变形缝(3)的两侧,且沿变形缝(3)延伸方向固定,钢管(1)穿设在模板(2)之间,且与模板(2)互相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小军杨得彬刘国青
申请(专利权)人: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