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组合生态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19724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4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组合生态浮床,包括主体框架、生物膜以及浮床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能浮于水面,包括外部框架和内部种植载体,其中所述外部框架包括硬质管,硬质管上设置有多个浮体,所述内部种植载体设置于外部框架内部,且其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所述生物膜设置于外部框架和内部种植载体的框架边缘;所述浮床植物包括蔓生性水生植物和挺水性水生植物,其中所述蔓生性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外部框架内部,所述挺水性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内部种植载体的种植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立体组合生态浮床生物总量大,净水效果好,常年生态景观效果佳,同时制作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牢固程度较好,漂浮效果较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浮床,尤其涉及一种能应用于富营养化湖泊、水库以及缓流河道等污染水体,能达到水质改良和生态修复目的的立体组合生态浮床
技术介绍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即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水库等水体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但自然条件下这种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会加速这一过程。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工程性措施、化学方法和生物性措施等,其中生物性措施近年来应用较多。生态浮床技术是运用无土栽培技术,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和基质,采用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水体富营养化生物性防治措施。生态浮床一般包括浮床框架、植物浮床、水下固定装置以及水生植物等四部分。传统的生态浮床一般仅种植挺水植物,而挺水植物占用面积大,浮床表面植物总量较低,从而使得生态浮床的净水能力不高,且大多数水生植物在冬季低温期枯萎,使得传统生态浮床在低温期除净水能力较低外,也影响了生态景观。同时,传统的生态浮床的主体框架一般以具漂浮性的泡沫塑料板为材料,而泡沫塑料板强度低、易破碎、使用期限短暂,易对水体造成二次白色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较好净水能力且常年生态景观效果良好的立体组合生态浮床。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立体组合生态浮床,包括主体框架、生物膜以及浮床植物,所述主体框架能浮于水面,包括外部框架和内部种植载体,其中所述外部框架包括硬质管,硬质管上设置有多个浮体,所述内部种植载体设置于外部框架内部,且其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所述生物膜设置于外部框架和内部种植载体的框架边缘;所述浮床植物包括蔓生性水生植物和挺水性水生植物,其中所述蔓生性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外部框架内部,所述挺水性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内部种植载体的种植孔内。所述内部种植载体通过绳索固定于外部框架内部,可防止主体框架散架,同时绳索方便拆卸,可在外部框架内部自由组合内部种植载体。为防止外部框架上的蔓生性水生植物随水流流失,作为优选,在所述外部框架下设置网状结构。所述生物膜垂直水面布置,这样能为种植于外部框架上的蔓生性水生植物和内部种植孔中的挺水植物充分提供粘附和生长环境;作为优选,所述生物膜为SDF型阿科蔓生态基或碳素纤维草,或SDF型阿科蔓生态基和碳素纤维草的组合。作为优选,所述蔓生性水生植物为大聚藻或香菇草,或大聚藻和香菇草的组合。作为优选,所述挺水性水生植物为美人蕉,或黄菖蒲,或鸢尾,或上述材料的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采用蔓生性水生植物和挺水植物合理组配并结合生物膜,浮床生物量较大,有利于通过植物根系直接吸收N、P和有机污染物,提高了生态浮床对水体的净化能力;所选的蔓生性水生植物为耐寒性品种,因此即使在低温的冬季也能保持绿色,美化环境,使得该生态浮床常年具有较好的生态景观效果,而且在本生态浮床中植株较高的挺水植物植于内部种植载体中,而植株较矮贴于水面的蔓生性水生植物植于外部框架上,两者富有层次的搭配使得立体组合生态浮床的景观效果更佳。同时该立体组合生态浮床采用硬质管为主体框架的主要材料,设置浮体,采用绳索固定主体框架内部结构,结构简单、浮力好,安装管理维护方便,牢固程度较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立体组合生态浮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立体组合生态浮床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立体组合生态浮床,包括主体框架、生物膜3以及浮床植物。主体框架能浮于水面,包括外部框架I和内部种植载体2。其中外部框架I包括镀锌管11、间隔套设于镀锌管11上的多个泡沫浮球12,以及在镀锌管11下设置的尼龙网13,外部框架内部种植蔓生性水生植物4。采用镀锌管11结合套设泡沫浮球12的结构,可使生态浮床结构牢固、浮力佳,同时也可避免对水体的二次污染,而在镀锌管11上架设尼龙网13,可防止外部框架I上的蔓生性水生植物4随水流流失。内部种植载体2通过尼龙绳22固定于外部框架I内部,其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211,种植孔211内种植挺水性水生植物5。在外部框架I和内部种植载体2的框架边缘设置生物膜3,生物膜3垂直水面布置,可为种植于外部框架I上的蔓生性水生植物4和内部种植孔211中的挺水性水生植物5充分提供粘附和生长环境。蔓生性水生植物4与挺水性水生植物5相组配并结合生物膜3的种植方式,不仅可增加浮床生物量,提高生物浮床的净水能力,而且可使生态浮床具较佳的生态景观效果,且采用耐寒性蔓生性水生植物可使生态浮床常年都具较佳的生态景观效果。其中生物膜3可为SDF型阿科蔓生态基,或碳素纤维草,或SDF型阿科蔓生态基和碳素纤维草的组合;蔓生性水生植物4可为大聚藻,或香菇草,或大聚藻和香菇草的组合;挺水性水生植物5为美人蕉,或黄菖蒲,或鸢尾,或上述材料的组合。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组合生态浮床,包括主体框架、生物膜以及浮床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能浮于水面,包括外部框架和内部种植载体,其中所述外部框架包括硬质管,硬质管上设置有多个浮体,所述内部种植载体设置于外部框架内部,且其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所述生物膜设置于外部框架和内部种植载体的框架边缘;所述浮床植物包括蔓生性水生植物和挺水性水生植物,其中所述蔓生性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外部框架内部,所述挺水性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内部种植载体的种植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体组合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种植载体通过绳索固定于外部框架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立体组合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部框架下设置网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立体组合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垂直水面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4所述的立体组合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为SDF型阿科蔓生态基,或碳素纤维草,或SDF型阿科蔓生态基和碳素纤维草的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4所述的立体组合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蔓生性水生植物为大聚藻或香菇草,或大聚藻和香菇草的组合。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4所述的立体组合生态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性水生植物为美人蕉,或黄菖蒲,或鸢尾,或上述材料的组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体组合生态浮床,包括主体框架、生物膜以及浮床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能浮于水面,包括外部框架和内部种植载体,其中所述外部框架包括硬质管,硬质管上设置有多个浮体,所述内部种植载体设置于外部框架内部,且其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所述生物膜设置于外部框架和内部种植载体的框架边缘;所述浮床植物包括蔓生性水生植物和挺水性水生植物,其中所述蔓生性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外部框架内部,所述挺水性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内部种植载体的种植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立体组合生态浮床生物总量大,净水效果好,常年生态景观效果佳,同时制作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牢固程度较好,漂浮效果较佳。文档编号C02F3/32GK203048674SQ201220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组合生态浮床,包括主体框架、生物膜以及浮床植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能浮于水面,包括外部框架和内部种植载体,其中所述外部框架包括硬质管,硬质管上设置有多个浮体,所述内部种植载体设置于外部框架内部,且其上设置有多个种植孔;所述生物膜设置于外部框架和内部种植载体的框架边缘;所述浮床植物包括蔓生性水生植物和挺水性水生植物,其中所述蔓生性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外部框架内部,所述挺水性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内部种植载体的种植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树权陈若霞周金波姚红燕周洪标胡小国应建银邵培敏俞志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