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满足全部以下条件的冲击吸收垫、装有其的服装以及股骨骨折预防方法。所述条件是对用于臀部保护器的冲击吸收垫所必要的、预防股骨颈部骨折的冲击吸收力、整日使用时不会带来不舒服感的穿戴感、通气性、不影响外观的薄度、穿脱时不带来不适感的面方向的柔软性。在具有冲击吸收作用的垫主体(11)设置由最大部分的长度为80mm以下、面积为600mm2~5000mm2的贯通孔或凹部形成的冲击回避部(12),将垫主体(11)配置成该冲击回避部(12)与股骨大转子部(1)对应,由此预防股骨的骨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用于通过装在服装、尤其是内衣腰围的适当的部位而能将跌倒时的骨折、尤其是骨质疏松症等的患者跌倒时的骨折防范于未然等的目的的冲击吸收材料、装有其的服装、尤其是短裤这样的服装以及股骨骨折预防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导致老人卧床不起的原因之一,已知有因跌倒导致的骨折、尤其是股骨颈部骨折(非专利文献I)。老人、尤其是高龄女性因骨质疏松症等而骨骼变脆弱,即使在年轻人中不会发生骨折的轻度失足的跌倒就很有可能发生骨折。在股骨颈部骨折发生率推测调查(非专利文献2)中,I年中的股骨颈部骨折的发生数从1987年的53200人增加到反映了高龄化的2007年的148100人,已增加2倍以上,从医疗费的增加、老人的QOL的观点出发,不仅仅是治疗,预防其发生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对预防股骨颈部骨折有证明的介入法,可举出增加骨密度的药物的给予和属于保护器具的臀部保护器(非专利文献3)。为了适应不知何时发生跌倒这样的高跌倒危险的老人,臀部保护器需要整日使用。例如,具有圆顶型部件的臀部保护器(专利文献I)是由聚丙烯发泡材料等硬质树脂所构成。硬质垫是外力扩散型,增加外力的施加面积的同时材料具有的弹性能使外力衰减。冲击吸收性能优异。然而,使用硬质垫的臀部保护器的穿戴感差,例如就寝等情况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脱去,存在在其间跌倒而发生骨折的可能。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穿戴感,已提出由丙烯酸类聚合物形成的软质垫(专利文献2)。这样的软质垫是外力吸收型,外力因材料的形变而转换成热,使外力衰减。使用软质垫的臀部保护器,与使用硬质垫的情况相比穿戴感虽然得到了提高,但因冲击吸收性能低,所以需要使垫变厚。在穿上使用了这些软质垫的保护器时,即使在其上穿上衣服也能从外观看出垫的形状,对于在意外形的高龄女性而言难以接受。另外,通气性也不充分。通常,臀部保护 器因为需要整日穿戴,所以多数是短裤那样的内衣型的臀部保护器。对于上厕所或更衣时的脱、穿而言,硬质垫或即使是软质但缺乏面方向的柔软性的垫大多不易穿脱。护理机构等中,有时护理者会帮助入厕中的穿脱,但这种情况下现今为止的臀部保护器也因穿脱不易而未受好评。臀部保护器所使用的垫中,要求预防股骨颈部骨折的冲击吸收力、整日使用时不会带来不舒服感的穿戴感、通气性、不影响外观的薄度、穿脱时不会带来不适感的面方向的柔软性。然而,现状是至今为止还未发现能够满足所有条件的垫。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表平9 - 508824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9 - 268409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 Lauritzen JB,林泰史,折茂肇:利用臀部保护器预防跌倒 骨折,Osteoporosis Japan,10:149-157,2002.非专利文献2:第5次股骨颈部骨折全国频度调查成绩非专利文献3:原田敦:运动器官不稳定症以及今后的开展,整形 灾害外科50:27 - 35,200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满足全部以下条件的,所述条件是臀部保护器所使用的冲击吸收垫中所必要的、预防股骨颈部骨折的冲击吸收力、整日使用时不会带来不舒服感的穿戴感、通气性、不影响外观的薄度、穿脱时不带来不适感的面方向的柔软性。本专利技术的冲击吸收垫是在具有冲击吸收作用的垫主体上设置由最大部分的长度为80mm以下、面积为600mm2 5000mm2的贯通孔或凹部形成的冲击回避部,并将上述垫主体配置成该冲击回避部与股骨大转子部对应,由此预防股骨的骨折。该冲击吸收垫中,以冲击吸收垫的冲击回避部与股骨大转子部相对的方式,在股骨大转子部的侧方的身体侧面安装冲击吸收垫,由此将跌倒等情况下的对股骨大转子部的冲击力作用于垫主体以及与其相对的股骨大转子部的周边部分而进行吸收,通过冲击回避部使得冲击力不会直接对股骨大转子部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止股骨颈部的骨折。冲击回避部超过80mm时,股骨大转子部将从垫主体向外侧突出,有时跌倒时的冲击力将会直接作用于股骨大转子部,所以设为80mm以下。并且,将冲击回避部的面积设为600mm2 5000mm2,以使垫主体配置成包围股骨大转子部。冲击回避部优选由贯通孔构成,但也可以由凹部构成。由凹部构成时,将开口侧朝向股骨大转子部侧地安装冲击吸收垫。冲击回避部的内侧以空洞构成时由于轻量化和通气性提高因而优选,但将比垫主体软的部件填充于冲击回避部的情况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而且也可以按照使总面积成为600mm2 5000mm2的方式将细长的条状贯通孔、凹部多个并列设置从而构成冲击回避部。另外,也可以将冲击回避部的内周面构成为随着向身体的 安装面侧接近进行扩径的锥形面,制成随着向股骨大转子部侧接近使冲击力连续或阶段性地变小的构成。在此,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将上述垫主体的厚度设为13_以下。垫主体的厚度超过13_时,冲击吸收垫的外形将在服装的表面露出,影响服装的外观,并且,降低冲击吸收垫的面方向的柔软性,穿戴感下降,因此优选设定为13mm以下。优选将从上述冲击回避部的上端到垫主体的上端为止的距离设为IOmm以上。上述距离不足IOmm时,垫主体所致的冲击力吸收作用以及垫主体所致的冲击力扩散作用变小,无法充分确保冲击吸收力,所以优选设为IOmm以上。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将冲击吸收垫应用到人体时的人体的头部侧定义为上侧,足部侧定义为下侧而进行说明。在上述垫主体的上述冲击回避部的下方至少设置I个第I减轻部,所述第I减轻部由在从上述冲击回避部的下端起5mm 50mm的位置具有上端的贯通孔或凹部形成,并且将上述第I减轻部的最大部分的长度设为5mm 50mm,也是优选的实施方式。此时,通过第I减轻部防止大的冲击力作用于股骨骨干部的上部,可进一步有效地防止股骨颈部的骨折。而且,可通过第I减轻部提高通气性,降低闷热,并且能使冲击吸收垫轻量地构成,同时提高垫主体的柔软性,能够减轻穿脱时的不适感。将上述第I减轻部在上下并列设置2个也是优选的实施方式。如此地进行构成则能使I个冲击回避部和2个第I减轻部上下并列地配置,所以能提高以通过冲击回避部和第I减轻部的纵线为中心的垫主体的柔软性,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减轻穿脱时的不适感。在上述垫主体的冲击回避部和第I减轻部以外的总面积的50%以下,设置I个以上的由贯通孔或凹部形成的第2减轻部也是优选的实施方式。此时,通过第2减轻部能够进一步提高通气性,降低闷热,并且能够使冲击吸收垫轻量地构成,同时提高垫主体的柔软性,能够进一步减轻穿脱时的不适感。上述垫主体是由属于异丁烯系嵌段共聚物的弹性体构成也是优选的实施方式,该异丁烯系嵌段共聚物是由以异丁烯为构成单体的聚合物嵌段和以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为构成单体的聚合物嵌段形成的。此时,由这样的材料构成的垫主体在广泛的温度域中冲击吸收性优异,因此优选。上述弹性体含有增粘树脂是优选的实施方式。此时,通过增粘树脂能够提高体温付近的弹性体的冲击吸收性,所以优选。上述垫主体由弹性体发泡体构成是优选的实施方式。此时,能够容易地提高垫主体的冲击吸收性,所以优选。本专利技术的服装是以使上述冲击吸收垫的冲击回避部与股骨大转子部对应配置的方式将上述冲击吸收垫安装于服装主体的。该服装中,以使上述冲击吸收垫的冲击回避部与股骨大转子部对应配置的方式将上述冲击吸收垫安装于服装主体,所以如同上述冲击吸收垫,将跌倒等情况下的对股骨大转子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谷未秋,田中英一,山本创太,水野阳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钟化,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学校法人芝浦工业大学,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