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铁路既有曲线的拨距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727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1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既有曲线的拨距计算方法,采用改进的PSO方法即粒子群优化方法对设计曲线的半径和缓长进行优化,再计算出各测点的拨距量。优化过程中,以各测点的拨距值Δi的平方和最小或绝对值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即或该铁路既有曲线的拨距计算方法能降低对初始值的依赖,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既有线曲线整正总是存在于既有铁路的养护和维修业务中,日常的养护维修一般采用绳正法,在线路大中修作业中,一般采用偏角法和坐标法。本方法是面向大中修业务的既有曲线整正问题,普遍采用的是已经使用了多年的偏角法和坐标法,它们分别测量的是既有曲线的偏角和线路中线的坐标。其中渐伸线法的适用范围有一定限制,计算所得拨距的误差与偏角的大小有关,且没有理论严密的计算公式,使得误差具有隐蔽性。相对于传统的渐伸线法,坐标法具有理论严密、测量计算成果精度高等优点,但现有自动算法在线形识另IJ方面受到采集点的精度和间距的影响。既有的方法优化计算前需要对曲线特征点进行识别而获得初始的线形参数,对参数初值较敏感,不同初始值导致不同的计算结果,从而得不出正确的结果。传统上控制拨量最小,一般是以各测点拨量的平方和或各测点拨量的绝对值之和作为目标函数,但究竟哪种方式更适合,并没有明确的结论。另外,一般的计算方法未能很好地考虑控制点的要求。根据现场实际的要求,曲线的半径、缓和曲线长 度(以下简称缓长)的数据应为整数,而现有方法对参数均未做整数处理。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全新的铁路既有曲线的拨距计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该铁路既有曲线的拨距计算方法能降低对初始值的依赖,适应性强。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采用改进的PSO方法即粒子群优化方法对设计曲线的半径和缓长进行优化,再计算出各测点的拨距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初始化设计曲线的半径R、缓长1、粒子数N和最大迭代次数Stepmax ;步骤2:利用改进的PSO方法更新半径和缓长数据;步骤3:根据由半径、缓长确定的设计曲线和既有测点坐标,计算各测点到设计曲线的距离,即为测点的拨距量;步骤4:计算目标函数值;以各测点的拨距值Λ i的平方和最小或绝对值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即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采用改进的PSO方法即粒子群优化方法对设计曲线的半径和缓长进行优化,再计算出各测点的拨距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设计曲线的半径R、缓长1、粒子数N和最大迭代次数Stepmax ; 步骤2:利用改进的PSO方法更新半径和缓长数据; 步骤3:根据由半径、缓长确定的设计曲线和既有测点坐标,计算各测点到设计曲线的距离,即为测点的拨距量; 步骤4:计算目标函数值; 以各测点的拨距值Ai的平方和最小或绝对值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既有曲线的拨距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R和I需要满足以下约束:1.< I < I丄mm 、-丄、-丄maxR.< R < R. ^mm 、--" 1V 、--" lvmax ,Δ J 彡 Ak,max (k = 1,2,...,m); 式中Rmin、Rmax和lmin、分别是半径R和缓长I的上下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既有曲线的拨距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的改进的PSO方法中,粒子速度及位置的更新公式为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铁路既有曲线的拨距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测点的拨距计算过程为: F(xF,yF)点为既有线上任意一个测点,设)为点F前一测点在设计曲线上的投影点,J点为F点在设计曲线上的投影点,FJ的长度即为F点的拨距J点的求解过程如下: (1)过J1点作设计曲线的切线,F点在切线上的垂足为G1点; (2)根据下式解出J1G1的长度: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采用改进的PSO方法即粒子群优化方法对设计曲线的半径和缓长进行优化,再计算出各测点的拨距量。优化过程中,以各测点的拨距值Δi的平方和最小或绝对值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即或该铁路既有曲线的拨距计算方法能降低对初始值的依赖,适应性强。文档编号G06F19/00GK103198229SQ20131013961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2日专利技术者缪鹍, 田家凯, 缪宜珂, 罗枫, 杨小礼 申请人:中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路既有曲线的拨距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改进的PSO方法即粒子群优化方法对设计曲线的半径和缓长进行优化,再计算出各测点的拨距量,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初始化设计曲线的半径R、缓长l、粒子数N和最大迭代次数Stepmax;?步骤2:利用改进的PSO方法更新半径和缓长数据;?步骤3:根据由半径、缓长确定的设计曲线和既有测点坐标,计算各测点到设计曲线的距离,即为测点的拨距量;?步骤4:计算目标函数值;?以各测点的拨距值Δi的平方和最小或绝对值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即?或步骤5:判断迭代次数是否等于最大迭代次数Stepmax,若相等,转到步骤6,否则转到步骤2;?步骤6:当迭代次数等于最大迭代次数Stepmax时,获得优化后的半径和缓长,根据所确定的设计曲线位置,计算出各测点拨距量。?FDA00003082173100011.jpg,FDA00003082173100012.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鹍田家凯缪宜珂罗枫杨小礼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