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隔膜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锂金属具有超高的理论比能量密度(3861mah/g)和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3.04vvs标准氢电极)及较小的密度(0.534g/cm3),原子半径亦是碱金属族中半径最小的(145pm),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高能量密度电池负极材料。同时以硫作为正极材料可以匹配锂金属负极的高能量密度,使其理论比容量达到1675mah/g,能量密度高达2600wh/kg,是下一代锂电池最有希望的候选者。
2、但其商业化应用仍然受限于多硫化物(li2sn)较差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和严重的溶解穿梭、锂金属负极不可控枝晶生长等瓶颈问题,隔膜介于正负极之间,对隔膜的改性有望同时解决正负极存在的问题。因此,通过对隔膜的进一步修饰来研究和解决正极侧多硫化物的穿梭问题以及负极侧的锂枝晶问题提供了机会。
3、目前,通常将金属化合物与碳材料复合,利用物理或化学吸附作用来抑制正极侧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然而这种方法由于暴露的活性位点少,在高载量正极以及大倍率条件下仍然存在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隔膜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包括磷配位的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锂电池隔膜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配位的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材料、所述粘结剂和所述导电剂的质量比为6.5-7.5:1.5-2.5:0.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锂电池隔膜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柠檬酸钠、葡萄糖和蔗糖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氮源为三聚氰胺或双氰胺,所述金属源为Fe、Co和Ni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磷源为三苯基膦、次磷酸钠和磷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锂电池隔膜涂层,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隔膜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包括磷配位的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材料、粘结剂和导电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锂电池隔膜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配位的双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材料、所述粘结剂和所述导电剂的质量比为6.5-7.5:1.5-2.5:0.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锂电池隔膜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柠檬酸钠、葡萄糖和蔗糖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氮源为三聚氰胺或双氰胺,所述金属源为fe、co和ni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磷源为三苯基膦、次磷酸钠和磷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锂电池隔膜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和所述氮源的质量比为10: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锂电池隔膜涂层,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