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光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与具有多自由度机器人配合使用的模具曲面抛光工具,适用于实现模具曲面的自动化抛光。
技术介绍
目前,模具行业发展迅速,对模具的抛光要求也越来越高。据统计模具型腔表面65%是曲面,其中40%是自由曲面。在众多行业涉及的模具中,对型腔表面粗糙度都有很高的要求,有的甚至达到镜面要求,因此曲面抛光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目前,自由曲面模具的抛光主要由手工操作完成,所以抛光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保证抛光形面精度的稳定性,抛光品质差。国内模具行业粗糙度至Ra0.05μm的技术尚可,但达到Ra0.025μm级的精度尚还处于摸索阶段,大量超精密注塑模具仍需进口。综合传统抛光方式的缺点有如下几点1.抛光工具与自由曲面接触面积小,抛光效率低;2.抛光面上法向抛光力由于不可精细控制,故不稳定、不均匀,抛光品质差;3.传统抛光方式中使用的抛光工具一般是利用弹簧或柔性材料来获得抛光工具与抛光面之间的柔性接触要求,但这样的柔性接触程度是不可在线控制的;4.无法精确地控制局部抛光去除量,故难以实现局部形面的精密修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抛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气压可调式柔性抛光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抛光工具包括支架、气囊、所述的气囊前端有抛光布作为工作面,所述的气囊安装在气囊保持架上; 所述的气囊保持架安装在一转动轴的前部,所述的转动轴通过传动机构与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的转动轴后端连接旋转式进气接头,所述的旋转式进气接头与送气管连接且固接在支架上; 所述的旋转式进气接头、转动轴、气囊保持架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旋转式进气接头、转动轴、气囊保持架的空腔构成气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峰,计时鸣,金明生,吴彦来,潘燕,张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