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相对氧化还原电位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该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管和安装在检测管管体顶端开口的弹性密封塞,所述的弹性密封塞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中贯穿有检测电极,第二通孔中贯穿有连通细管,连通细管位于检测管外的一端安装有阀门。该检测方法包括:(1)通过连通细管将检测管抽真空后,向检测管内加入参比液,关闭阀门,检测参比液的氧化还原电位;(2)打开阀门,往参比液中加入待测溶液,关闭阀门,混匀得到混合液,检测混合液的氧化还原电位;(3)计算混合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与参比液的氧化还原电位的差值,获得待测溶液相对于参比液的氧化还原电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临床医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 Reduction Potential, 0RP)是介质(包括土壤、天然水、培养基等)环境条件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它表征了介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相对程度。对于一个水体来说,往往存在多种氧化还原电对,构成复杂的氧化还原体系。而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则是多种氧化物质与还原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综合结果,用来反映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宏观氧化-还原性。这一指标有助于了解水体的电化学特征,分析水体的性质。氧化还原电位的测量装置通常由ORP电极和电位差计组成,ORP电极是一种可以在其敏感层表面进行电子吸收或释放的电极,该敏感层是一种惰性金属,通常用钼和金来制作。参比电极为银/氯化银电极或饱和甘汞电极。传统测量氧化还原电位一般采用钼电极直接测定法或去极化测定法等。钼电极直接测定法即将钼电极和参比电极直接插入介质中来测定。但在测定弱平衡体系时,由于钼电极并非绝对的惰性,其表面可形成氧化膜或吸附其他物质,从而影响各氧化还原电对在钼电极上的电子交换速率,使得平衡电位的建立极为缓慢。所以传统的测定方法于每次测定前多采用研磨电极等处理,以保证电极的测定状态的稳定性。而且传统的开放式,半开放式测定方法,由于外界氧等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将影响测定结果的稳定性。但进行测定时还没有专用的检测装置,一般是根据相应方法的要求选用实验室现成仪器进行组装获得检测装置。不仅结构复杂,步骤繁琐,且常遇到密封不严或水样不能正常流动的问题,无法模拟水样在实际环境中的真实状况,且电极极易发生极化效应,产生不必要的误差。公告号为CN202083664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电极极化效应氧化还原电位检测瓶,瓶体顶端开口并安装有密封盖,瓶体侧壁上设有计量刻度线,瓶体内上部五分之一处设有过滤网,下部五分之一处设有隔离网。密封盖上设有2 5个孔,用于放置温度传感器和检测电极。对于医学领域的应用,由于人体内环境是封闭的液体环境,而现有的氧化还原电位测定方法操作复杂,测定前的电极处理繁琐,稳定的电极状态不易把握,偶然误差较大,不适应临床医学的及时监测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相对氧化还原电位的检测装置,利用该装置在封闭流动的状态下对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进行测定,避免外界环境影响,增加了测定的稳定性。一种医用相对氧化还原电位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管和安装在检测管管体顶端开口的弹性密封塞,所述的弹性密封塞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中贯穿有检测电极,第二通孔中贯穿有连通细管,连通细管位于检测管外的一端安装有阀门。检测电极与第一通孔、连通细管与第二通孔分别密封配合,保证检测管内的密封环境。所述的阀门优选为三通开关,该三通开关的一个端口与连通细管相连,其余端口连接有进液管。一般地,选择注射器往检测管中添加溶液,因此,进液管的管径宜与注射器相适应。两个端口的进液管分别用于添加参比液和待测溶液,避免注射器相互污染。根据具体的需要,可以选择具有不同个数端口的开关,但端口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一般地,三通开关已能满足基本的检测要求。使用时,宜将检测电极尽量伸入检测管的管底,如此使用少量的溶液即可浸润检测电极,节约待测溶液;但检测电极不可与检测管的管底相接触,以免对检测电极造成损害,影响检测结果。本专利技术该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的检测装置检测相对氧化还原电位的方法,包括:(I)通过连通细管将检测管抽真空后,向检测管内加入参比液,关闭阀门,检测参比液的氧化还原电位;(2)打开阀门,往参比液中加入待测溶液,关闭阀门,混匀得到混合液,检测混合液的氧化还原电位;(3)计算混合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与参比液的氧化还原电位的差值,获得待测溶液相对于参比液的氧化还原电位。优选地,采用注射器进行抽真空。注射器易于获取,操作简便。每次检测前都对检测管进行抽真空,避免检测管内的残留空气对溶液性质的影响,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温度优选为23 25 °C,更优选为25 °C。与室温接近,易于控制。参比液与待测溶液的体积比依据实际使用测定电极的方法要求,依照液量要求调节。检测氧化还原电位时,将检测管置于水平摇床上低速转动,转速优选为20 30r/min,更优选为20r/min。如此可加快溶液与检测电极的反应速度。转动时宜将检测管竖直放置,以免影响检测管内的测定液液量的液面要求。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和方法特别适用于临床医学领域,对人体内的液体环境进行相对氧化还原电位的检测,以表征其相对于参比液的氧化还原状态,进行体内氧化还原状态的量化监测。测定时,相对不同的体液应选用与之生理特性相近的参比液。由于血液是输送各种代谢产物的主要载体,是体内调节代谢的重要液体环境,血液的氧化还原状态可以总体反映体内液体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因此临床医学中,常选用血浆作为检测样本(以乳酸林格氏液作为参比液)。血浆排除了细胞成分等的影响,有利于测定的稳定性、可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本专利技术的检测装置在封闭流动的状态下对溶液的氧化还原电位进行测定,避免了外界环境中的氧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的检测方法利用参比液的相对测定值作为量化指标,避免了每次测定 时由于检测电极不一致而导致的偶然误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医用相对氧化还原电位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检测方法对烧伤病人血浆的动态监测结果图;横坐标表示血浆取自病人烧伤后第0、1、3、5、7天和出院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医用相对氧化还原电位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管1,安装在检测管I管体顶端开口的弹性密封塞2。弹性密封塞2上设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第一通孔21内贯穿有检测电极3,第二通孔22内贯穿有连通细管4,连通细管4位于检测管I外的一端安装有三通开关51。三通开关51的其中一个端口与连通细管4连接,另外两个端口分别连接进液管52、进液管53。使用时,将检测电极3尽量伸至检测管I的管底,保证检测电极3充分浸入溶液中,当检测管I内仅有少量溶液时也能进行检测。检测电极3的伸入程度以不与检测管I的管底相接触为宜,以免对检测电极3造成损坏,影响检测结果。一般地,采用注射器将溶液添加到检测管I中,进液管52、进液管53分别用于添加参比液和待测溶液,避免吸取相应溶液的注射器之间相互污染。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测电极3采用意大利哈纳公司型号为HI3131B的ORP电极31。进行相对氧化还原电位的检测时,首先调整ORP电极31、连通细管4在弹性密封塞2上的相对固定位置,再将弹性密封塞2安装到检测管I管体顶端开口内;采用注射器将检测管I内的空气通过三通开关51抽出,从进液管52经连通细管4加入参比液,采用注射器抽出检测管I和连通细管4内的残留空气,关闭三通开关51 ;将检测装置竖直置于摇床上低速转动,转速为20r/min,以加快检测速率;利用ORP电极31检测参比液的氧化还原电位并记录;打开三通开关51,从进液管53经连通细管4加入待测溶液,采用注射器抽出检测管I和连通细管4内的残留空气,关闭三通开关51 ;将待测溶液与参比液混匀得到混合液,检测混合液的氧化还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相对氧化还原电位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管(1)和安装在检测管(1)管体顶端开口的弹性密封塞(2),所述的弹性密封塞(2)上设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第一通孔(21)中贯穿有检测电极(3),其特征在于,第二通孔(22)中贯穿有连通细管(4),连通细管(4)位于检测管(1)外的一端安装有阀门(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智立柱,韩春茂,梁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