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道结构领域,尤其是一种竖缝式鱼道结构。
技术介绍
水电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为人类提供较为清洁的能源,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对当地河流生态的影响,大坝的建成提高了水位,阻断了河流,使得鱼类难以洄游,特别是对于需洄游产卵的鱼类几乎带来了灭顶之灾,因此,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是在水电水利工程中修建鱼道,从而使得鱼类能够顺利洄游。鱼道作为减缓鱼类受水电水利工程阻隔影响的生态修复措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注。鱼道的设计主要考虑鱼类的上溯习性,在闸坝的下游,鱼类常依靠水流的吸引进入鱼道,鱼类在鱼道中靠自身力量克服流速溯游至上游。鱼道由进口、槽身、出口和诱鱼补水系统组成。进口多布置在水流平稳,且有一定水深的岸边或电站溢流坝出口附近,常用的槽身横断面为矩形,用隔板将水槽上、下游的水位差分成若干个小的梯级,板上设有过鱼孔,利用水垫、沿程摩阻、水流对冲和扩散来消除多余能量,由于孔形不同,又可分为堰式、淹没孔口式、竖缝式和组合式等。根据国内水电工程的特点以及洄游鱼类的特性,鱼道结构一般选择竖缝式,目前,所采用的竖缝式 ...
【技术保护点】
竖缝式鱼道结构,包括鱼道边墙(1)和多个隔板(2),所述隔板(2)设置在鱼道边墙(1)上,所述隔板(2)将鱼道分成多个池室(3),所述隔板(2)与鱼道边墙(1)之间预留有竖缝(4),所述竖缝(4)分为低水位区(41)与高水位区(42),所述池室(3)之间通过竖缝(4)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在位于鱼道出口一端的多级竖缝(4)内设置限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菊平,陈绍英,陈子海,周小波,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