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控水闸和控水方法,适用于各种水渠,水库,稻田进排水口。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控水方法是凹型槽内装有闸门,利用闸门上下提拉方式控水,需要排水时,水闸提起,水从闸门下部流出,其缺点是如果没有水位智能控制系统或者没有专人看守,不按时关闭闸门,水渠、水库或稻田的水无法监控,会导致水流失过量或流净,如果关闭闸门则水完全不能流出;所以放水时需要有人按时看守,按时关闸,虽然一些水库的闸门安装了电脑控制系统,但这使水闸的成本大大提高,对于稻田、水渠等小型蓄水场合,若采用传统的上拉式闸门控水方法或者编织袋堆叠蓄水方法,既费时费力,也无法控制供水量,即使关闭了提拉式闸门,水还是会因为闸门底部和两侧的缝隙流出,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使用,灵活性强的吊桥式稻田控水闸。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水闸主体和闸门,还包括闸门定位卡尺,所述的闸门定位卡尺上设有闸门定位卡槽,闸门定位卡尺上端设有横梁卡槽,所述闸门为吊桥式闸门,水闸主体由底板和两块侧板组成,两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桥式稻田控水闸,包括水闸主体(1)和闸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闸门定位卡尺(2),所述的闸门定位卡尺(2)上设有闸门定位卡槽(3),闸门定位卡尺(2)上端设有横梁卡槽(4),所述闸门为吊桥式闸门(5),水闸主体(1)由底板(6)和两块侧板(7)组成,两块侧板(7)底端分别与底板(6)的两侧垂直相连,两个侧板(7)的上端设有固定横梁(8),吊桥式闸门(5)底端与底板(6)转动相连,吊桥式闸门(5)底端和侧边通过闸门密封帘(9)与水闸主体(1)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