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氯索洛芬关键中间体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902667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氯索洛芬关键中间体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的方法。所述方法以甲苯为起始原料,经与丙酰氯缩合得到对甲基苯丙酮,再经一步法溴化、羰基甲氧基化,水解得到2-对甲苯基丙酸,最后氯代得到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本发明专利技术从甲苯得到对甲基苯丙酮,可直接一步一锅煮法得到关键中间体2-对甲苯基丙酸,该中间体在石油醚中,光照定量通氯气氯化得到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最终合成氯索洛芬,生产过程非常短,废水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氯索洛芬的合成方法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氯索洛芬是日本三共公司1986年上市的非留体类抗炎镇痛药(NSAIDS),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镇痛消炎,临床应用广泛。氯索洛芬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及解热作用,尤其是镇痛作用明显优于其他丙酸类药物;同时氯索洛芬为前体药物,经消化道吸收后转化为活性代谢物而发挥作用,与其他NSAIDS相比其对于胃肠粘膜的损伤更轻。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是合成氯索洛芬的关键中间体。Terada于1984年报道了氯索洛芬的几种合成工艺,国内目前采用的大规模合成方法是以甲苯为起始原料,经融化、缩酮、重排、水解等步骤合成2-对甲苯基丙酸,再经溴化得到2-对溴甲苯基丙酸,最终得到氯索洛芬。使用以上路线步骤长,合成收率低,纯化2-溴甲苯基丙酸中间体非常困难,产生大量有机废水和氢溴酸废液,不符合目前的制药工业清洁生产的发展方向。CN 1294115A涉及一种氯索洛芬钠的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用2_氯丙酰氯为起始原料,进行Friedel-Crafts反应,得2_氯_1_(4_甲基苯基)-1-丙酮,再与新戍二醇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甲苯共沸脱水得到缩酮,在氧化锌、氧化亚铜的催化下,水解、酸化得到2-(4-甲基苯基)丙酸,溴化后得2-(4-溴甲基苯基)丙酸。由己二酸二乙酯得2-乙氧羰基环戊酮,该物与2-(4-溴甲基苯基)丙酸反应得到的化合物酯水解、脱羧后与氢氧化钠、乙醇作用,即得产品。该方法并未提供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收率高、生产过程短、废水量少的氯索洛芬关键中间体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的制备方法。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以甲苯为起始原料,经与丙酰氯缩合得到对甲基苯丙酮,再经一步法溴化、羰基甲氧基化,水解得到2-对甲苯基丙酸,最后氯代得到2 -对氯甲基苯基丙酸。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可以用以下的化学反应式表示: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以甲苯为起始原料,经与丙酰氯缩合得到对甲基苯丙酮,再经一步法溴化、羰基甲氧基化,水解得到2-对甲苯基丙酸,最后氯代得到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甲苯和三氯化铝混合搅拌后,滴加丙酰氯,控制温度不超过5°C; (2)滴加结束后,在O 2°C下反应,然后滤出固体,水洗、干燥得到对甲基苯丙酮; (3)将步骤(2)得到的对甲基苯丙酮和甲醇混合搅拌,在搅拌过程中滴加溴素,滴完后升温至50 75°C反应,依次加入原甲酸三甲酯、二氯甲烷,在25 45°C下回流反应; (4)加入碱液,搅拌升温至95 115°C时保温;结束后调节pH为1.8 3,滤出固体,水洗、干燥得到2-对甲苯基丙酸; (5)将步骤(4)得到的2-对甲苯基丙酸、石油醚、过氧化苯甲酰混合搅拌,通入氯气,待无绿色气体,料液呈乳白色后,反应结束,滤出固体,醋酸乙酯重结晶得到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将甲苯冷却至8 15°C时投入三氯化铝,优选为10°C ; 优选地,所述搅拌温度为10°C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C ; 优选地,所述搅拌时间为13 25min,进一步优选20min ; 优选地,所述搅拌后冷却至0 2°C滴加丙酰氯。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反应时间为1.5 2.3h,优选 2h ; 优选地,反应后倒入冰水中,滤出固体,水洗、干燥得到对甲基苯丙酮。5.如权利要求2-4之一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5 15°C下滴加溴素,优选为10°C ; 优选地,滴完溴素后升温至60°C反应;反应时间为0.6 1.3h,优选为Ih ; 优选地,在60 73°C下加入原甲酸三甲酯,优选为70V ; 优选地,在25 35°C下加入二氯甲烷,优选为30°C ; 优选地,所述回流反应温度为40°C ;回流反应时间为1.6 2.2h,优选2h。6.如权利要求2-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0wt% ; 优选地,搅拌升温至102°C时保温;保温时间为8 llh,优选为IOh ; 优选地,结束后调节PH为2 ;冷却至10°C后滤出固体,水洗、干燥得到2-对甲苯基丙酸。7.如权利要求2-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28 45°C下缓慢通入氯气,优选为40°C ; 优选地,反应结束后,在8 15°C下滤出固体,进一步优选10°C。8.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甲苯冷却至8 15°C时与三氯化铝混合,在10°C以下搅拌13 25min后,冷却至0 2°C,滴加丙酰氯,控制温度不超过5°C ; (2)滴加结束后,在0 2°C下反应1.5 2.3h,然后倒入冰水中,滤出固体,水洗、干燥得到对甲基苯丙酮; (3)将步骤(2)得到的对甲基苯丙酮和甲醇混合搅拌,在搅拌过程中5 15°C下滴加溴素,滴完后升温至50 75°C反应0.6 1.3h,依次在60 73°C下加入原甲酸三甲酯、25 35°C下加入二氯甲烷,在25 45°C下回流反应1.6 2.2h ; (4)加入20wt%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升温至95 115°C时保温8 Ilh;结束后调节pH为1.8 3,冷却至10°C后滤出固体,水洗、干燥得到2-对甲苯基丙酸; (5)将步骤(4)得到的2-对甲苯基丙酸、石油醚、过氧化苯甲酰混合搅拌,在28 45°C下缓慢通入氯气,待无绿色气体,料液呈乳白色后,反应结束,在8 15°C下滤出固体,醋酸乙酯重结晶得到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9.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甲苯冷却至10°C时与三氯化铝混合,在8°C搅拌20min后,冷却至O 2°C,滴加丙酰氯,控制温度不超过5 °C ; (2)滴加结束后,在O 2°C下反应2h,然后倒入冰水中,滤出固体,水洗、干燥得到对甲基苯丙酮; (3)将步骤(2)得到的对甲基苯丙酮和甲醇混合搅拌,在搅拌过程中10°C下滴加溴素,滴完后升温至60°C反应Ih,依次在70°C下加入原甲酸三甲酯、30°C下加入二氯甲烷,在30°C下回流反应2h ; (4)加入20wt%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升温至102°C时保温IOh;结束后调节pH为2,冷却至10°C后滤出固体,水洗、干燥得到2-对甲苯基丙酸; (5)将步骤(4)得到的2-对甲苯基丙酸、石油醚、过氧化苯甲酰混合搅拌,在40°C下缓慢通入氯气,待无绿色气体,料液呈乳白色后,反应结束,在10°C下滤出固体,醋酸乙酯重结晶得到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所述方法以甲苯为起始原料,经与丙酰氯缩合得到对甲基苯丙酮,再经一步法溴化、羰基甲氧基化,水解得到2-对甲苯基丙酸,最后氯代得到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本专利技术从甲苯得到对甲基苯丙酮,可直接一步一锅煮法得到关键中间体2-对甲苯基丙酸,该中间体在石油醚中,光照定量通氯气氯化得到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最终合成氯索洛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氯索洛芬关键中间体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甲苯为起始原料,经与丙酰氯缩合得到对甲基苯丙酮,再经一步法溴化、羰基甲氧基化,水解得到2?对甲苯基丙酸,最后氯代得到2?对氯甲基苯基丙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来山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禾益化学药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