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半离合牵拉易位式电疗针。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针夹通常为锯齿状,由于其自重较大,容易使电疗针被压弯,增加患者的疼痛感。而且由于现有轻质易离式电针夹将电疗针夹持太紧,而且导线较细不易引起注意,一旦在操作中不慎将导线牵扯,更会在瞬间加剧患者的疼痛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重较轻,且可在导线受力时自动与导线脱离的半离合牵拉易位式电疗针。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的方案是:半离合牵拉易位式电疗针,由夹体、针柄、转轴、弹簧、导线、顶沿和针体构成。针体的下端为尖端,针体的顶端有与针体为一个整体的针柄,针柄的直径大于针体的直径,针柄的顶端是与针柄为一个整体的圆盘形的顶沿。夹体由一对S形构件交错连接而成,两S形构件交接处是同时与这两个S形构件成间隙配合关系的转轴。夹体的一端夹于针柄上,夹体的另一端的两S形构件之间设有弹簧。导线的一端与夹体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源控制器连接。当导线被牵拉时,弹簧被压缩,夹体微张并松开其夹住的针柄并自动脱离电疗针。采用上述方案,能达到以下效果:夹体在导线被 猛烈拉扯时自动与电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离合牵拉易位式电疗针,由夹体、针柄、转轴、弹簧、导线、顶沿和针体构成,其特征是:针体的下端为尖端,针体的顶端有与针体为一个整体的针柄,针柄的直径大于针体的直径,针柄的顶端是与针柄为一个整体的圆盘形的顶沿,夹体由一对S形构件交错连接而成,两S形构件交接处是同时与这两个S形构件成间隙配合关系的转轴,夹体的一端夹于针柄上,夹体的另一端的两S形构件之间设有弹簧,导线的一端与夹体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电源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