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位移微电极、微电极束、和微电极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0418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8:05
医疗微电极具有前端、后端、和在20°C时从0.80到1.15的密度。该电极包括如下中的任意:导电的管状引导部,包括金属和/或导电聚合物或由其构成,该引导部具有外表面和被密封的腔体;导电的线状引导部,包括金属和/或导电聚合物或由其构成,该引导部具有表面和附连至该表面的密度小于1.0的浮性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微电极、涉及微电极束、且涉及微电极和/或微电极束的阵列。本专利技术的微电极、微电极束、和微电极和/或微电极束的阵列意在插入诸如脑部、脊髓、内分泌器官、肌肉、和结缔组织之类的软组织中。医疗微电极、微电极束、和微电极和/或微电极束的阵列被设计为抵抗组织中的位移。
技术介绍
可长期植入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微电极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原则上,可通过这样的电极记录或刺激所有的脑核组织,并监测它们的功能。特别重要的是在脑核刺激中使用多通道设计。在这样的设计中,电极组或甚至独立的电极可被分立地寻址。这允许用户选择其刺激相比没有选择性的刺激产生经改进的医疗效果的那些电极。脑或脊髓的刺激在脑核变性或受损的情况下特别有价值。在特定情况下,还有用于能组合受控的电刺激和局部化的基因转移。多通道设计还可允许用户有效地测量在系统性或局部性药物监管或基因转移之后在多个神经元和其他细胞上的效果。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同时测量多个候选药物在神经元功能上的效果。如果用于控制局部地或系统地给药或诸如脑核的电刺激之类的其他治疗方法,通过所植入的电极监测脑部活动也是有用的。还可使用多通道电极,在由来自电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舒恩伯格G·林德C·赫斯特LA·克莱门茨
申请(专利权)人:神经毫微股份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