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930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10 14:52
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围绕太阳轮均匀分布六套行星轮系,在每套行星轮系中太阳轮和第一中间轮啮合,第一中间轮和第二中间轮啮合,且太阳轮、第一、二中间轮均为圆柱齿轮;第一非圆齿轮与第二中间轮固装在第二中间轴上,第一非圆齿轮与第二非圆齿轮啮合,第二非圆齿轮和左侧吊篮固装在行星轮轴上;在左侧吊篮上铰连安装右侧吊篮;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侧吊篮连接,在行星轮系壳体外侧壁面上、位于行星轮轴圆周位置外部上均布设置六个凸台,顶杆的外端固连在右侧吊篮上,在顶杆上配装滚轮,所述滚轮与凸台脱离或接触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增长了秧苗入篮时间,保证入篮时吊篮口时刻对准投苗装置和运动到下方时秧苗直立、不推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旱田移栽机具上的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半自动移栽机领域,主要有吊篮栽植机构、旋转机构和机械化手臂等。其中吊篮机构适用于钵体较大的钵苗移栽,且能在已覆膜处进行移栽,适应范围较广。其中吊篮栽植机构多为杆件机构,是利用平行四杆原理,在使用中存在振动性大、转速不能过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通过行星齿轮轮系中的非圆齿轮解决了振动性大、速度低的难题,达到增长秧苗入篮时间、保证秧苗入篮时吊篮口时刻对准投苗装置和运动到下方时秧苗直立、不推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围绕太阳轮均匀分布六套行星轮系,在每套行星轮系中太阳轮和第一中间轮啮合,第一中间轮和第二中间轮啮合,且太阳轮、第一中间轮、第二中间轮均为圆柱齿轮;第一非圆齿轮与第二中间轮固装在第二中间轴上,第一非圆齿轮与第二非圆齿轮啮合,第二非圆齿轮和左侧吊篮固装在行星轮轴上;在左侧吊篮上铰连安装右侧吊篮;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吊篮和右侧吊篮连接,在行星轮系壳体外侧壁面上、位于行星轮轴圆周位置外部上均布设置六个凸台,顶杆的外端固连在右侧吊篮上,在顶杆里端部上可转动的配装滚轮,所述滚轮与凸台脱离或接触配合。一种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通过非圆齿轮的传动,使得当右侧吊篮与左侧吊篮运动到上方送苗的位置时,吊篮的入苗口时刻对准投苗装置,而当其运动到下方时保证秧苗竖直,且不会推倒秧苗。当吊篮运动到下方时,滚轮与凸台接触,将右侧吊篮顶开,秧苗落下;当吊篮运动到下方时,右侧吊篮在弹簧的作用下与左侧吊篮闭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作业振动小、转速高,提高了秧苗接收的成功率,减少了漏秧率,且行星轮系栽植机构则集合了灵巧、低劳动强度、低造价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行星轮系配置图。图中件号说明:1、太阳轮2、第一中间轮3、第二中间轮4、第一非圆齿轮5、第二非圆齿轮6、弹簧7、行星轮系壳体8、顶杆9、第二中间轴10、行星轮轴11、右侧吊篮12、左侧吊篮13、滚轮14、凸台。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围绕太阳轮I均匀分布六套行星轮系,在每套行星轮系中太阳轮I和第一中间轮2啮合,第一中间轮2和第二中间轮3啮合,且太阳轮1、第一中间轮2、第二中间轮3均为圆柱齿轮;第一非圆齿轮4与第二中间轮3固装在第二中间轴9上,第一非圆齿轮4与第二非圆齿轮5啮合,第二非圆齿轮5和左侧吊篮12固装在行星轮轴10上;在左侧吊篮12上铰连安装右侧吊篮11 ;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吊篮12和右侧吊篮11连接,在行星轮系壳体7外侧壁面上、位于行星轮轴10圆周位置外部上均布设置六个凸台14,顶杆8的外端固连在右侧吊篮11上,在顶杆8里端部上可转动的配装滚轮13,所述滚轮13与凸台14脱离或接触配合。作业使用时,通过非圆齿轮的传动,使得当右侧吊篮11与左侧吊篮12运动到上方送苗的位置时,吊篮的入苗口时刻对准投苗装置,而当其运动到下方时保证秧苗竖直,且不会推倒秧苗。当吊篮运动到下方时,滚轮13与凸台14接触,通过顶杆8将右侧吊篮11顶开,秧苗落下;当滚轮13脱离与凸台14接触配合时,右侧吊篮11在弹簧6的作用下与左侧吊篮12闭合。`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其特征在于:围绕太阳轮(I)均匀分布六套行星轮系,在每套行星轮系中太阳轮(I)和第一中间轮(2)啮合,第一中间轮(2)和第二中间轮(3)哨合,且太阳轮(I)、第一中间轮(2)、第二中间轮(3)均为圆柱齿轮;第一非圆齿轮(4)与第二中间轮(3)固装在第二中间轴(9)上,第一非圆齿轮(4)与第二非圆齿轮(5)啮合,第二非圆齿轮(5)和左侧吊篮(12)固装在行星轮轴(10)上;在左侧吊篮(12)上铰连安装右侧吊篮(11);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吊篮(12)和右侧吊篮(11)连接,在行星轮系壳体(7)外侧壁面上、位于行星轮轴(10)圆周位置外部上均布设置六个凸台(14),顶杆(8)的外端固连在右侧吊篮(11)上,在顶杆(8)里端部上可转动的配装滚轮(13),所述滚轮(13)与凸台(14)脱离 或接触配合。全文摘要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围绕太阳轮均匀分布六套行星轮系,在每套行星轮系中太阳轮和第一中间轮啮合,第一中间轮和第二中间轮啮合,且太阳轮、第一、二中间轮均为圆柱齿轮;第一非圆齿轮与第二中间轮固装在第二中间轴上,第一非圆齿轮与第二非圆齿轮啮合,第二非圆齿轮和左侧吊篮固装在行星轮轴上;在左侧吊篮上铰连安装右侧吊篮;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侧吊篮连接,在行星轮系壳体外侧壁面上、位于行星轮轴圆周位置外部上均布设置六个凸台,顶杆的外端固连在右侧吊篮上,在顶杆上配装滚轮,所述滚轮与凸台脱离或接触配合;本专利技术增长了秧苗入篮时间,保证入篮时吊篮口时刻对准投苗装置和运动到下方时秧苗直立、不推秧。文档编号A01C11/02GK103190232SQ20131012909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赵匀, 王静远, 那明君, 辛亮 申请人:东北农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轮系鸭嘴式栽植机构,其特征在于:围绕太阳轮(1)均匀分布六套行星轮系,在每套行星轮系中太阳轮(1)和第一中间轮(2)啮合,第一中间轮(2)和第二中间轮(3)啮合,且太阳轮(1)、第一中间轮(2)、第二中间轮(3)均为圆柱齿轮;第一非圆齿轮(4)与第二中间轮(3)固装在第二中间轴(9)上,第一非圆齿轮(4)与第二非圆齿轮(5)啮合,第二非圆齿轮(5)和左侧吊篮(12)固装在行星轮轴(10)上;在左侧吊篮(12)上铰连安装右侧吊篮(11);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左侧吊篮(12)和右侧吊篮(11)连接,在行星轮系壳体(7)外侧壁面上、位于行星轮轴(10)圆周位置外部上均布设置六个凸台(14),顶杆(8)的外端固连在右侧吊篮(11)上,在顶杆(8)里端部上可转动的配装滚轮(13),所述滚轮(13)与凸台(14)脱离或接触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匀王静远那明君辛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