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丸机尾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84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抛丸机尾吹机构,其特征是对应于构件,通过机架分别设置朝向构件顶部的顶部气流喷嘴和朝向构件侧部的两侧部气流喷嘴;各气流喷嘴是以压缩空气为气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耗电量小、尾吹效率高,能有效提高钢丸回收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生产设备中的抛丸机,更具体地说是抛丸机尾吹机构
技术介绍
在钢结构生产中,抛丸机用于对构件进行除锈,是以一定力度和角度抛出钢丸对构件表 面进行清理,在经过抛丸处理之后,因为必然会有一些钢丸附着在构件表面,为此设置尾吹 机构,将钢丸吹落,以便后续对钢丸进行回收。目前生产厂家普遍使用的抛丸机尾吹机构是 采用高压离心通风机吹扫钢丸,这种结构形式所存在的问题是耗电量大、尾吹效率低,其吹 扫的风力对于附着在构件顶部和侧部的钢丸针对性不强,导致吹扫效果不理想,钢丸回收率 的提高受到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耗电量小、尾吹效率高, 能有效提高钢丸回收率的抛丸机尾吹机构。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抛丸机尾吹机构的结构特点是对应于构件,通过机架分别设置朝向构件顶部 的顶部气流喷嘴和朝向构件两侧部的侧部气流喷嘴;各气流喷嘴以压縮空气为气源。 本技术抛丸机尾吹机构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顶部气流喷嘴是位于构件上方、呈一左一右设置的两只顶部喷嘴;侧部气流喷嘴是在构件的左侧,呈一上一下分别设置左上侧部喷嘴和左下侧部喷嘴;在 构件的右侧,呈一上一下分别设置右上侧部喷嘴和右下侧部喷嘴。其中,两只顶部喷嘴与左上侧部喷嘴和右上侧部喷嘴处在同一纵向平面中,左下侧部喷 嘴和右下侧部喷嘴同处在另一纵向平面中。设置气流喷嘴与气源之间为间隙式通断控制。设置用于储备压縮空气的储气罐,储气罐置于机架上。所述各气流喷嘴为扁口软管。与己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技术以设置喷嘴的形式使气流为完成吹扫有了确定的方向,吹扫力度集中, 不仅大大提高吹扫效果,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能耗。相同型号的产品在已有技术中需要使用37KW的高压离心通风机,而本技术仅相当于7KW的耗电量。2、 本技术以压縮空气为气源,配合设置喷嘴,更进一步提高吹扫力度,从而提高 吹扫效果、提高钢丸回收率。3、 本技术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维修方便、维修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l构件、2机架、3顶部喷嘴、4a左上侧部喷嘴、4b左下侧部喷嘴、5储气 罐、6料架、7辊道、8a右上侧部喷嘴、8b右下侧部喷嘴、9调节杆、IO球阀、ll减压阀、 12压力表、13导管。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图2,本实施例中,对应于构件l,通过机架2分别设置朝向构件1顶部的 顶部气流喷嘴和朝向构件l两侧部的侧部气流喷嘴;各气流喷嘴是以压縮空气为气源。设置 气流喷嘴与气源之间为间隙式通断控制,设置用于储备压縮空气的储气罐5,储气罐5置于 机架2上,具体实施中,如图l、图2所示顶部气流喷嘴是位于构件1上方、呈一左一右设置的两只顶部喷嘴3;侧部气流喷嘴是在构件1的左侧,呈一上一下分别设置左上侧部喷嘴4a和左下侧部喷 嘴4b;在构件l的右侧,呈一上一下分别设置右上侧部喷嘴8a和右下侧部喷嘴8b。如图2所示,两只顶部喷嘴3与左上侧部喷嘴4a和右上侧部喷嘴8a处在同一纵向平面 中,左下侧部喷嘴4b和右下侧部喷嘴8b同处在另一纵向平面中。各气流喷嘴是以压縮空气为气源,为保证吹扫过程中提供相对稳定的气压,设置储气罐 5,喷嘴采用扁口软管,喷嘴与储气罐5之间以固定设置的金属导管进行连通,喷嘴套装在 金属导管的管端,并由调节杆进行调整固定。比如,图1所示在储气罐5与左上侧部喷嘴 4a之间,以固定设置的金属导管13相连通,并且左上侧部喷嘴4a套装在金属导管13的管 端,由调节杆9调整固定。扁口可以提高出口气流的压力和吹扫的范围,而对于不同尺寸的构件l,通过调节杆9 的调整固定,使扁口软管在各自金属导管的前端处在所需的套入深度上,即可使喷嘴处于设定的位置。通常,考虑到构件1的"工"字型,可以设置侧部喷嘴的扁口软管可调长度为 15CM,顶部喷嘴的扁口软管可调长度为100CM。具体实施中,通过设置脉冲控制器和由脉冲控制器控制的电磁阀实现气流喷嘴与气源之 间的间隙式通断,间隙式通断的工作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电能消耗,具体根据钢丸存留量和构 件行走速度控制脉冲宽度和间隙。储气罐5可以置于机架2的上方,即节省安装材料,又方便施工;空气压力一般设置在 0週pa。压縮空气从进气口通过球阀10和减压阀11进入储气罐5,配合压力表12通过减压阀 11可以调节获得所需要的储气罐气压。工作时,打开球阀10,接通脉冲控制器电源,电磁阀的间隙式通断,在电磁阀打开时, 高压空气吹向构件清除钢丸,工作结束时关闭球阀10切断气源。使用中,如图1所示,构件1在置于料架6上,料架6在辊道7上,在构件l由抛丸机 内向外移动的过程中,经过本实施例中尾吹机构时,存留在其上表面以及拐角处的钢丸在喷 嘴喷出的高压脉冲气流下被吹落,继而得以回收重复使用。权利要求1、 抛丸机尾吹机构,其特征是对应于构件(1),通过机架(2)分别设置朝向构件(1) 顶部的顶部气流喷嘴和朝向构件(1)两側部的侧部气流喷嘴;所述各气流喷嘴是以压縮空 气为气源。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尾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顶部气流喷嘴是位于构件(1)上方、呈一左一右设置的两只顶部喷嘴(3);所述侧部气流喷嘴是在构件(1)的左侧,呈一上一下分别设置左上侧部喷嘴(4a)和 左下侧部喷嘴(4b);在构件(1)的右侧,呈一上一下分别设置右上侧部喷嘴(8a)和右下 侧部喷嘴(8b)。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丸机尾吹机构,其特征两只顶部喷嘴(3)与左上侧部喷嘴 (4a)和右上侧部喷嘴(8a)处在同一纵向平面中,左下侧部喷嘴(4b)和右下侧部喷嘴(8b)同处在另一纵向平面中。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尾吹机构,其特征是设置气流喷嘴与所述气源之间为 间隙式通断控制。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尾吹机构,其特征是设置用于储备压缩空气的储气罐 (5),所述储气罐(5)置于机架(2)上。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尾吹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各气流喷嘴为扁口软管。专利摘要抛丸机尾吹机构,其特征是对应于构件,通过机架分别设置朝向构件顶部的顶部气流喷嘴和朝向构件侧部的两侧部气流喷嘴;各气流喷嘴是以压缩空气为气源。本技术耗电量小、尾吹效率高,能有效提高钢丸回收率。文档编号B24C9/00GK201036849SQ20072003836公开日2008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杨俊斌 申请人: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抛丸机尾吹机构,其特征是对应于构件(1),通过机架(2)分别设置朝向构件(1)顶部的顶部气流喷嘴和朝向构件(1)两侧部的侧部气流喷嘴;所述各气流喷嘴是以压缩空气为气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