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极群入盒自动机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820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9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极群入盒自动机改良结构,包括机架,机架前方设有铸焊脱模后的极群夹具,极群夹具位于极群夹具定位结构上,机架上设有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机架在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前段位置设置有极群夹具拉出机构,机架在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中段位置设置有极群夹具限位结构,机架在极群夹具限位结构上方设有压盒结构,机架在极群夹具限位结构下方设有顶极群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于铸焊机后方,铸焊脱模后的极群夹具位于极群夹具定位结构上,极群夹具拉出机构将铸焊脱模后的极群夹具拉出至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上,压盒结构与顶极群结构配合将极群夹具中的极群装入电池盒,结构简单,动作迅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池铸焊机极群入盒自动机。
技术介绍
蓄电池极群在铸焊机上铸焊完成后,就要进入下一个工序,即将极群装入电池盒。现有技术中极群入盒一般采取半自动的方式,效率较低,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蓄电池铸焊极群入盒自动机,结构简单,动作迅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蓄电池极群入盒自动机改良结构,包括机架,机架前方设有铸焊脱模后的极群夹具,所述极群夹具位于极群夹具定位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所述机架在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前段位置设置有极群夹具拉出机构,所述机架在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中段位置设置有极群夹具限位结构,所述机架在极群夹具限位结构上方设有压盒结构,所述机架在极群夹具限位结构下方设有顶极群结构,极群夹具拉出机构将铸焊后的极群夹具拉出至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上,极群夹具限位结构使在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上输送的极群夹具停留在压盒结构与顶极群结构之间,所述压盒结构将电池盒下压,顶极群结构将极群夹具中的极群顶入电池盒,所述极群夹具定位结构包括夹具架,所述夹具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条纵向延伸的夹具定位槽,两条夹具定位槽相互平行,所述夹具架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夹具定位螺钉,所述夹具定位螺钉包括螺钉本体,所述螺钉本体末端设有强磁铁。优选的,所述压盒结构包括压盒架,所述压盒架上部垂直设置一压盒气缸,所述压盒气缸的活塞杆下端连接一压块,所述压块为圆形板,压块上平面中心设有一凸柱,所述凸柱和压盒气缸的活塞杆螺纹连接,所述顶极群结构包括一垂直设置的顶极群气缸,所述顶极群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一极群顶块,所述极群顶块对应极群夹具中的极群。优选的,所述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包括设于机架前后两端的传动链轮,传动链轮上安装有传动链条,所述机架在后端的传动链轮下方设置有一驱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通过驱动链条与一电机连接,驱动链轮驱动传动链条传动。优选的,所述极群夹具限位结构包括水平设置于机架上的阻挡气缸,所述机架在阻挡气缸上方设置一后感应开关,机架在后感应开关前方设置一前感应开关,当极群夹具在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上输送至前感应开关位置时,阻挡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当极群夹具被阻挡气缸活塞杆顶住时,后感应开关感应到极群夹具,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停止动作。优选的,所述极群夹具拉出机构包括拉板,拉板后端连接拉出气缸,所述拉板前端设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水平设置两只手臂,两只手臂左右平行,两只手臂前端之间设有一根手指轴,所述手指轴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根手指,手指在自然状态下依靠自身重力下垂,所述机械手同时设有防止手指由前向后翻转的翻转限位结构。优选的,所述手指轴为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轴结构,手指轴两端转接在手臂上,手指转接在手指轴两端并位于手臂内侧。优选的,所述手指呈L形,手指包括竖向主体部分及横向关节部分,手指与手指轴的转接点位于竖向主体部分与横向关节部分的连接位置下方,所述拉出气缸为三轴气缸,三轴气缸的三根活塞轴前端分别固定于拉板左侧、中部及右侧,所述两只手臂设于三轴气缸左右两侧的活塞轴之间。优选的,所述翻转限位结构为设于手臂内侧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设置在手指与手指轴的转接点后侧,手指在自然状态下横向关节部分支撑在定位轴上。优选的,所述夹具架包括分别设于夹具架左右两侧的两块水平设置的夹具定位板,夹具定位槽设于夹具定位板下方,夹具定位板上方水平设置一上支撑板,上支撑板左右两侧通过连接板与夹具定位板连接,所述夹具定位板下方连接一截面为L形的定位槽型材板,定位槽型材板侧边顶端和夹具定位板底面固定,定位槽型材板底边与夹具定位板间形成缺口。优选的,所述夹具定位板后端设有延伸板,所述定位螺钉螺纹连接在延伸板上。优选的,所述螺钉本体末端中心开设有圆柱槽,所述强磁铁为圆柱形并嵌设于所述圆柱槽内。本专利技术设于铸焊机后方,铸焊脱模后的极群夹具位于极群夹具定位结构上,极群夹具拉出机构将铸焊脱模后的极群夹具拉出至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上,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将完成铸焊后的极群夹具输送至极群夹具限位结构,然后压盒结构与顶极群结构配合将极群夹具中的极群装入电池盒,结构简单,动作迅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极群入盒自动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夹具拉出机构主视图;图3为夹具拉出机构俯视图;图4为入模及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极群夹具定位结构的俯视图;图6为极群夹具定位结构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6具体说明蓄电池铸焊极群入盒自动机的实施例,该自动机包括机架50,所述机架上设有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53,所述机架在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53前段位置设置有极群夹具拉出机构4,所述机架50在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53中段位置设置有极群夹具限位结构,所述机架50在极群夹具限位结构上方设有压盒结构51,所述机架50在极群夹具限位结构下方设有顶极群结构52,极群夹具拉出机构4将铸焊后的极群夹具20拉出至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53上,极群夹具限位结构使在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上输送的极群夹具停留在压盒结构51与顶极群结构52之间,所述压盒结构51将电池盒514下压,顶极群结构52将极群夹具中的极群顶入电池盒。所述压盒结构51包括压盒架510,所述压盒架上部垂直设置一压盒气缸511,所述压盒气缸的活塞杆下端连接一压块512,所述压块512为圆形板,压块上平面中心设有一凸柱513,所述凸柱和压盒气缸的活塞杆螺纹连接,所述顶极群结构52包括一垂直设置的顶极群气缸522,所述顶极群气缸522的活塞杆上端连接一极群顶块521,所述极群顶块521对应极群夹具20中的极群。所述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53包括设于机架50前后两端的传动链轮535,传动链轮上安装有传动链条534,传动链条534并排设置两条,所述机架在后端的传动链轮下方设置有一驱动链轮533,所述驱动链轮533通过驱动链条532与一电机531连接。所述极群夹具限位结构包括水平设置于机架50上的阻挡气缸503,所述机架在阻挡气缸503上方设置一后感应开关502,机架50在后感应开关502前方设置一前感应开关501,当极群夹具20在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53上输送至前感应开关501位置时,阻挡气缸503的活塞杆伸出,当极群夹具20被阻挡气缸活塞杆顶住时,后感应开关502感应到极群夹具并反馈至控制系统,然后控制系统控制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停止。极群夹具拉出机构4包括拉板40,拉板后端连接气缸45,所述拉板前端设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水平设置两只手臂41,两只手臂左右平行,两只手臂前端之间设有一根手指轴42,所述手指轴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根手指43,手指在自然状态下依靠自身重力下垂,所述机械手同时设有防止手指由前向后翻转的翻转限位结构。所述手指轴42为中间粗两端细的阶梯轴结构,手指轴两端转接在手臂上,手指43转接在手指轴两端并位于手臂内侧。所述手指43呈L形,手指包括竖向主体部分46及横向关节部分47,手指与手指轴的转接点位于竖向主体部分与横向关节部分的连接位置下方。所述翻转限位结构为设于手臂内侧的定位轴44,所述定位轴设置在手指与手指轴的转接点后侧,手指在自然状态下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蓄电池极群入盒自动机改良结构,包括机架(50),机架前方设有铸焊脱模后的极群夹具,所述极群夹具位于极群夹具定位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53),所述机架在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前段位置设置有极群夹具拉出机构(4),所述机架在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中段位置设置有极群夹具限位结构,所述机架在极群夹具限位结构上方设有压盒结构(51),所述机架在极群夹具限位结构下方设有顶极群结构(52),极群夹具拉出机构将铸焊后的极群夹具(20)拉出至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上,极群夹具限位结构使在极群夹具水平输送结构上输送的极群夹具停留在压盒结构与顶极群结构之间,所述压盒结构将电池盒(514)下压,顶极群结构将极群夹具中的极群顶入电池盒,所述极群夹具定位结构包括夹具架(2),所述夹具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条纵向延伸的夹具定位槽(23),两条夹具定位槽相互平行,所述夹具架后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夹具定位螺钉(1),所述夹具定位螺钉包括螺钉本体,所述螺钉本体末端设有强磁铁(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石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德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