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玻璃加工面的雕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976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玻璃加工面的雕刻方法,其主要是在一适当厚度的板玻璃一面粘覆一粘有一图样的胶皮,而将粘有图样的胶皮切割取出,再利用喷砂加工而使板玻璃凹陷一适当深度,然后覆上一层胶质,在胶质半干情况下,再喷砂加工局部刻深或凹凸形状,之后,使用清水将该胶质清洗干净,再喷覆一层透明漆后并取下胶皮,以使人从玻璃另一面看时,该凹凸的形状产生立体感,而具有极佳的美观性。(*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水晶雕刻玻璃的制造方法,其雕刻加工后的玻璃具有极佳的美观性及实用性。一般习用的平面玻璃的使用范围广阔,如房屋的门窗、茶几、速食店、服饰店…等,然而,因平面玻璃只是一块平面的物品,毫无任何造形变化,顶多只是改变玻璃的颜色而已,因而,面对现今工商业彼此的竞争及现代追求度化的环境下,如何使玻璃的产品价值提高及加强竞争能力,是业者所极待努力追求的目标。现今对板玻璃的加工方法,属于其加工面上贴附胶皮,再于胶皮上描绘花纹,之后,以刀具将花纹轮廓雕出,再进行喷砂作业,待喷砂完成,又以硫酸与氟酸的混合液冲洗加工部位,以消除喷砂加工后的雾而状态。由以上的制法,我们可归纳出其缺失如下一、其是以未割除的胶皮保护花纹轮廓以外的玻璃面,故加工部位仅限于花纹轮廓内,而花纹轮廓内的喷砂深浅则必须由作业员于进行喷砂的同时加以控制,从而产生立体效果,但,众所周知,以人工控制细部花纹内的雕刻深浅,极易因疏忽或错手,致使该加工面产生缺陷而形成不良品,同时,由于作业员必须长时间且细心地工作,极易使其感到疲劳,因此若万一作业员的精神不清,则不良品数量将大幅提升,从而造成人力与成本的耗费。二、由于上述加工方法沿用已久,业者除能尽力改变花纹外,并无法使加工面产生革命性的变化,亦即,以该方法所制成的雕刻玻璃,其加工面除花纹不同外,其给人的视觉印象完全相同,而缺少花样性,除无法完全展示玻璃的特性外,更给人有千篇一律之感。三、硫酸是一腐蚀性相当强的化学溶液,对环境的破坏有极大的杀伤力,而氟酸除具毒性外,更是造成大气中臭氧层减少的元凶之一,故而对作业员身心或环境,必造成深远的影响,实不应再继续使用,况且,氟酸于数年后将被国际所禁用,届时必须有替代品问世,否则对玻璃业者而言,将造成甚大的困扰。有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经详细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各种玻璃的产品开发研究与贩制的经验,几经试制与试作,终而得创作出一种。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须由作业员控制雕刻深浅的方法,而以胶质(树脂)的厚、薄、干、湿,以决定雕刻的深浅,简言之,该欲加工部位于施行第二道喷砂作业时,其每一平面的喷砂时间完全相同,使胶质层较厚或较干的部位其雕刻深度较浅,而胶质层较薄或较湿的部位其雕刻深度较深,从而使该加工部位的深浅有其潜在的随机性,而给人有异于以往的新颖视觉感受,更重要的是无须令作业员耗费较多的心里及精神,以完全消除不良品的产生,减少成本的损失并提高产量。本专利技术的次要目的则是为保障作业员的健康并维护环境品质,逐以透明漆取代硫酸与氟酸的混合液,且该透明漆更能保护加工部位不受人员触摸而破坏其美观。一种,包括在于一适当厚度的玻璃一面覆上一胶皮,且在胶皮上面粘着一图样,而使用刀具依照该图样的轮廓切割胶皮,以使该图样复印于胶皮上面,然后将粘有图样的胶皮取下,以使玻璃裸露出该图样的轮廓,复于该图样的轮廓处,使用喷砂加工而使其表面粗糙且凹陷一预定深度,其特征在于在该粗糙而覆上一层胶质,接着,在该胶质呈半干下,再使用喷砂加工局部刻深而使该粗糙面形成凹凸的形状,最后将该胶质清洗干净,再喷覆一层透明漆后并取下胶皮。为使审查员对本专利技术之目的、特征及功效,能获更进一步的了解,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于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胶皮覆设于玻璃及图样粘于胶皮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依照图样割取胶皮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喷砂加工立体示意图。图4A是图4的A-A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玻璃加工之成品立体示意图。图5A是图5的B-B剖视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包括如下的特征及步骤(a)取具有适当厚度的一块板玻璃(10),请参阅图2所示,然后将具图样之一胶皮(20)覆设于该玻璃(10)的一面(11)上。(b)使用刀具依照图样(30)的轮廓,将胶皮(20)切割成图样(30)的形状,并在切割完成后将其印有图样(30)的胶皮(20)取出,而使未具有胶皮(20)的地方裸露出玻璃(10),意即,该图样(30)的轮廓形状显现出来,请参阅图3所示。(c)喷砂加工请参阅图4所示,即使用喷砂设备(40)的喷嘴(41)对准未具有胶皮(30)的玻璃(10)(即切割图样(30)所留下的轮廓),然后喷出金刚砂(42)撞击玻璃(10)表面,使玻璃(10)被金刚砂(42)撞击而凹陷成一适当的深度(12)且表面粗糙(13)(请参阅图4A所示)。(d)而在经喷砂加工后所形成的适当凹陷深度(12)的玻璃(10)上面覆一层树脂。(e)在该树脂呈半干状态之下,又利用喷砂加工而在该适当凹陷深度(12)的玻璃(10)作局部刻深加工,使其产生凹凸形成(14)(请参阅图5B所示)。(f)当上述的喷砂加工完成后,使用清水将残留的树脂清洗干净,然后在已加工完成的玻璃(10)表面喷上透明漆,并将胶皮(20)取下,使其凹凸形状(14)从玻璃(10)的未加工的另一面(15)观之,而产生立体的美化效果,请参阅图5。了解上述的处理过程后,兹再予探讨本专利技术所能达成的产业上利用价值1.本专利技术共有两道喷砂程度,第一道喷砂的目的仅为使欲加工表面呈粗糙面以能粘覆树脂,因光面玻璃无法使树脂附着,而第二道喷砂的目的,是为令砂体依据树脂的干湿程度,自行喷出深浅为一的不规则立体雕刻面,无须操作员细心调整雕刻的深浅。2.树脂有一众所周知的特性,即是其固化后的强度相当大,而利用此原理,本专利技术刻意于涂抹树脂时,令其分布不均匀,待其于半干的情形下,已有部分树脂已固化,亦有部分树脂尚未固化,但尚未固化的树脂,其干湿程度亦有所区别,故此时将其移至喷砂处理,砂体便能依据软、硬程度不同的树脂而自行调整雕刻的深浅,从而产生一不规则(即不确定)的立体加工面,而予人有千变万化的视觉感受。3.为突出本专利技术其不规则加工面所能产生的特殊视觉感受,特又于加工面喷上透明漆,以增添其折射效果,使其呈现出光彩、瑰丽的面貌。4.若欲于一玻璃上雕刻出龙形或鱼形图案,因其上具有鳞片,故可于涂覆树脂之后,再以薄片按压出鱼鳞位置(即系命名该部位的涂抹层较薄),如此,于喷砂作业时,便不须刻意雕出深浅,只须控制喷砂位置及时间,便能获得相同效果的成品,又可大量节省工时,显已合乎产业上的利用价值。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制造及处理过程已突破传统的制造瓶颈,而不只限于简单花纹及图案的制作,且本专利技术所制的成品又有异于传统雕刻法的花纹,因其所获得的雕刻面系一不规则纹路,而又于该不规则纹路中仍旧具有预期的图案轮廓,即产生图案轮廓范围内,其背景的深浅互异,生动自然且鲜明的立体层次,实已符合专利技术专利的要求,依法提请专利技术专利。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在于一适当厚度的玻璃一面覆上一胶皮,且在胶皮上面粘着一图样,而使用刀具依照该图样的轮廓切割胶皮,以使该图样复印于胶皮上面,然后将粘有图样的胶皮取下,以使玻璃裸露出该图样的轮廓,复于该图样的轮廓处,使用喷砂加工而使其表面粗糙且凹陷一预定深度,其特征在于在该粗糙面覆上一层胶质,接着,在该胶质呈半干下,再使用喷砂加工局部刻深而使该粗糙而形成凹凸的形状,最后将该胶质清洗干净,再喷覆一层透明漆后并取下胶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玻璃加工面之雕刻方法,其中该胶质为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玻璃加工面的雕刻方法,包括在于一适当厚度的玻璃一面覆上一胶皮,且在胶皮上面粘着一图样,而使用刀具依照该图样的轮廓切割胶皮,以使该图样复印于胶皮上面,然后将粘有图样的胶皮取下,以使玻璃裸露出该图样的轮廓,复于该图样的轮廓处,使用喷砂加工而使其表面粗糙且凹陷一预定深度,其特征在于:在该粗糙面覆上一层胶质,接着,在该胶质呈半干下,再使用喷砂加工局部刻深而使该粗糙而形成凹凸的形状,最后将该胶质清洗干净,再喷覆一层透明漆后并取下胶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杨锦庄
申请(专利权)人:志祥玻璃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