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前置导叶体装置的竖井贯流泵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9474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8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设有前置导叶体装置的竖井贯流泵,它是在贯流泵的进水口端处,设置有前置导叶体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前置导叶外筒、前置导叶内筒、导叶及法兰盘构成的整体件,前置导叶外筒呈空心圆台状,其圆台的大径端与进水流道出口处相接;其圆台的小径端与贯流泵的进水口端以法兰盘相连接;导叶设置前置导叶体装置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地抑制贯流泵叶轮进口周向流速,改善水泵的进水条件;在小流量工况下,导叶片能隔断叶轮进口回流的连续性,抑制回流的生成扩展,减小贯流泵的扬程损失,减小淹没深度,可相应降低泵房开挖深度,减少土建工作量,便于机组安装和检修;并能减小贯流泵轴的摆度;提高了泵轴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特别涉及竖井式贯流泵,更具体地说属于一种设有前置导叶体装置的竖井贯流泵
技术介绍
贯流泵,在水利、水电及跨流域调水工程、水环境治理工程、城镇供排水和防洪工程中均有应用。竖井式贯流泵适用于低扬程泵站。现有技术的竖井式贯流泵,由于水泵进水口与进水流道的出水口直接相接,所形成的泵体叶轮进口水流的连续回流,导致扬程损失较大;另一方面现有贯流泵泵轴的前部,是处于悬臂状态,泵轴运转时稳定性较差。因此,减少竖井式贯流泵工作扬程的损失、减小泵体淹没深度、及提高泵轴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将是业内科技人员需要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设有前置导叶体装置的竖井贯流泵,目的在于通过所设计的前置导叶体装置,使贯流泵进水口与进水流道的出水口不直接相接,以隔断泵体叶轮进口回流的连续性,改善竖井贯流泵的进水条件,减少扬程损失,减小淹没深度,并提升泵轴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技术所称的贯流泵,其动力机及其动力传动装置设置于与水流隔绝的竖井中;贯流泵位于进水流道和平直管出水流道之间,同时又位于检修井下;所述进水池与进水流道之间设有进水检修闸门;平直管出水流道与出水池之间依次设有出口工作闸门、出口检修闸门。本技术所称的前置导叶体装置,设置于所述贯流泵本体的进水口端处。该装置主要由前置导叶外筒、前置导叶内筒、导叶及法兰盘构成的整体件,所述的前置导叶外筒呈空心圆台状,其圆台的大径端与进水流道出口处相接;其圆台的小径端与贯流泵本体的进水口端以法兰盘相连接;所述的导叶设置在前置导叶体装置内。所述的导叶为片状体,设有4 8片,且以泵轴为中心,等方位地布设于前置导叶装置内。所述的前置导叶外筒呈空心圆台的收缩角为4° 8°。所述的导叶沿水流方向浇铸或焊接于前置导叶外筒和前置导叶内筒之间。所述的前置导叶内筒套在贯流泵轴的前导轴承外,位于前置导叶体装置的中心部位。所述的前置导叶体装置的各组成件均为金属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设置的前置导叶体装置,能有效地抑制贯流泵叶轮进口环向流速,改善水泵的进水条件;在小流量工况下,导叶片能隔断叶轮进口回流的连续性,抑制回流的生成扩展,减小贯流泵的扬程损失,减小对淹没深度的要求,可相应降低泵房开挖深度,减少土建工作量,更便于机组安装和检修;而且前置导叶体装置套装于泵体前导轴承,能减小贯流泵轴的摆度;提高了泵轴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称前置导叶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同之处是,贯流泵本体I的动力机11及其动力输出轴12设置于与水流隔绝的竖井2中;且泵的本体位于进水流道3和平直管出水流道4之间。进水池5与进水流道3之间设有进水检修闸门31 ;平直管出水流道4与出水池7之间依次设有出口工作闸门41、出口检修闸门42 ;贯流泵本体同时又位于检修井8的下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不同的创新之处是,贯流泵本体的进水口端处,设置有前置导叶体装置9。又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前置导叶体装置主要由前置导叶外筒91、前置导叶内筒93、导叶92及法兰盘94构成的整体件。所述的前置导叶内筒套在贯流泵轴13的前导轴承14外。图中实施例所给出的前置导叶外筒的圆台收缩角为5° ;导叶为4片。以下结合附图简述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水流从进水池经过进水检修闸门进入进水流道,从竖井的两侧流进前置导叶壳体内,绕流于导叶,进入贯流泵本体;获得能量的水体从贯流泵的出口排出,进入平直管出水流道,经过出口工作闸门和出口检修闸门,进入出水池;期间,导叶片所起到的隔断泵体叶轮进口回流的连续性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贯流泵机组的工作性能。当正常停机或事故停机时,可通过工作闸门切断水流;出口工作闸门故障或泵装置检修时,可落下出口检修闸门断流,保证水泵机组的安全;竖井和检修井方便了动力机、传动设备和贯流泵体的检查和维护。综上,本技术可达到预期的专利技术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设有前置导叶体装置的竖井贯流泵,所述贯流泵,其动力机及其动力传动装置设置于与水流隔绝的竖井中;贯流泵位于进水流道和平直管出水流道之间,同时又位于检修井下;进水池与进水流道之间设有进水检修闸门;平直管出水流道与出水池之间依次设有出口工作闸门、出口检修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泵的进水口端处,设置有前置导叶体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前置导叶外筒、前置导叶内筒、导叶及法兰盘构成的整体件,所述的前置导叶外筒呈空心圆台状,其圆台的大径端与进水流道出口处相接;其圆台的小径端与贯流泵本体的进水口端以法兰盘相连接;所述的导叶设置在前置导叶体装置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前置导叶体装置的竖井贯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叶为片状体,设有4 8片,且以泵轴为中心,等方位地布设于前置导叶体装置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前置导叶体装置的竖井贯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导叶外筒呈空心圆台的收缩角为4° 8°。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设有前置导叶体装置的竖井贯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叶沿水流方向浇铸或焊接于前置导叶外筒和前置导叶内筒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前置导叶体装置的竖井贯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导叶内筒套在贯流泵轴的前导轴承外,位于前置导叶体装置的中心部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前置导叶体装置的竖井贯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导叶体装置的各组成件均为金属材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设有前置导叶体装置的竖井贯流泵,它是在贯流泵的进水口端处,设置有前置导叶体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前置导叶外筒、前置导叶内筒、导叶及法兰盘构成的整体件,前置导叶外筒呈空心圆台状,其圆台的大径端与进水流道出口处相接;其圆台的小径端与贯流泵的进水口端以法兰盘相连接;导叶设置前置导叶体装置内。本技术能有效地抑制贯流泵叶轮进口周向流速,改善水泵的进水条件;在小流量工况下,导叶片能隔断叶轮进口回流的连续性,抑制回流的生成扩展,减小贯流泵的扬程损失,减小淹没深度,可相应降低泵房开挖深度,减少土建工作量,便于机组安装和检修;并能减小贯流泵轴的摆度;提高了泵轴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性能。文档编号F04D29/44GK203035569SQ20132002669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吴昌新, 纪建中, 林农, 陈坚, 顾正南, 王丽, 朱红耕 申请人: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有前置导叶体装置的竖井贯流泵,所述贯流泵,其动力机及其动力传动装置设置于与水流隔绝的竖井中;贯流泵位于进水流道和平直管出水流道之间,同时又位于检修井下;进水池与进水流道之间设有进水检修闸门;平直管出水流道与出水池之间依次设有出口工作闸门、出口检修闸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泵的进水口端处,设置有前置导叶体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前置导叶外筒、前置导叶内筒、导叶及法兰盘构成的整体件,所述的前置导叶外筒呈空心圆台状,其圆台的大径端与进水流道出口处相接;其圆台的小径端与贯流泵本体的进水口端以法兰盘相连接;所述的导叶设置在前置导叶体装置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新纪建中林农陈坚顾正南王丽朱红耕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