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119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包括主站身、进水池和出水池,所述主站身包括预制好并依次水平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U型板内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出水池,所述进水池包括预制好并从下向上依次堆叠安装的第一底座和多个第三U型板,所述水泵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进水池,所述进水池的进水口设置有拦污栅,所述出水池包括预制好并从下向上依次堆叠安装的第二底座、第一框体和多个第二框体,本技术的主站身、进水池和出水池均由预制好的部件装配而成,相对于现场浇筑施工,效率更高,施工更为简单,无需等待材料凝固,可以有效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泵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


技术介绍

1、干室型泵站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泵站的一种,其水泵设备和管道系统设置在封闭的室内,与地下水源或河道不直接相连,因此,泵站的室内是干燥的,没有明显的水位,可以避免地下水位变动对泵站造成影响。

2、当前的干室型泵站一般是在选址处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这种施工方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等待先浇筑的结构完成凝固,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施工作业,施工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主站身、进水池和出水池均由预制好的部件装配而成,相对于现场浇筑施工,效率更高,施工更为简单,且无需等待材料凝固,可以有效缩短工期。

2、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包括主站身、进水池和出水池,所述主站身包括预制好并依次水平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u型板内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出水池,所述进水池包括预制好并从下向上依次堆叠安装的第一底座和多个第三u型板,所述水泵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进水池,所述进水池的进水口设置有拦污栅,所述出水池包括预制好并从下向上依次堆叠安装的第二底座、第一框体和多个第二框体。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一u型板之间、第一u型板和第二u型板之间、第二u型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第一底座和第三u型板之间、多个第三u型板彼此之间、第二底座和第一框体之间、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之间,多个第二框体,彼此之间的安装结合面均为阶梯面。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型板两个相对边开设有通孔,所述水泵连接的管道通过通孔伸出出水池。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u型板两个相对边的相对面固定有拦污栅固定件,所述第三u型板的内侧固定有管道固定件。

6、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池的进水口设置有引水槽体。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框体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框体相对连接孔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口。

8、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池通过排水口连接有出水涵管,所述出水涵管的末端连接有出水槽体。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第二侧板、第一底座、多个第三u型板、第二底座、第一框体和多个第二框体之间的结合处均连接有防水组件。

10、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组件包括贴合于结合处的橡胶止水带和通过螺栓压紧橡胶止水带的压板。

11、进一步地,所述压板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12、有益效果

13、本技术的主站身、进水池和出水池均由预制好的部件装配而成,因此,可以将三者的各个部件运输至施工现场直接进行装配,相对于现场浇筑施工,效率更高,施工更为简单,无需等待材料凝固,可以有效缩短工期。

14、本技术的主站身、进水池和出水池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面均为台阶面,易于装配,且装配后由于部件自身的重力,部件彼此之间接触的较为紧密,稳定性较好。

15、本技术各构件为模块化标准构件,可以通过调整模块件的数量来适应不同的地形要求,可以通过调整模块件的数量来满足不同机组布置的要求。

16、本技术的进水池连接有拦污栅,从而使得拦污栅可以拦截水流中的垃圾,防止垃圾进入进水池。

17、本技术防水组件的橡胶止水带采用epu防水胶黏贴在预制好部件的连接处,从而使得主站身、进水池、出水池装配后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而且压板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橡胶止水带的固定稳定性,保证防水组件的对主站身、进水池、出水池起到的防水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包括主站身(2)、进水池(1)和出水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站身(2)包括预制好并依次水平连接的第一侧板(201)、第一U型板(203)、第二U型板(205)和第二侧板(206),所述第一U型板(203)内连接有水泵(204),所述水泵(204)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出水池(3),所述进水池(1)包括预制好并从下向上依次堆叠安装的第一底座(101)和多个第三U型板(103),所述水泵(204)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进水池(1),所述进水池(1)的进水口设置有拦污栅(104),所述出水池(3)包括预制好并从下向上依次堆叠安装的第二底座(304)、第一框体(303)和多个第二框体(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01)和第一U型板(203)之间、第一U型板(203)和第二U型板(205)之间、第二U型板(205)和第二侧板(206)之间、第一底座(101)和第三U型板(103)之间、多个第三U型板(103)彼此之间、第二底座(304)和第一框体(303)之间、第一框体(303)和第二框体(301)之间,多个第二框体(301)彼此之间的安装结合面均为阶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板(203)两个相对边开设有通孔(202),所述水泵(204)连接的管道通过通孔(202)伸出出水池(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U型板(103)两个相对边的相对面固定有拦污栅固定件(1032),所述第三U型板(103)的内侧固定有管道固定件(10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池(1)的进水口设置有引水槽体(1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303)一侧开设有连接孔(302),所述第一框体(303)相对连接孔(302)的侧壁开设有排水口(3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池(3)通过排水口(305)连接有出水涵管(4),所述出水涵管(4)的末端连接有出水槽体(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01)、第一U型板(203)、第二U型板(205)、第二侧板(206)、第一底座(101)、多个第三U型板(103)、第二底座(304)、第一框体(303)和多个第二框体(301)之间的结合处均连接有防水组件(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6)包括贴合于结合处的橡胶止水带(601)和通过螺栓(602)压紧橡胶止水带(601)的压板(60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03)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包括主站身(2)、进水池(1)和出水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站身(2)包括预制好并依次水平连接的第一侧板(201)、第一u型板(203)、第二u型板(205)和第二侧板(206),所述第一u型板(203)内连接有水泵(204),所述水泵(204)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出水池(3),所述进水池(1)包括预制好并从下向上依次堆叠安装的第一底座(101)和多个第三u型板(103),所述水泵(204)进水端通过管道连接进水池(1),所述进水池(1)的进水口设置有拦污栅(104),所述出水池(3)包括预制好并从下向上依次堆叠安装的第二底座(304)、第一框体(303)和多个第二框体(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01)和第一u型板(203)之间、第一u型板(203)和第二u型板(205)之间、第二u型板(205)和第二侧板(206)之间、第一底座(101)和第三u型板(103)之间、多个第三u型板(103)彼此之间、第二底座(304)和第一框体(303)之间、第一框体(303)和第二框体(301)之间,多个第二框体(301)彼此之间的安装结合面均为阶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干室型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板(203)两个相对边开设有通孔(202),所述水泵(204)连接的管道通过通孔(202)伸出出水池(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飞薛威石炜付红英朱耀军孔庆轩卢飞翔徐燕王飞纪静怡金佳园史佳佳孙卫东孙睿徐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