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026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2
本技术涉及排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包括收集罐,收集罐内设有向上开口的收集腔,收集罐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渣口,收集腔的开口处设有顶板,收集腔内可升降地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板,过滤板的外边缘设有用于对排渣口进行封堵的堵环的开合,过滤板上设有用于将过滤板上的滤渣由排渣口排出的清理组件。通过收集腔、进水管和过滤组件的设置,使得由进水管进入收集腔内的雨水能够经由过滤组件得到过滤,与现有的排水装置未设有过滤组件相比,本技术能够通过设置过滤组件,使进入收集腔内的雨水得到过滤,使得杂质不会聚集在收集腔内导致管道的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水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物排水一般是在屋顶外侧设有排水沟以收集雨水,然后通过排水口将排水沟中的积水排入竖直设置在楼体外侧的排水管,在通过排水管排出,由于我国现在提倡绿色建筑,所以建筑物的附近的地下一般设有蓄水池,以收集屋顶排下的雨水,在于其对附近植物进行浇灌。

2、专利号为cn217000066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箱、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透水板,排水箱顶部具有用于承接水流的主开口,虽然该排水装置能够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分流,并且在雨水量增加时能够增加排水量。但是由于未设有过滤机构,水中的杂质未得到过滤,可能会聚集排水箱内,甚至堵塞排水管,导致排水效果差,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排水箱未设有过滤装置,水中的杂质未得到过滤,可能会聚集排水箱内,甚至堵塞排水管,导致排水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其能够通过过滤组件对排入的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避免杂质在收集罐内聚集,甚至堵塞管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包括收集罐,收集罐内设有向上开口的收集腔,收集罐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渣口,收集腔的开口处设有顶板,收集腔内可升降地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板,过滤板的外边缘设有用于对排渣口进行封堵的堵环的开合,过滤板上设有用于将过滤板上的滤渣由排渣口排出的清理组件。

4、进一步地,过滤板通过升降组件可升降地安装在收集腔内,升降组件包括下端连接于过滤板上的螺纹杆,顶板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孔,螺纹杆的上端螺纹穿过螺纹孔伸出,螺纹杆的上端固连有手轮。

5、进一步地,过滤板呈圆台状,过滤板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大,过滤板上开设有过滤孔。

6、进一步地,清理组件包括套于螺纹杆外的连接环,连接环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用于清理过滤板;顶板上相对设有沿螺纹杆周向设有弧形槽,相对的刮板上设有上端伸出对应弧形槽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间连接有握把。

7、进一步地,位于连接环上方处的螺纹杆外螺纹连接有安装环,位于安装环下方的螺纹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用于推动连接环下移实现刮板贴合过滤板。

8、进一步地,收集腔内设有用于对过滤板进行限位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

9、进一步地,堵环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收集腔内壁滑动贴合的密封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通过收集腔、进水管和过滤组件的设置,使得由进水管进入收集腔内的水能够经由过滤组件得到过滤,与现有的排水装置未设有过滤组件相比,本技术能够通过设置过滤组件,使进入收集腔内的水得到过滤,使得杂质不会聚集在收集腔内导致管道的堵塞。

12、2、本技术,通过排渣口、过滤板和刮板的设置,使得聚集过滤板上杂质能在刮板反复移动擦拭的作用下由排渣口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包括收集罐(100),其特征在于:收集罐(100)内设有向上开口的收集腔(201),收集罐(100)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渣口(103),收集腔(201)的开口处设有顶板(101),收集腔(201)内可升降地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板(300),过滤板(300)的外边缘设有用于对排渣口(103)进行封堵的堵环(304),过滤组件升降用于控制排渣口(103)的开合,过滤板(300)上设有用于将过滤板(300)上的滤渣由排渣口(103)排出的清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板(300)通过升降组件可升降地安装在收集腔(201)内,升降组件包括下端连接于过滤板(300)上的螺纹杆(302),顶板(10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孔(104),螺纹杆(302)的上端螺纹穿过螺纹孔(104)伸出,螺纹杆(302)的上端固连有手轮(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板(300)呈圆台状,过滤板(300)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大,过滤板(300)上开设有过滤孔(3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清理组件包括套于螺纹杆(302)外的连接环(403),连接环(403)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用于清理过滤板(300)的刮板(400);顶板(101)上相对设有沿螺纹杆(302)周向设有弧形槽(102),相对的刮板(400)上设有上端伸出对应弧形槽(102)的连接杆(401),连接杆(401)的上端间连接有握把(4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连接环(403)上方处的螺纹杆(302)外螺纹连接有安装环(405),位于安装环(405)下方的螺纹杆(302)上套设有弹簧(404),弹簧(404)用于推动连接环(403)下移实现刮板(400)贴合过滤板(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腔(201)内设有用于对过滤板(300)进行限位的上限位块(210)和下限位块(2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堵环(304)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收集腔(201)内壁滑动贴合的密封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包括收集罐(100),其特征在于:收集罐(100)内设有向上开口的收集腔(201),收集罐(100)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渣口(103),收集腔(201)的开口处设有顶板(101),收集腔(201)内可升降地设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板(300),过滤板(300)的外边缘设有用于对排渣口(103)进行封堵的堵环(304),过滤组件升降用于控制排渣口(103)的开合,过滤板(300)上设有用于将过滤板(300)上的滤渣由排渣口(103)排出的清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板(300)通过升降组件可升降地安装在收集腔(201)内,升降组件包括下端连接于过滤板(300)上的螺纹杆(302),顶板(10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螺纹孔(104),螺纹杆(302)的上端螺纹穿过螺纹孔(104)伸出,螺纹杆(302)的上端固连有手轮(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给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板(300)呈圆台状,过滤板(300)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大,过滤板(300)上开设有过滤孔(3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泽晖危斌斌朱佳璇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政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