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流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54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43
一种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的横流风扇,该横流风扇包括圆形支撑板和多个叶片。叶片的压力面圆弧的半径大于负压面圆弧的半径,且内周侧圆弧的半径大于外周侧圆弧的半径。而且,将叶片剖面最大壁厚部位定于从内周侧圆弧起位于叶片弦长的40~60%的位置。叶片设置为使内周侧圆弧位于支撑板的内周侧、外周侧圆弧位于支撑板的外周侧,且多个叶片间的流道宽度成从支撑板的内周侧向外周侧逐渐变窄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空调设备
的装置,具体是一种横流风扇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装置的室内机送风机上普遍使用横流风扇。横流风扇包括由圆板和配置在圆板外周的多个叶片所组成的叶轮。图15表示专利文献I (文献号:实开昭57-157788,公开日1982年10月4日)及专利文献2 (文献号:特开平2-169896,公开日1990年6月29日)所披露的横流风扇叶片的剖面形状。如图15所示,叶片500的剖面形状是以中心线(点线)为中心左右对称且中间厚两端薄的半月形状。这种剖面形状为半月形的横流风扇,其结构为叶片的外周侧圆弧Ro的半径与内周侧圆弧Ri的半径尺寸相同,叶片的凸面侧圆弧Rs与凹面侧圆弧Rp分别由单一的圆弧构成,且Rp > Rs。但是,作为横流风扇的叶片,若其剖面采用半月形状,则如图16所示,在多个叶片间的流道中,叶片内周侧的流道直径Di减小为叶片外周侧的流道直径Do’。也就是说,由于从叶片的内周侧至外周侧的流道宽度的变化较大,空气流速度的变化量也较大。如图17所示,叶片外周侧的流道宽度比叶片内周侧变窄24.3%,导致吹出侧的空气流的流速变大。因此,在吹出侧空气流的波动较大,空气难以沿流道流动,在吹出侧负压面产生流动的剥离。其结果是增加风扇的流动损失,导致风扇的功耗增加,从而引起电力损失。而且,在专利文献3 (文献号:特开2006-37839,公开日2006年2月9日)披露的横流风扇中,公开了为抑制高负荷时因翼面流动的剥离所带来的噪音或输入功率的增加,叶片的剖面形状设计成将翼弦长等分割时相对于分割线不对称的流线形,且风扇内周侧的剖面面积Sa与风扇外周侧的剖面面积Sb之比设为Sa/Sb = 1.3 1.6,风扇内周侧前端R的半径Ra与风扇内周侧前端R的半径Rb之比设为Ra/Rb = 0.1 0.8,且在弦长的中央翼剖面的厚度为最大的形状。但是,在这种形状的叶片中,相邻叶片间的流道宽度从内周侧向外周侧不是逐渐变窄,存在空气流速度的变化量不稳定的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横流风扇,该风扇通过增大风扇夕卜周侧的相邻叶片间的流道宽度,并减少从叶片的内周侧到外周侧的相邻叶片间的流道宽度的变化率,从而降低从叶片内周侧到外周侧的空气速度的变化量,从而减少因风扇带来的电力损失。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横流风扇,包括:支撑板部和翼部,其中:翼部包括以规定间隔配置在所述的支撑板上的多个叶片。所述的叶片弦长方向的剖面形状,包括形成凸状负压面的负压面圆弧、形成凹状压力面的压力面圆弧、连接负压面圆弧第一端和压力面圆弧第一端的内周侧圆弧、连接负压面圆弧第二端和压力面圆弧第二端的外周侧圆弧。所述的压力面圆弧的半径大于负压面圆弧的半径,内周侧圆弧的半径大于外周侧圆弧的半径,且将叶片剖面最大壁厚部位定于从内周侧圆弧起位于叶片弦长的40 60%的位置上。所述的多个叶片设置为使内周侧圆弧位于支撑板的内周侧,外周侧圆弧位于支撑板的外周侧,且多个叶片间的流道宽度从支撑板的内周侧向外周侧逐渐变窄。本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因叶片的外周侧变薄,可增大风扇外周侧的相邻叶片间的流道宽度。而且,从整个叶片的内周侧到外周侧,相邻叶片间的流道宽度逐渐变窄,可降低从叶片内周侧到外周侧的空气流速的变化量,并可抑制风扇的送风性能的降低。所述的凸状负压面由单一的负压面圆弧Rs构成,凹状压力面由多个压力面圆弧Rpl、Rp2、...Rpn构成,且多个压力面圆弧Rpl、Rp2、...Rpn的半径rpl、rp2、-rpn分另Ij大于负压面圆弧Rs的半径rs。上述叶片的压力面由多个圆弧构成,且该多个圆弧的半径分别大于所述的负压面圆弧的半径。因此,叶片内周侧的多个叶片间的流道宽度变化率变得更小,可降低从叶片内周侧到外周侧的空气速度的变化量,并可抑制风扇的送风性能的降低。所述的多个压力面圆弧Rpl、Rp2、…Rpn的半径rpl、rp2、Tpn之间的关系满足:rpl > rp2 >一> rpn,即叶片从厚度最大壁厚部位向外周侧圆弧的Ro侧逐渐变薄。由于叶片的压力面由多个圆弧构成,且叶片从最大壁厚部位向外周侧圆弧的Ro侧逐渐变薄,因此从叶片内周侧向外周侧的多个叶片间的流道宽度变化率变得更小,可降低从叶片内周侧到外周侧的空气速度的 变化量,并可抑制风扇的送风性能的降低。所述的多个叶片相互之间的流道宽度的最大变化率低于20%。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包括上述横流风扇、热交换器和外壳。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装置,其包括上述室内机、室外机、连接室内机与室外机的配管。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横流风扇中,通过降低多个叶片间流道宽度的变化率,可降低从叶片内周侧到外周侧的空气速度的变化量,并可抑制风扇的送风性能的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包含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横流风扇的空调装置外观斜视图;图2为包含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横流风扇的室内机剖面示意图;图3为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横流风扇的外观斜视图;图4为叶轮的斜视图;图5为实施例1的叶片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表示包含实施例1的叶片的多个叶片间流道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表示包含实施例1的叶片的多个叶片间流道宽度变化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2的叶片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表示包含实施例2的叶片的多个叶片间流道宽度变化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3的叶片的剖面示意图11为表示包含实施例3的叶片的多个叶片间流道宽度变化的示意图;图12A为表示包含现有的半月状叶片的多个叶片间绝对速度的示意图;图12B为表示包含实施例1形状的叶片的多个叶片间绝对速度的示意图;图13A为表示包含现有的半月状叶片的多个叶片间相对速度的示意图;图13B为表示包含实施例1形状的叶片的多个叶片间相对速度的示意图;图14为表示对横流风扇的输入功率与风量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15为现有的半月状叶片的剖面示意图;图16为表示包含现有的半月状叶片的多个叶片间流道的剖面示意图;图17为表示包含现有的半月状叶片的多个叶片间流道宽度变化的示意图;图中:1室内机、2室外机、3配管、8室内机的热交换器、10横流风扇、11叶轮、50圆盘状支撑板、100、200、300、500叶片、Rp压力面圆弧、Rs负压面圆弧、Ri内周侧圆弧、Ro外周侧圆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即搭载有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横流风扇的空调装置的外部示意图。该空调装置是用于向室内提供经调节后的空气的装置。空调装置,包括被安装在室内壁面的室内机1、和被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2。通过冷却剂配管3连接室内机I和室外机2。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室内机的结构,其中:室内机I为被安装在室内壁面的壁挂式室内机,主要包括室内机外壳5、室内热交换器8、横流风扇10。室内机外壳5内容纳有室内热交换器8及横流风扇等10。而且,室内机外壳5上形成有调节空气所需的空气吸入口 6和空气吹出口 4。空气吸入口 6设置在室内机外壳5的上部及前部,是将室内的空气吸入室内机外壳5内侧所需的开口。空气吹出口 4设置在室内机外壳5的前面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横流风扇,包括:支撑板部(50)和翼部(11),其中:翼部(11)包括以规定间隔配置在所述的支撑板上的多个叶片(100),并且所述的叶片(100)的长度方向的剖面形状包括:形成凸状负压面的负压面圆弧(Rs)、形成凹状压力面的压力面圆弧(Rp)、连接所述的负压面圆弧(Rs)第一端和所述的压力面圆弧(Rp)第一端的内周侧圆弧(Ri)、连接所述的负压面圆弧(Rs)第二端和所述的压力面圆弧(Rp)第二端的外周侧圆弧(Ro);所述的压力面圆弧(Rp)的半径(rp)大于所述的负压面圆弧(Rs)的半径(rs),所述的内周侧圆弧(Ri)的半径(ri)大于所述的外周侧圆弧(Ro)的半径(ro),将所述叶片的剖面最大壁厚部位定于从内周侧圆弧(Ri)起位于叶片弦长的40~60%的位置上;所述的叶片(100)设置为使所述的内周侧圆弧(Ri)位于所述的支撑板的内周侧,所述的外周侧圆弧(Ro)位于所述的支撑板的外周侧的位置;所述的多个叶片间的流道宽度从所述的支撑板的内周侧向外周侧逐渐变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流风扇,包括:支撑板部(50)和翼部(11),其中:翼部(11)包括以规定间隔配置在所述的支撑板上的多个叶片(100),并且 所述的叶片(100)的长度方向的剖面形状包括:形成凸状负压面的负压面圆弧(Rs)、形成凹状压力面的压力面圆弧(Rp)、连接所述的负压面圆弧(Rs)第一端和所述的压力面圆弧(Rp)第一端的内周侧圆弧(Ri)、连接所述的负压面圆弧(Rs)第二端和所述的压力面圆弧(Rp)第二端的外周侧圆弧(Ro); 所述的压力面圆弧(Rp)的半径(rp)大于所述的负压面圆弧(Rs)的半径(rs),所述的内周侧圆弧(Ri)的半径(ri)大于所述的外周侧圆弧(Ro)的半径(ro),将所述叶片的剖面最大壁厚部位定于从内周侧圆弧(Ri)起位于叶片弦长的40 60%的位置上; 所述的叶片(100)设置为使所述的内周侧圆弧(Ri)位于所述的支撑板的内周侧,所述的外周侧圆弧(Ro)位于所述的支撑板的外周侧的位置; 所述的多个叶片间的流道宽度从所述的支撑板的内周侧向外周侧逐渐变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杰欧阳华李游寺冈弘宣郑志明田中英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