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位置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9309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7 0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壳位置调整装置,包括盒体,在盒体上设有调整孔,在调整孔的顶部设有倒锥形的引导孔,引导孔的底部与调整孔的顶部连通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盒体上设置调整孔及引导孔的结构,调整孔的位置与下一模具的模孔精确对应,使上一模具的模孔与引导孔对应,由于可将上一模具的模孔与引导孔对应,由于引导孔为倒锥形结构,其顶部面积较大,即使是上一模具的模孔与调整孔位置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管壳漏下,而漏下的管壳在进入引导孔后,将沿引导孔的锥度滑入调整孔中,由于调整孔中与下一模具的模孔精确对应,因此,管壳通过调整孔后顺利进入下一模具的模孔中,避免了管壳被卡在上一模具中的问题,保证了管壳转移的完整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民爆领域,尤其是一种管壳位置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雷管生产中,雷管的管壳经常需要从上一工序的模具中,转移到下一工序的模具中,在采用自动化的转移方式时,采用的转移方式是,使前一工序的模具的模孔对准后一工序的模具的模孔,然后从前一工序的模具的模孔底部进入后一工序的模具的模孔中,但是,由于前后两个工序的模具的模孔位置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采用这种方式则可能导致部分管壳由于模孔对准存在的差异而无法实现转移,使管壳被卡在上一模具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壳位置调整装置,它能有效的保证管壳在自动转移过程中的完整实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管壳位置调整装置,包括盒体,在盒体上设有调整孔,在调整孔的顶部设有倒锥形的引导孔,引导孔的底部与调整孔的顶部连通管。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在盒体上设置调整孔及引导孔的结构,调整孔的位置与下一模具的模孔精确对应,使上一模具的模孔与引导孔对应,由于可将上一模具的模孔与引导孔对应,由于引导孔为倒锥形结构,其顶部面积较大,即使是上一模具的模孔与调整孔位置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壳位置调整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在盒体(1)上设有调整孔(2),在调整孔(2)的顶部设有倒锥形的引导孔(3),引导孔(3)的底部与调整孔(2)的顶部连通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位置调整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在盒体(I)上设有调整孔(2),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占必文聂煜聂祥进田禾井志明罗贵旭刘忠山昌盛禄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久联民爆器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