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控制柜水冷散热装置。解决了目前控制柜采用风冷结构存在的降温效果不明显,且易受灰尘影响的问题。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有水冷散热器、水箱、换热器和水泵,水冷散热器设置在散热板上,水冷散热器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与水箱一端连接,水泵设置正在进水管路上,水冷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与水箱另一端相连,换热器设置在出水管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水冷方式,降温效果更加好,降低了控制柜运行时的噪音,灰尘对散热系统的影响小,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寿命;更智能化,更节能,具有低液位和漏水报警装置,保证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噪声小的电梯控制柜水冷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控制柜内主要包括电源模块,电梯控制板、变频器以及相关的元器件等。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元器件要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变频器的运行效率,温度的升高会降低变频器的容量,温度过高甚至于烧坏元器件,严重时产生短路并最终影响电梯的安全运行,危机轿厢内乘客的安全,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现在电梯控制柜内的主要散热方式是风冷,柜内的元器件将运行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板,加大了元器件的散热表面积,再利用风扇加强通风,将热量通过散热窗口排出。这种风冷散热的方式,通过加强空气运动来达到降温的目的,封闭的控制柜中,热量主要通过散热窗口排出,但还有很多残余的热量存在于控制柜内,因此控制柜内的元器件降温效果并不明显,且风扇长时间运行很容易受到灰尘的影响,这样会使得降温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且影响系统运行寿命。如专利号为201020696056.2,名称为一种散热控制柜的中国技术专利,该控制柜包括进气扇、排气扇,所述进气扇、排气扇安装在控制柜的柜门上,与控制柜相通;所述进气扇、排气扇通过控制柜内的电路供电。该专利通过进气扇、排气扇实现柜内外空气流通,排除控制柜内产生的热量,降低控制柜内的温度,但其存在上述的缺点:封闭的控制柜中,通过风冷形式散热,但还有很多残余的热量存在于控制柜内,因此控制柜内的元器件降温效果并不明显,且风扇长时间运行很容易受到灰尘的影响,这样会使得降温的效果进一步降低,且影响系统运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了目前控制柜采用风冷结构存在的降温效果不明显,且易受灰尘影响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噪声小、不受灰尘影响的电梯控制柜水冷散热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控制柜水冷散热装置,电梯控制柜内设有若干元器件,元器件设置在散热板上,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有水冷散热器、水箱、换热器和水泵,所述水冷散热器设置在散热板上,水冷散热器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与水箱一端连接,水泵设置正在进水管路上,水冷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与水箱另一端相连,所述换热器设置在出水管路上。本技术采用水冷方式代替以往的风冷散热方式,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抽取进入到水冷散热器,水在通过水冷散热器时带走散热板上的热量,然后再经过管路进入换热器内,散热器工作将热量散发,经过散热的水最后再进入水箱,如此循环进行。本技术能带走更多热量,避免了过多残余热量留在控制柜内,使得降温效果更好,进一步降低了元器件因为过来热带来的危害,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另外本技术降低了控制柜运行时的噪音,相比风冷,水冷却的噪声很小,灰尘对散热系统的影响很小,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寿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箱和换热器都安装在电梯控制柜背面上。将水箱和换热器设置在控制柜的背面上,方便了换热器中热量的散发,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漏水带来的短路的危险。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冷散热器由多条水道构成,这些水道的一端汇拢连接在水冷散热器的进水口上,水道的另一端汇拢连接在水冷散热器的出水口上。该水冷散热器内部为多条水道,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水冷的优势,能带走更多的热量。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包括有低液位和漏水检测报警装置,该低液位和漏水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液位传感器、液位报警灯和漏水报警灯,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水箱内,液位传感器分别与电梯控制主板、液位报警灯和漏水报警灯连接。该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箱内水位以及水位下降状况,并将监测到的信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和报警灯。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水箱内液位低于1/3时,发送信号给液位报警灯由液位报警灯进行报警,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加水操作。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水箱内水位降低不正常时,发送信号给电梯主控板和漏水报警灯,漏水报警灯进行报警,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同时电梯主控板判断出现漏水情况,电梯主控板控制电梯停止运行,加强了电梯的安全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包括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电梯控制柜内,温度传感器连接到电梯主控板上,所述水泵、换热器连接到电梯主控板上。该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控制柜内温度,并将监测到的信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由电梯主控板进行数据处理,电梯主控板可以设定水冷散热装置启动工作的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电梯主控板输出控制信号启动水泵和换热器,使水冷散热装置工作散热,当处于设定温度之下时,不启动水泵和换热器,水冷散热装置工作不工作,这样节约了能源,使得控制柜更加智能。本技术的优点是:1.采用水冷方式,降温效果更加好,进一步降低了元器件因为过热带来的危害,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2.降低了控制柜运行时的噪音,灰尘对散热系统的影响小,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寿命;3.采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使得检测更智能化,更节能;4.具有低液位和漏水报警装置,保证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水冷散热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1-控制柜2-水箱3-水泵4-换热器5-水冷散热器6_进水管路7_出水管路8-液位传感器9-液位报警器10-漏水报警器11-温度传感器12-电梯主控板13-散热板14-元器件15-水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一种电梯控制柜水冷散热装置,如图1所示,在电梯控制柜I内设置有若干元器件14,这些元器件为电源模块,电梯控制板、变频器以及相关的元器件等,元器件安装在一块散热板13上。该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有水箱2、水泵3、换热器4和水冷散热器5,水冷散热器设置在散热板13上,用以吸收散热板上的热量,水冷散热器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6与水箱2一端连接,水泵3设置在进水管路上,水冷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7与水箱2另一端相连,换热器4设置在出水管路上。为了方便了换热器中热量的散发,提高了散热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漏水带来的短路的危险,水箱和换热器都安装在电梯控制柜外的背面上。如图2所示,该水冷散热器5由多条水道15构成,这些水道的一端汇拢连接在水冷散热器的进水口上,水道的另一端汇拢连接在水冷散热器的出水口上。为了节约了能源,并使得控制柜更加智能,该控制柜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该温度传感器连接到电梯主控板12上,水泵3和换热器4也连接在电梯主控板上,受主控板控制。该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控制柜内温度,并将监测到的信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由电梯主控板进行数据处理,电梯主控板设定水冷散热装置启动工作的温度,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电梯主控板输出控制信号启动水泵和换热器,使水冷散热装置工作散热,当处于设定温度之下时,不启动水泵和换热器,水冷散热装置工作不工作。为了对水箱内水位以及对漏水情况进行监控,保证电梯运行安全,该水冷散热装置还包括有低液位和漏水检测报警装置,该低液位和漏水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液位传感器8、液位报警灯9和漏水报警灯10,该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水箱内,液位传感器分别与电梯控制主板12、液位报警灯和漏水报警灯连接。该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水箱内水位以及水位下降状况,并将发送信息给电梯主控板和报警灯。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水箱内液位低于1/3时,发送信号给液位报警灯由液位报警灯进行报警,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加水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控制柜水冷散热装置,电梯控制柜内设有若干元器件,元器件设置在散热板上,其特征在于: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有水冷散热器(5)、水箱(2)、换热器(4)和水泵(3),所述水冷散热器设置在散热板(13)上,水冷散热器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路(6)与水箱(2)一端连接,水泵设置在进水管路上,水冷散热器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路(7)与水箱(2)另一端相连,所述换热器设置在出水管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坚定,卢翊,
申请(专利权)人: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