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玻璃定位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9256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7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玻璃定位传送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光电传感器、用来传送玻璃的传送辊,传送辊的传送出端设置有挡块,挡块与挡块气缸连接,传送辊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定位块和推块,所述的推块与推块气缸连接,所述的光电传感器用来设置在传送辊下方,检测玻璃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有挡块电磁阀,挡块电磁阀连接在挡块气缸的气路中,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有推块电磁阀,推块电磁阀连接在推块气缸的气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达到当被定位玻璃的大小发生变化时能够自适应的进行定位及传送玻璃的目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定位传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定位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玻璃全自动加工过程中,玻璃在传送辊上依次通过加工区,在加工前需要对玻璃有精确定位才能保证加工精度,所以必须有一种全自动的定位装置在加工前对传送辊上的玻璃进行定位。但是目前的定位装置都是通过时间继电器产生定时作用从而由控制系统对玻璃进行定位及传送。目前的时间继电器功能单一、定时精度差、价格较高,而且这种定位传送装置有一个极大的缺陷,如果被加工玻璃的大小发生变化,各机构动作之间的时间间隔也需要相应调整,此时需要人工改变时间继电器的定时参数。当加工各种大小不同的玻璃时,反反复复修改定时参数,不仅极大的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在调试过程中极易损坏玻璃,无法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玻璃定位传送装置,能够根据玻璃的大小自适应进行定位传送,工作效率高。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玻璃定位传送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光电传感器、继电器驱动电路、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用来传送玻璃的传送辊,传送辊的传送出端设置有挡块,挡块与挡块气缸连接,传送辊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定位块和推块,所述的推块与推块气缸连接,所述的光电传感器用来设置在传送辊下方,检测玻璃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有挡块电磁阀,挡块电磁阀连接在挡块气缸的气路中,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有推块电磁阀,推块电磁阀连接在推块气缸的气路中。所述的传送辊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下压玻璃的两个压块,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继电器驱动电路还连接有第三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的两个常开触点分别连接有两个压块电磁阀,两个压块电磁阀分别连接在两个压块气缸的气路中,两个压块气缸分别与两个压块连接。所述的挡块有两个,所述的挡块电磁阀与挡块气缸均为两个,第一继电器的两个常开触点分别与两个挡块电磁阀连接,两个挡块电磁阀分别连接在两个挡块气缸的气路中,两个挡块气缸分别与两个挡块连接。所述的推块有三个,所述的推块电磁阀与推块气缸均为三个,第二继电器的三个常开触点分别与三个推块电磁阀连接,三个推块电磁阀分别连接在三个推块气缸的气路中,三个推块气缸分别与三个推块连接。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还连接有三个继电器工作指示电路,指示电路由电阻串联发光二极管构成。所述的光电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单元之间连接有光电隔离电路。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之间还连接有三路光电隔离电路。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为三个三极管,所述的三个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三路光电隔离电路的三个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的三个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三继电器的线圈连接。所述的定位块、推块、压块外均设置有滚动块。本技术通过光电传感器自动检测玻璃到位信号,自动控制相关电路以及气缸使玻璃自动定位准确,从而达到当被定位玻璃的大小发生变化时能够自适应的进行定位及传送玻璃的目的,不需要人工调整参数,使用非常方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光电隔离电路使整个装置抗干扰能力好,工作稳定,控制精确,且定位传送过程还不会划伤玻璃,应用前景非常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定位装置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定位装置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定位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智能玻璃定位传送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MCU、光电传感器9、继电器驱动电路、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第三继电器J3、用来传送玻璃的传送辊1,所述的光电传感器9用来设置在传送辊I下方,传送辊I的传送出端设置有挡块21、22,第一继电器Jl的两个常开触点分别与两个挡块电磁阀F1、F2连接,两个挡块电磁阀F1、F2分别设置在两个挡块气缸81、82的气路中,两个挡块气缸81、82分别与两个挡块21、22连接。传送辊I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71、72、73,传送辊I的另一侧设置推块41、42、43,第二继电器J2的三个常开触点分别与三个推块电磁阀F3、F4、F5连接,三个推块电磁阀F3、F4、F5分别连接在三个推块气缸31、32、33的气路中,三个推块气缸31、32、33分别与三个推块41、42、43连接。所述的传送辊I的上方设置有用于下压玻璃的两个压块61、62,第三继电器J3的两个常开触点分别连接有两个压块电磁阀F6、F7,两个压块电磁阀F6、F7分别连接在两个压块气缸51、52的气路中,两个压块气缸51、52分别与两个压块61、62连接。其中所述的定位块71、72、73、推块41、42、43、压块61、62外均设置有滚动块10,可在定位及传动的过程中防止划伤玻璃。所述的光电传感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单元之间连接有光电隔离电路OPTl ;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MCU的信号输出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之间还连接有三路光电隔离电路0PT2,光电隔离电路0PT1、三路光电隔离电路0PT2用于将中央处理单元MCU的输入输出进行电气隔离,使整个定位传送装置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所述的继电器驱动电路为三个三极管Ql、Q2、Q3,所述的三个三极管Ql、Q2、Q3的基极分别与三路光电隔离电路0PT2的三个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的三个三极管Ql、Q2、Q3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一继电器J1、第二继电器J2、第三继电器J3的线圈连接。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MCU的信号输出端还连接有三个继电器工作指示电路,三个指示电路分别由电阻Rl串联发光二极管LEDl、电阻R2串联发光二极管LED2、电阻R3串联发光二极管LED3构成。本定位传送装置安装于传送带与玻璃加工装置之间,用于将传送带上的待加工玻璃按指定要求进行定位,完成定位后将待加工玻璃传送入加工装置。当玻璃101被传送带送至传送辊1,由传动辊I负责运送玻璃101,当玻璃101运动至光电传感器9上方时,光电传感器9检测到玻璃101,发出玻璃到位信号给中央处理单元MCU。中央处理单元MCU接收到玻璃到位信号后通过继电器驱动电路控制第一继电器Jl动作,接通其常开触点,驱动挡块电磁阀F1、F2同时动作,则挡块气缸81、82同时顶出,将挡块21、22推至阻挡玻璃的位置,此时玻璃101被挡块21、22挡住。挡块气缸81、82动作后等待I秒,待玻璃被阻挡平稳后,中央处理单元MCU控制第二继电器J2动作,接通其常开触点,驱动推块电磁阀F3、F4、F5同时动作,则推块气缸31、32、33同时顶出,将玻璃101推至与定位块71、72、73压紧,定位块71、72、73在定位时起到限位作用。推块气缸31、32、33完成动作后等待I秒,待玻璃101完全压紧后,中央处理单元MCU控制第三继电器J3动作,接通其常开触点,驱动压块电磁阀F6、F7同时动作,则压块气缸51、52同时顶出,压块61、62将玻璃101压紧到传动辊I上,防止玻璃101在运动过程中失去定位精度。压块气缸51、52完成动作后等待0.5秒,待玻璃101完全压紧后,第一继电器Jl失电断开,挡块电磁阀F1、F2失电,则挡块气缸81、82同时收回,挡块21、22收回后,玻璃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玻璃定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光电传感器、继电器驱动电路、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用来传送玻璃的传送辊,传送辊的传送出端设置有挡块,挡块与挡块气缸连接,传送辊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定位块和推块,所述的推块与推块气缸连接,所述的光电传感器用来设置在传送辊下方,检测玻璃信号发送给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有挡块电磁阀,挡块电磁阀连接在挡块气缸的气路中,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有推块电磁阀,推块电磁阀连接在推块气缸的气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有王文华贾明明商静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