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舰靠泊监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92068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7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舰靠泊监视系统,包含第一影像捕获设备及控制装置,所述第一影像捕获设备包括设置于穿件上的第一外壳、设置于第一外壳中的第一驱动马达、受第一驱动马达驱动的第一回旋臂、第一转动轮、第一调整单元及设置与第一调整单元上的第一摄影镜头。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该第一影像捕获设备的控制器及电连接控制器的显示屏幕。利用控制器控制第一回旋臂在收纳位置及监视位置间移动,避免第一摄影镜头发生损坏,而靠操舵人员可借由显示屏掌握船舷靠泊的情形,不但使用便利,更能有效增进靠泊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监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船舰靠泊监视系统
技术介绍
在发展迅速的今天,海上交通的发展部逊于陆地交通,由于大量的出口进口从而海上交通也是十分的繁忙,每天都有大量的船只靠岸或离港。一般如货柜轮或邮轮这种较大型的船只,因为体积庞大操控不易且视觉死角多,因此,这种大型船只在进港或离港时,都会有引水人为操舵人员指引航道方向,以便于带领大型船只靠泊或是驶离。而如渔船或快艇这种小型的船只,因为体积小操控简便,且较无视觉死角,因此,在进港或离港时都是操舵人员自行操控船只靠泊或驶离。再如游艇或中小型军舰这种中小型的船只,虽然体积较货柜轮或邮轮小了许多,却又较小型船只大上许多,所以,在船只靠泊或驶离时,往往需要船上的指挥人员邻靠于船舷处观察船舷与岸边或其他船只的相对位置,以指挥操舵人员操控船只,避免因操舵人员的视觉死角或操作不当而损伤船只。但是,每个指挥人员的经验与细心程度也有所差异,因此,对于相同的情况,不同的指挥人员可能会有不同的指挥方式,而且对于操舵人员来说,要熟悉不同指挥人员的指挥方式也是一大负担;再者,指挥人员与操舵人员之间的距离,也有可能影响指挥人员指令的传达,造成操舵人员误判了指挥人员的指令,特别是天气不好时,不但容易使得指挥人员的指令无法正确的传达,更容易使邻靠在船舷的指挥人员因天候因素而发生落海意外。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使用便利且能增进船只靠泊安全性的船舰靠泊监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便利且能增进船只靠泊安全性的船舰靠泊监视系统。相应地,本技术的一种船舰靠泊监视系统,适用于一船舰上,该船舰包括一船体,及一设置于船体上的驾驶室,而船体具有一位于驾驶室后方的船尾,及位于船尾相反侧的第一船舷与第二船舷,所述船舰靠泊监视系统包含:第一影像捕获设备,包括一设置于船体上且邻近第一船舷的第一外壳、设置于第一外壳中的第一驱动马达、受第一驱动马达驱动的第一回旋臂、枢设于第一回旋臂上的第一转动轮、设置于第一回旋臂上的第一调整单元,及设置于第一调整单元上的第一摄影镜头,第一外壳具有一形成有一面向第一船舷的第一开口的第一壳体,及枢设于第一壳体上以封挡第一开口的第一外盖;以及一控制装置,包括一电连接第一驱动马达、第一调整单元,及第一摄影镜头的控制器、一电连接控制器的电源供应器,及一电连接控制器的显示屏,控制器与显示屏是设置于驾驶室中,而显示屏能显示第一摄影镜头所拍摄的影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能控制第一驱动马达驱动第一回旋臂在一收纳位置与一监视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一回旋臂位于收纳位置时,第一回旋臂、第一调整单元,及第一摄影镜头是位于第一壳体中,且第一外盖是封挡第一开口,而当第一回旋臂位于监视位置时,第一转动轮是顶撑第一外盖,使第一摄影镜头凸出第一开口并朝船尾方向拍摄第一船舷的影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回旋臂具有一被第一驱动马达所驱动的第一回旋部,及一连设于第一回旋部上且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一延伸臂部,第一调整单元是设置于第一回旋部上,而第一转动轮是枢设于第一延伸臂部相反于第一回旋部的一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调整单元包括一设置于第一回旋部上的中空状第一固定座、一活动地设置于第一固定座上的中空状第一调整座,及二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定座中以分别驱动第一调整座的第一调整机构,第一摄影镜头是设置于第一调整座上,所述第一调整机构能分别调整第一调整座在设定角度内相对第一固定座作上下与左右偏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一第一调整机构皆具有一设置于第一固定座中的第一电动马达、一被第一电动马达所驱动的第一齿轮,及一设置于第一调整座上且与第一齿轮相互卩馨合的第一齿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更包含一与第一影像捕获设备对应设置的第二影像捕获设备,第二影像捕获设备包括一设置于船体上且邻近第二船舷的第二外壳、一设置于第二外壳中的第二驱动马达、一受第二驱动马达驱动的第二回旋臂、一枢设于第二回旋臂上的第二转动轮、一设置于第二回旋臂上的第二调整单元,及一设置于第二调整单元上的第二摄影镜头,第二外壳具有一形成有一面向第二船舷的第二开口的第二壳体,及一枢设于第二壳体上以封挡第二开口的第二外盖,第二驱动马达、第二调整单元,及第二摄影镜头皆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能控制第二驱动马达驱动第二回旋臂在一收纳位置与一监视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二回旋臂位于收纳位置时,第二回旋臂、第二调整单元,及第二摄影镜头是位于第二壳体中,且第二外盖是封挡第二开口,而当第二回旋臂位于监视位置时,第二转动轮是顶撑第二外盖,使第二摄影镜头凸出第二开口并朝船尾方向拍摄该第二船舷的影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回旋臂具有一被该第二驱动马达所驱动的第二回旋部,及一连设于该第二回旋部上且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二延伸臂部,该第二调整单元是设置于该第二回旋部上,而该第二转动轮是枢设于该第二延伸臂部相反于该第二回旋部之一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调整单元包括一设置于该第二回旋部上的中空状第二固定座、一活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固定座上的中空状第二调整座,及二分别设置于该第二固定座中以分别驱动该第二调整座的第二调整机构,其中,该第二摄影镜头是设置于该第二调整座上,所述第二调整机构能分别调整该第二调整座于设定角度内相对该第二固定座作上下与左右偏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一第二调整机构皆具有一设置于该第二固定座中的第二电动马达、一被该第二电动马达所驱动的第二齿轮,及一设置于该第二调整座上且与该第二齿轮相互嚿合的第二齿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外壳是聚乙烯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技术的控制器使第一回旋臂平时是位于收纳位置,而将第一摄影镜头容置在第一外壳中,避免第一摄影镜头受海浪或异物撞击而发生损坏,当要进行靠泊时,再利用控制器控制第一回旋臂移动至监视位置,使操舵人员可借由显示屏掌握船舷靠泊的情形,不但使用便利,更能有效增进靠泊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船舰靠泊监视系统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中第一、二回旋臂位于收纳位置的俯视剖视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中第一、二回旋臂位于一监视位置的局部剖视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第一、二调整单元的正视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中控制器与各组件间的链接关系系统方块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船舰靠泊监视系统2的较佳实施例,其适用于一船舰200上,该船舰200包括一船体201,及一设置于船体201上的驾驶室202,而船体201具有一位于驾驶室202后方的船尾203,及位于与船尾203相反侧的第一船舷204与第二船舷205。所述船舰靠泊监视系统2包含第一影像捕获设备3、与该第一影像捕获设备3对应设置的第二影像捕获设备4,及控制该第一、二影像捕获设备3、4的控制装置5。当然,实际应用中该船舰靠泊监视系统2也可以仅具有第一影像捕获设备3或第二影像捕获设备4,依然可以达成相同的功效,不应为本实施例的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舰靠泊监视系统,适用于一船舰上,该船舰包括一船体,及一设置于船体上的驾驶室,而船体具有一位于驾驶室后方的船尾,及位于船尾相反侧的第一船舷与第二船舷,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舰靠泊监视系统包含:第一影像捕获设备,包括一设置于船体上且邻近第一船舷的第一外壳、设置于第一外壳中的第一驱动马达、受第一驱动马达驱动的第一回旋臂、枢设于第一回旋臂上的第一转动轮、设置于第一回旋臂上的第一调整单元,及设置于第一调整单元上的第一摄影镜头,第一外壳具有一形成有一面向第一船舷的第一开口的第一壳体,及枢设于第一壳体上以封挡第一开口的第一外盖;以及一控制装置,包括一电连接第一驱动马达、第一调整单元,及第一摄影镜头的控制器、一电连接控制器的电源供应器,及一电连接控制器的显示屏,控制器与显示屏是设置于驾驶室中,而显示屏能显示第一摄影镜头所拍摄的影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涛船务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