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数控钻床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大型薄管板上的管孔加工的自定位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模块式凝汽器端管板的外型尺寸不断增大,管孔数量也越来越多(单张管板孔数超过2万),管孔的加工精度和粗糙度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低速钻孔、扩孔及铰孔加工的管孔粗糙度满足技术要求,管孔的位置精度及相邻管孔之间的桥距仍有较大的误差;而在数控多头钻床上进行高速加工时,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高、刚性好、钻头转速高,管孔的加工质量得到保证,但是由于管板自身刚性很差且管板中间孔位置的不确定性,无法采用准确固定的刚性装夹,造成管板高速钻孔时振动严重,变形较大,管孔的圆度及直线度较差,影响孔的加工质量和效率,造成刀具严重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薄管板上高速钻孔时,增强其刚性、可调装夹位置的支撑和压紧的工装。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管板高速数控钻孔夹具,包括支座,该支座呈凸台状、顶部放置管板,在管板的管孔处钻定位孔、对应的支座顶部设置有配套的螺栓孔,定位孔和螺栓孔内配合安装压紧螺栓、将管板与支座顶部紧固连接;所述支座的底部与数控钻床平台通过禁固装置连接。所述管板与支座顶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管板高速数控钻孔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该支座呈凸台状、顶部放置管板,在管板的管孔处钻定位孔、对应的支座顶部设置有配套的螺栓孔,定位孔和螺栓孔内配合安装压紧螺栓、将管板与支座顶部紧固连接;所述支座的底部与数控钻床平台通过禁固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定,张从平,陈达平,马勇,王尧,张仟刚,熊建坤,戚德高,徐健,伍敏,沈政,陶德,魏蓉,刘燕,赵元培,张峻铭,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