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8427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5 01:03
内部端子具有芯线的端部与其连接的压线筒部分和与配合端子电连接的电连接部分。内部端子容纳于绝缘体内壳中。内壳被设置于端子体部分中。外部端子具有屏蔽件与其相连的屏蔽件连接部分和内部端子的电连接部分位于其中的筒状部分,圆柱形部分与配合连接器配合。阻抗调节部分设置在内部端子的电连接部分与压线筒部分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屏蔽电缆的阻抗能够容易地进行调节的屏蔽连接器,所述屏蔽电缆与该屏蔽连接器相连接。
技术介绍
屏蔽电缆用于将高频信号发送到诸如车载电视、电台和导航系统的电设备的控制板。这种屏蔽电缆是由以下部分制成:通过将多条丝绞合在一起形成的芯线;通过内覆层覆盖芯线的外周的编织线形成的屏蔽件,该内覆层由绝缘体制成;以及覆盖屏蔽件的外周的外覆层,该外覆层由绝缘体指成。屏蔽连接器用于与上述电缆互相连接。屏蔽连接器由连接到屏蔽电缆的芯线的内部端子、连接到屏蔽电缆的屏蔽件的外部端子、以及其中容纳内部端子的内壳制成。内壳由绝缘树脂制成,并且在内部端子容纳于内壳中的状态下,包括在外部端子中。配合连接器侧的内部端子的末端侧插入包括在外部端子中的内壳中,从而使内壳中的内部端子与配合连接器的内部端子产生接触,并且实现电连接。外部端子具有在覆盖状态下在其中容纳内壳的筒状部分以及如此夹紧以从外周侧覆盖屏蔽电缆的屏蔽件从而固定屏蔽件的屏蔽件连接部分。此外,在外部端子中,用于夹紧并且固定内壳的端子体部分形成于筒状部分与屏蔽件连接部分之间。在上述外部端子中,筒状部分覆盖内壳的外周,并且屏蔽件连接部分覆盖屏蔽电缆的屏蔽件的外周,从而能够在筒状部分与屏蔽件连接部分之间夹紧并且固定端子体部分。第2011-34773号日本未审专利公开(专利文献I)和第2011-65882号日本未审专利公开(专利文献2)公开了现有的屏蔽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在现有的屏蔽连接器中,外部端子的筒状部分覆盖内壳,并且屏蔽件连接部分覆盖屏蔽电缆的屏蔽件,而位于筒状部分与屏蔽件连接部分之间的端子体部分未充分覆盖内壳。因此,在本质上,使未充分覆盖的开口部分接续筒状部分与屏蔽件连接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在开口部分中,阻抗被局部增强,从而使阻抗不规则,从而导致屏蔽电缆传输的信号的高频性能恶化。为了防止高频信号恶化,需要利用外覆层等覆盖连接部分。因为该原因,应当附加作为屏蔽连接器的部分。这样产生的问题是增加了部件是数量并且不便于组装屏蔽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额外部件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屏蔽电缆调节阻抗可以改善高频性能的屏蔽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待连接到其芯线通过绝缘体被屏蔽件覆盖的屏蔽电缆的端部的屏蔽连接器,该屏蔽连接器包括:内部端子,该内部端子包括待与芯线的端部连接的压线筒部分和待与配合端子电连接的电连接部分;绝缘体内壳,用于在其中容纳内部端子;外部端子,该外部端子包括:端子体部分,在内部端子容纳于内壳中的情况下内壳设置于其中;屏蔽件连接部分,屏蔽件与其相连;以及筒状部分,内部端子的电连接部分位于其中,筒状部分与配合连接器配合;以及阻抗调节部分设置在内部端子的电连接部分与压线筒部分之间。内壳可以形成用于容纳内部端子的容纳槽部分,并且容纳槽部分可以形成配合槽部分,因此,通过使阻抗调节部分与配合槽部分配合能够将内部端子定位到内壳中。阻抗调节部分可以形成接续电连接部分和压线筒部分的底板部分和从底板部分的各个侧面部分升高的侧板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内部端子中,阻抗调节部分设置在与配合端子电连接的电连接部分与芯线的端部连接的压线筒部分之间,使得能够在内部端子侧调节整个屏蔽连接器的阻抗。这样调节抑制了阻抗的不规则,从而能够改善屏蔽电缆传输的信号的高频性能。利用上述结构,内部端子抑制阻抗的不规则,这免除了用于抑制阻抗不规则的其他额外部件以及部件数量的增加,从而便于组装屏蔽连接器。此外,当内部端子容纳于内壳中时,内部端子的阻抗调节部分与内壳的配合槽部分配合。这样能够容易地将内部端子定位到内壳,并且将内部端子可靠固定到内壳。此外,在阻抗调节部分形成底板部分和侧板部分产生了允许阻抗调节部分可靠覆盖屏蔽电缆的芯线的结构,因此,能够容易地抑制阻抗的不规则。此外,阻抗调节部分的底板部分与电连接部分和压线筒部分连续,从而能够在内部端子处容易地形成阻抗调节部分。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的组装状态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中的内部端子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中的内壳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屏蔽连接器的外部端子与配合连接器侧的外部端子连接的状态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图4所示状态的内部的剖视图。图6是用于解释屏蔽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的连接的剖视图。图7是用于解释屏蔽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的连接的剖视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内壳设置在屏蔽连接器中的外部端子中的状态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屏蔽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连接的状态的透视图。图10 Ca)是示出屏蔽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连接的状态的剖视图,而图10 (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对应于图10 Ca)的阻抗特性的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屏蔽电缆2连接到屏蔽连接器I。如图1和10所示,屏蔽电缆2具有如下形成的同轴结构:芯线21,通过将多条导电丝绞合在一起形成;内覆层22,由绝缘树脂制成,并且这样设置,以覆盖芯线21的外周;屏蔽件23,由导电编织丝制成,并且这样设置,以覆盖内覆层22的外周;以及外覆层24,由绝缘树脂制成,并且这样设置,以覆盖屏蔽件23的外周。它们中,芯线21传输高频信号,而屏蔽件23屏蔽电磁波。利用剥落外覆层24露出的屏蔽件23和剥落内覆层22露出的芯线21,上述屏蔽电缆2用于与屏蔽连接器I连接。如图1和10所示,屏蔽件I由内部端子3、内壳4以及外部端子5形成。每个内部端子3和外部端子5的整体由导电金属形成,并且内壳4由绝缘树脂形成。屏蔽电缆2的芯线21与内部端子3连接,而屏蔽电缆2的屏蔽件23与外部端子5连接。图2示出内部端子3,其中与配合连接器11的内部端子13连接的电连接部分31设置在轴向方向的末端侧,而与屏蔽电缆2的芯线21连接的压线筒部分32设置在轴向方向的基端侧。锥形柱体式的电连接部分31在轴向方向延伸。通过进入并且接触配合连接器11的内部端子13,电连接部分31与配合连接器11的内部端子13导通(参见图10)。因此,根据实施例的屏蔽连接器I是阳连接器,而配合连接器11是阴连接器。压线筒部分32包括:底板33和一对从底板33的各侧升高的矩形板式夹压片34。压线筒部分32被形成为具有敞开上部的基本上U形。剥落内覆层22露出的(屏蔽电缆2的)芯线21具有其与接触电连接部分31连接的端子,并且被插入电连接部分31中。此外,端子后面的端子部分接触压线筒部分32的底板33。然后,利用接触底板33的端子部分,夹压片34被弯曲并且弯向芯线21,从而将芯线21固定到内部端子3。上面概述了在与内部端子3的电连接状态下,屏蔽电缆2的芯线21固定到内部端子3。内部端子3具有阻抗调节部分35。阻抗调节部分35设置在电连接部分31与压线筒部分32之间。在电连接部分31与压线筒部分32的底板33之间,阻抗调节部分35具有与电连接部分31和底板33接续的底板部分36。此外,阻抗调节部分35被形成为具有以基本上直立方式从底板部分36的各侧升高的基本上U形的一对矩形板式侧板部分37。在这种情况下,一对侧板部分37被形成为:以比压线筒部分32的一对夹压片34更向外凸出的方式被定位。S卩,底板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屏蔽连接器,该屏蔽连接器待连接到具有芯线的屏蔽电缆的端部,该芯线经由绝缘体被屏蔽件覆盖,所述屏蔽连接器包括:内部端子,该内部端子包括与所述芯线的端部相连接的压线筒部分以及要与配合端子电连接的电连接部分;绝缘内壳,在该绝缘内壳中容纳所述内部端子;外部端子,该外部端子包括:端子体部分,在所述内部端子容纳于所述内壳中的情况下,所述内壳设置于该端子体内;屏蔽件连接部分,所述屏蔽件与该屏蔽件连接部分相连接;以及筒状部分,所述内部端子的所述电连接部分位于该筒状部分中,所述筒状部分与配合连接器配合;以及阻抗调节部分,该阻抗调节部分设置在所述内部端子的所述电连接部分与所述压线筒部分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田秀典宫胁孝治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