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的弹性支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954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3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的一种弹性支柱(1),该弹性支柱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2)和一个减振器(3),所述减振器则拥有减振器活塞和至少部分地接纳着所述减振器活塞的减振器缸,其中所述弹簧元件(2)一方面在第一耦合处(8)与一根和所述减振器活塞相连接的活塞杆(4)相耦合并且另一方面在第二耦合处与所述减振器缸相耦合。在此规定,所述第一耦合处(8)处于弹簧座圈(6)上,所述弹簧座圈能够借助于调节机构(9)关于所述减振器活塞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的一种弹性支柱,该弹性支柱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和一个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则拥有减振器活塞和至少部分地接纳着所述减振器活塞的减振器缸,其中所述弹簧元件一方面在第一耦合处与一根和所述减振器活塞相连接的活塞杆相耦合并且另一方面在第二耦合处与所述减振器缸相耦合。
技术介绍
开头提到的类型的弹性支柱从现有技术中为人所知。它分配给机动车并且借助于弹簧元件用于使机动车的车身或者说机动车车体相对于机动车的底盘并且由此相对于底面得到足够的减振,其中所述机动车在所述底面上前行。同时,所述减振器减缓所述弹簧元件的运动,从而对所述第一耦合处与所述第二耦合处之间的振动进行减振。所述减振器就此而言是碰撞减振器或者说振动减振器。通常为机动车的每个车轮分配了一根这样的弹性支柱,其中通过该弹性支柱在所述机动车的车轮与车身或者说机动车车体之间进行力的传递。所述减振器包括减振器活塞和减振器缸。所述减振器活塞布置在所述减振器缸的减振器室中,所述减振器室比如装有流体。在所述减振器活塞在所述减振器缸中运动时,现在所述流体必须通过流体导引空隙从所述减振器活塞的一侧流到其另一侧,由此-通过流动阻力所引起-使所述减振器活塞减慢并且获得所期望的减振作用。所述耦合杆与所述减振器活塞进行了刚性的连接。所述弹簧元件在所述第一耦合处作用在这根活塞杆上,其中所述第一耦合处处于所述活塞杆的背向减振器缸的一侧。在其另一侧上,所述弹簧元件在所述第二耦合处与所述减振器缸相连接或者说与其相耦合。通常这样的弹性支柱是被动的元件。但是也知道主动的弹性支柱。后者能够调节所述减振器的减振程度和/或底盘的高度,也就是说能够调节尤其所述弹性支柱的长度。所述减振程度的调节通常通过所述流体导引空隙的流动阻力的变化来进行,所述液压流体在所述减振器活塞移动时从所述流体导引空隙中流过,为此比如使用至少一个阀。水平调整也就是底盘的高度的调节可以通过所述弹簧元件的弹簧特性的调整来设置。为此目的,所述弹簧元件经常构造为气动弹簧。为了运行所述弹簧元件并且由此运行所述弹性支柱,需要处于较高的压力之下的气体,其中通常使用氮气。处于较高的压力之下的气体在此由高压源来提供并且比如通过至少一个阀来输送给所述弹簧元件或者说所述气动弹簧。在所述高压源失灵时,所述弹簧元件的弹力取消,从而所述弹性支柱通过所述机动车或者说机动车车体的重量而收缩到其最小的长度。相应地,机动车不能或者只能在很大的限制下继续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相对于此,具有在权利要求1中所提到的特征的弹性支柱则拥有这样的优点,即底盘的高度的调节借助于一种更为简单的结构来实现,该结构非常可靠地工作。尤其在弹性支柱有故障时通常也毫无问题地继续运行所述机动车。这一点按本专利技术得到实现,方法是所述第一耦合处处于弹簧座圈上,所述弹簧座圈能够借助于调节机构关于所述减振器活塞进行移动。所述调节机构因而尤其设置用于调节所述减振器活塞与所述第一耦合处之间的间距。为此目的,所述弹簧座圈借助于所述调节机构关于所述减振器活塞或者说活塞杆来移动。所述弹簧元件以其背向减振器活塞的端部抵靠在所述弹簧座圈上。所述弹簧座圈及弹簧元件由此在所述第一耦合处碰到彼此或者说一起构成这个第一耦合处。所述弹簧座圈支承在所述减振器活塞上并且固定在该减振器活塞上。但是,所述支承结构允许借助于所述调节机构关于所述减振器活塞来移动所述弹簧座圈。所述弹簧座圈的移动在此优选沿着所述减振器活塞的纵轴线来设置。通常所述活塞杆现在分配给机动车车体并且所述减振器缸分配给所述机动车的底盘或者说以关于相应的元件不能移动的方式得到固定。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规定,所述弹簧座圈沿圆周方向-关于所述减振器活塞的纵轴线-得到固定并且具有内螺纹,该内螺纹啮合到所述调节机构的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得到支承的调节元件的外螺纹中,其中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形成一个尤其自锁的耦合传动机构。因而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规定,通过所述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得到支承的调节元件的旋转运动来线性地移动所述弹簧座圈。就此而言,比如能够实现一种电气的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具有与所述调节元件进行了作用连接的执行机构尤其电动机,借助于所述执行机构可以根据愿望来引起所述调节元件的旋转运动。所述调节元件以仅仅能够旋转的方式得到支承,因而沿所述减振器活塞的轴向的方向关于该减振器活塞得到了固定。而所述弹簧座圈则沿圆周方向得到固定,因而只能沿轴向的方向移动。所述调节元件通过所述耦合传动机构与所述弹簧座圈进行了作用连接,其中所述调节元件的第一螺纹尤其外螺纹与所述弹簧座圈的第二螺纹尤其内螺纹处于啮合之中。特别优选所述耦合传动机构是自锁的,因而虽然所述调节元件的旋转运动引起所述弹簧座圈的沿轴向的方向的移动,但是相反沿轴向的方向作用于所述弹簧座圈的力没有引起所述调节元件的旋转运动。由此,如果所述调节机构有故障,那么用这里所介绍的弹性支柱也可以保证机动车的行驶运行,因为所述机动车或者说机动车车体的重力不会引起所述弹性支柱的压缩,因为所述弹簧元件的弹力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取消。仅仅对这个弹性支柱来说再也不能将所述弹力调节到所期望的弹力。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规定,在所述弹簧座圈与配对元件之间设置了流体室,通过流体管路能够向该流体室输送流体并且能够从中取出流体。因而,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设置了所述调节机构的液压的或者气动的操纵。所述流体室为此目的而存在,在此在需要时能够向所述流体室输送或者说能够从中取出流体也就是比如液压油(液压系统)或者空气(气动系统)。所述配对元件比如位置固定地固定在所述活塞杆上,也就是说相对于所述活塞杆不可运动。所述弹簧座圈如前面已经解释的一样能够关于所述减振器活塞沿轴向的方向移动。所述配对元件在此安置在所述弹簧座圈的背向减振器缸的一侧上。由此通过将流体输送到所述流体室中这种方式,引起所述弹簧座圈的朝所述减振器活塞的移动并且在取出流体时引起离开所述减振器活塞的移动。通过这种方式,通过在所述流体室中存在的流体量的相应的选择,能够调节所述机动车的高度或者说所述第一耦合处的关于减振器活塞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规定,所述流体管路在其朝向流体室的一侧上连接到调节机构的调节室上,在所述调节室中布置了能够移动的调节活塞。在此能够通过所述流体管路将流体输送给所述流体室并且能够从中取出流体。为了实施流体的输入和取出,所述流体管路以其另一侧连接到所述调节机构的调节室上。在所述调节室中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着所述调节活塞。在所述调节活塞移动时,相应地将流体通过所述流体管路来排挤到所述流体室中或者流体可以沿相反的方向又流入到所述调节室中。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规定,在所述流体管路中存在着横截面收缩元件或者横截面调节元件。所述横截面收缩元件引起所述流体管路的横截面的收缩。该横截面收缩元件因而具有比所述流体管路的流动横截面小的流动横截面。所述横截面收缩元件因而作为用于所述流体的节流阀起作用。所述横截面收缩元件不能调节,因而其流动横截面保持恒定。而所述横截面调节元件则允许在特定的范围之内调节其流动横截面。在所述横截面调节元件上,就此而言可以调节至少两个不同的流动横截面。比如,所述流动横截面之一相当于所述流体管路的流动横截面,因而所述流体管路完全得到释放,也就是说所述横截面调节元件对所述流体没有节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机动车的弹性支柱(1),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2)和一个减振器(3),所述减振器则拥有减振器活塞和至少部分地接纳着所述减振器活塞的减振器缸,其中所述弹簧元件(2)一方面在第一耦合处(8)与一根和所述减振器活塞相连接的活塞杆(4)相耦合并且另一方面在第二耦合处与所述减振器缸相耦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处(8)处于弹簧座圈(6)上,所述弹簧座圈能够借助于调节机构(9)关于所述减振器活塞进行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迪里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