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提高无心磨床砂轮主轴旋转精度的主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7237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能提高无心磨床砂轮主轴旋转精度的主轴结构。主轴的旋转精度和刚性较高。其包括主轴,主轴安装于磨架,主轴的两端分别套装连接有砂轮及带轮,其特征在于主轴两端与磨架的结合处,主轴上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靠近砂轮一端的为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另一端为两个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或面对面设置。(*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心磨床的重要部分,具体为能提高无心磨床砂轮主轴旋转精度的主轴结构
技术介绍
无心磨床的砂轮主轴结构见图1,其包括主轴4,主轴4分别通过轴瓦2、5安装于磨架6,主轴4的两端分别套装连接有砂轮1及带轮7,主轴中间部位的轴肩通过轴向止推机构3与磨架6连接,磨床工作时带轮7带动主轴4,主轴4带动砂轮1转动。根据轴瓦的工作原理,主轴4与轴瓦2、5之间必须预留有间隙以使主轴4旋转时主轴4与轴瓦2、5之间形成油楔,由于砂轮1及带轮7以及主轴4的自身重量,磨床在停机状态下主轴4就会与轴瓦2、5的位于主轴下边的部分接触,机床启动的瞬间,主轴4就会与之产生滑动摩擦,机床频繁开停后,主轴4和轴瓦2、5就会有较大的磨损,这样主轴4与轴瓦2、5之间的间隙就会增大,主轴4的旋转精度和刚性降低,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无心磨床的砂轮主轴结构,主轴与轴瓦之间具有间隙而且随着两者的频繁摩擦之间的间隙会增大,主轴的旋转精度和刚性易降低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了另外一种能提高无心磨床砂轮主轴旋转精度的主轴结构,主轴的旋转精度和刚性较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主轴,主轴安装于磨架,主轴的两端分别套装连接有砂轮及带轮,其特征在于主轴两端与磨架的结合处,主轴上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两端套装的滚动轴承,靠近砂轮一端的为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另一端为两个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或面对面设置;所述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外部套装有轴承座,该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右侧,主轴的外部套有调整圈,调整圈的外部,磨架内壁安装有外挡圈,调整圈及外挡圈的端面分别接触所述轴承的内圈及外圈,调整圈的右侧端面与主轴的止推面接触,调整圈的右侧主轴用螺纹连接有拆卸螺帽,所述的外挡圈通过轴承座连接磨架;该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左侧,主轴上套有锁紧螺母,锁紧螺母与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外挡圈,锁紧螺母与外挡圈的端面分别接触轴承的内圈及外圈,锁紧螺母与主轴用螺纹连接,锁紧螺母的左侧,轴承座上安装有法兰盖,所述法兰盖压装所述外挡圈,所述的法兰盖与主轴的结合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两个角接触球轴承与磨架之间,轴承上套装有轴承座,两轴承之间,主轴的外部及轴承座的内侧分别安装有挡圈,两挡圈的端面与两侧轴承的内圈及外圈接触,左边轴承的内圈的左端面与主轴的止推面接触,其外圈的左端面接触套装在主轴的挡片,该挡片通过轴承座与磨架连接;右边轴承的右侧,主轴的外部以及轴承座的内壁分别安装有锁紧螺母、调整圈,调整圈的端面与所述右侧轴承的外圈端面接触,所述调整圈的端面压装有法兰盖,法兰盖与轴承座用螺钉连接,锁紧螺母的端面伸入法兰盖与主轴围成的腔体并与所述右侧轴承的内圈右端面接触,锁紧螺母与主轴用螺纹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之后,调整两个角接触球轴承内外挡圈的厚度以及加力于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使内圈径向变形,使轴承滚动体与滚道间间隙减小,从而使主轴的旋转精度和刚性得到提高。靠近砂轮一端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其定轴心的精度高,另一端为两个呈背对背或面对面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可以承受轴向力,三者的搭配进一步保证了主轴的旋转精度和刚性,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轴瓦与主轴之间必须预留间隙而且该间隙不断的增大,主轴的旋转精度及刚性降低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无心磨床的主轴结构的主视图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2本技术包括主轴12,主轴12安装于磨架1,主轴12的两端分别套装连接有砂轮2及带轮18,主轴12两端与磨架1的结合处,靠近砂轮2一端的主轴上套装双列圆柱滚子轴承7,另一端为两个呈背对背或面对面安装的角接触球轴承23、15,图2中为背对背安装。双列圆柱滚子轴承7外部套装有轴承座8,轴承7的右侧,主轴12的外部调整圈9,调整圈9与磨架1之间安装有外挡圈10,调整圈9、外挡圈10的端面分别接触轴承7的外圈及内圈,调整圈9的右侧端面与主轴12的止推面接触,调整圈9的右侧,主轴12套装有拆卸螺母11,外挡圈10通过轴承座8连接磨架1;双列圆柱滚子轴承7的左侧,主轴12上套有锁紧螺母5,锁紧螺母5与轴承座8之间设置有外挡圈3,锁紧螺母与外挡圈3的端面分别接触轴承7的内圈及外圈的端面,锁紧螺母5的左侧,轴承座8上安装有法兰盖4,法兰盖4压装外挡圈3,其与主轴12的结合处设置有骨架式密封。两个角接触球轴承23、15与磨架1之间,轴承23、15的外部套装有轴承座14,轴承23、15之间,主轴12的外部及轴承座14的内侧分别安装有内挡圈20、外挡圈22,挡圈20、22的端面分别与轴承23、15的内圈及外圈接触,轴承23的内圈的左端面与主轴12的止推面接触,其外圈的左端面接触套装在主轴12的挡片13,挡片13通过螺钉与轴承座14连接;轴承15的右侧,主轴12的外部以及轴承座14的内壁分别安装有锁紧螺母17及调整圈21,调整圈21的端面与轴承15的外圈端面接触,调整圈21的端面压装有法兰盖16,法兰盖16与轴承座14用螺钉连接,锁紧螺母17的端面伸入法兰盖16与主轴12围成的腔体并与轴承15的内圈端面接触,锁紧螺母17与主轴12用螺纹连接。本技术装配时先将拆卸螺母11套于主轴12,将轴承座8、外挡圈10、调整圈9以及轴承座14、挡片13分别安装于磨架1的两端,将主轴12塞入磨架1的腔体内。轴承23、15装配前先将给予一定的轴向载荷,在该载荷下测量轴承的内外圈的宽度差以确定内挡圈20、外挡圈22的厚度,使轴承装配后滚动体与滚道间间隙减小。双列圆柱滚子轴承7和内挡圈20、外挡圈22、两个角接触球轴承23、15分别安装于轴承座8和轴承座14,内挡圈20、外挡圈22位于轴承23、15之间,从主轴12的左端加力于轴承7的内圈,内圈沿主轴12锥形轴颈轴向位移,使内圈径向变形,造成滚动体与滚道间间隙减小,从而提高主轴的旋转精度,外挡圈10以及调整圈9的端面分别与轴承7外圈、内圈的右端面接触,然后在轴承7的左侧依次装入锁紧螺母5、外挡圈3,法兰盖4顶住外挡圈3并与轴承座8用螺钉连接。轴承23的内圈左端面与主轴12的止推面接触,挡片13接触轴承23的外圈左端面,将调整圈21套于主轴12,然后将法兰盖16压装于调整圈21,锁紧螺母18与主轴12用螺纹连接,保证内挡圈20、外挡圈22与轴承23、15的内外圈接触以及锁紧螺母17、调整圈21的端面与轴承15内外圈的右端面接触,法兰盖16与轴承座14用螺钉连接,最后将砂轮2通过夹盘、螺母以及带轮18通过螺母安装于主轴12。权利要求1.能提高无心磨床砂轮主轴旋转精度的主轴结构,其包括主轴,主轴安装于磨架,主轴的两端分别套装连接有砂轮及带轮,其特征在于主轴两端与磨架的结合处,主轴上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提高无心磨床砂轮主轴旋转精度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两端套装的滚动轴承,靠近砂轮一端的为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另一端为两个角接触球轴承,背对背或面对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提高无心磨床砂轮主轴旋转精度的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外部套装有轴承座,该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右侧,主轴的外部套有调整圈,调整圈的外部,磨架内壁安装有外挡圈,调整圈及外挡圈的端面分别接触所述轴承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能提高无心磨床砂轮主轴旋转精度的主轴结构,其包括主轴,主轴安装于磨架,主轴的两端分别套装连接有砂轮及带轮,其特征在于主轴两端与磨架的结合处,主轴上分别安装有滚动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清全惠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开源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