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核反应堆堆芯水池水质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净化堆芯水池表面的撇渣装置。
技术介绍
堆芯水池表面撇渣装置主要是在堆芯换料期间对堆芯水池的水质进行净化,提高堆芯水池的清洁度和透明度,是堆芯卸料和装料操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条件之一。核电站换料大修期间,在堆芯卸料/装料前要在堆芯水池上方安装漂浮撇渣器,原设备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采用橡胶套实现上下本体的相对错动,以保证整体在水面上的稳定性,体积和重量较大,需要使用核岛的环吊进行安装,每次大修需要占用环吊大约3小时时间。因该设备要在水池上方安装,有异物及人员落入水池、人员沾污的风险。另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添加配重块,调整撇渣装置的入水深度。因此,为减少大修关键路径的时间,亟需设计并制造一种堆芯水池的净化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净化堆芯水池表面的撇渣装置,从而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异物及人员落入水池、人员沾污的风险,同时,省去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配重块的添加,减少操作难度,提高操作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净化堆芯水池表面的撇渣装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净化堆芯水池表面的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撇渣装置整体外形呈三角形,采用内、外浮筒结构,内外浮筒之间通过机械支撑杆实现相对的位置错动;具体包括以下装置:三个外浮筒和三个内浮筒以及相应的支撑结构;撇渣装置在外浮筒和内浮筒提供的浮力作用下,浮于水池表面,上筒体沉入水下,抽吸泵通过抽吸弯管将水抽出过滤后排入水池;上筒体是安装在撇渣装置中心位置的中心贯通的圆筒结构,在上筒体底部设置凹槽,下筒体是设置在上筒体下部的中心贯通的圆筒结构,通过凹槽与上筒体配合连接;内浮筒支撑臂是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的L形结构,上筒体与内浮筒支撑臂的水平部分固定连接,内浮筒安装在内浮筒支撑臂竖直部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净化堆芯水池表面的撇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撇渣装置整体外形呈三角形,采用内、外浮筒结构,内外浮筒之间通过机械支撑杆实现相对的位置错动;具体包括以下装置: 三个外浮筒和三个内浮筒以及相应的支撑结构;撇渣装置在外浮筒和内浮筒提供的浮力作用下,浮于水池表面,上筒体沉入水下,抽吸泵通过抽吸弯管将水抽出过滤后排入水池; 上筒体是安装在撇渣装置中心位置的中心贯通的圆筒结构,在上筒体底部设置凹槽,下筒体是设置在上筒体下部的中心贯通的圆筒结构,通过凹槽与上筒体配合连接; 内浮筒支撑臂是包括水平部分和竖直部分的L形结构,上筒体与内浮筒支撑臂的水平部分固定连接,内浮筒安装在内浮筒支撑臂竖直部分的螺纹杆上,通过螺纹杆顶端的蝶形螺母固定;下筒体与下法兰焊接连接,下法兰上安装止回阀,止回阀上部安装上法兰,通过螺栓和盖形螺母锁紧固定;下接管上部开有4个腰圆孔,其中两个腰圆孔通过紧固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卉桦,朱立辉,刘彦君,李彦宾,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国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