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家庄学院专利>正文

自复位倒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6790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30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复位倒立机,包括底座、支架和托板,托板一端设有脚部固定装置,托板中部与支架通过转轴连接固定,在转轴两端设有转轮,转轮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减速器和弹性储能装置,在所述转轴与支架之间设置有棘轮机构和离合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手动控制托板的翻转速度,达到倒立状态时,可以自锁,倒立结束时,托板可以自动翻转复位,使人体直立,且可以控制翻转复位的速度,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自动回转复位的倒立机。
技术介绍
倒立可以使脑部暂时充血,促进血液循环,经常练习倒立,可以减少脑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现有倒立机的基本结构是,带有旋转轴的支持体与固定架铰轴连接,人躺在支持板上,脚由固定器固定,使用者利用调整身体的中心的方式使支持板旋转,从而达到倒立的目的。这种操控方法,需要一定的技巧,有些初试者很难掌握,如果控制不当,会造成旋转速度过快,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复位倒立机,能够手动控制翻转速度,并且在倒立完成后可以自动翻转复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复位倒立机,包括底座、支架和托板,托板一端设有脚部固定装置,托板中部与支架通过转轴连接固 定,在转轴两端设有转轮,转轮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减速器和弹性储能>J-U ρ α装直。作为优选,在所述转轴与支架之间设置有棘轮机构和离合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可以手动控制托板的翻转速度,达到倒立状态时,可以自锁,倒立结束时,托板可以自动翻转复位,使人体直立,且可以控制翻转复位的速度,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架;3、托板;4、转轮;5、减速器;6、弹性储能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自复位倒立机,包括底座1、支架2和托板3,托板3 —端设有脚部固定装置,托板3中部与支架2通过转轴连接固定,在转轴两端设有转轮4,转轮4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减速器5和弹性储能装置6。作为优选,在所述转轴与支架2之间设置有棘轮机构和离合装置。其使用方法如下,使用者背靠托板并将脚部固定,双手转动转轮4,通过减速器驱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托板3缓慢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棘轮机构可以保证转轴保持单方向转动,也就是说,双手与转轮脱开,不在施力于转轮时,托板也不会发生反转,保证安全性,同时在转动过程中,弹性储能装置6将储存弹性势能。托板翻转到指定位置后,人体呈倒立状态,在棘轮机构的作用下,可以使此状态保持不动,使用者想结束倒立,可以启动离合装置,解除棘轮机构,此时在弹性储能装置6的作用下,托板自动翻转复位,为了保证安全,使用者可以通过转轮控制翻转复位的速度。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并非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做出的变形应视为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复位倒立机,包括底座、支架和托板,托板一端设有脚部固定装置,托板中部与支架通过转轴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在转轴两端设有转轮,转轮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减速器和弹性储能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复位倒立机,包括底座、支架和托板,托板一端设有脚部固定装置,托板中部与支架通过转轴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在转轴两端设有转轮,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乐李世光王东生左健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