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磨床自动换向进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6601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面磨床自动换向进给器,包括电机(1)和箱体(2),两个电磁线圈(3)、两个磁轭(4)、两个大伞齿轮(5)及衔铁(6)均同轴安装在箱体(2)内,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小伞齿轮(7),小伞齿轮(7)同时与两个大伞齿轮(5)相啮合,两个大伞齿轮(5)分别与两个磁轭(4)同轴固定在一起,两个电磁线圈(3)分别位于两个磁轭(4)的外侧,衔铁(6)位于两个磁轭(4)中间,且衔铁(6)通过花键套装在主轴(7)上可左右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控制电机转向不变的情况下,由双向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伞齿轮中的磁轭吸合控制输出轴的方向,解决了电机高速频繁换向带来的寿命短、发热等各种问题。适用于平面磨床和其他需要频繁往复运动的设备和机构使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平面磨床自动换向进给器
技术介绍
目前,机床市场中的平面磨床工作台的纵向进给和横向运动主要是液压系统控制,或者是手动控制。液压系统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故障率高,维修困难,因而设备价格较高;而手动平磨以其较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但其操作劳动强度大,手动操作不平稳,使手动平磨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手动平面磨床自动换向进给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为平面磨床提供了一种既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又廉价物美的一种自动换向进给装置,且安装方便快捷,不改变机床结构,只需在横向和纵向操作手轮轴上安装并固定即可,使手动平磨的功能与操作达到自动平磨的水平,同时也可以随意切换到手动控制。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平面磨床自动换向进给器,包括电机(1)和箱体(2),两个电磁线圈(3)、两个磁轭(4)、两个大伞齿轮(5)及衔铁(6)均同轴安装在箱体(2)内,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小伞齿轮(7),小伞齿轮(7)同时与两个大伞齿轮(5)相啮合,两个大伞齿轮(5)分别与两个磁轭(4)同轴固定在一起,两个电磁线圈(3)分别位于两个磁轭(4)的外侧,衔铁(6)位于两个磁轭(4)中间,且衔铁(6)通过花键套装在主轴(8)上可左右滑动。两个电磁线圈(3)分别固定在箱体(2)的两端,且与两个磁轭(4)之间留有微小的间隙。两个磁轭(4)的内端面上固定有摩擦片(9)。电机(1)为直流电机。衔铁(6)由高导磁的磁环(10)(11)及不导磁的滑动环(12)构成,磁环(10)(11)分别固定在滑动环(12)的两侧,滑动环(12)通过花键套装在主轴(8)上并可左右滑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1、采用自行设计的一种双向电磁离合器与两对伞齿轮减速箱巧妙结合,在控制电机转向不变的情况下,由双向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两个伞齿轮中的磁轭中的哪个吸合来控制输出轴的转向,解决了电机高速频繁换向带来的寿命短、发热等各种问题,电机匀速转动解决了工作台的平稳性,电磁离合解决了换向的平稳性。2、为平面磨床提供了一种既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又廉价物美的一种自动换向进给装置,且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安装方便快捷,不改变机床结构,只需在横向和纵向操作手轮轴上安装并固定即可,使手动平磨的功能与操作达到自动平磨的水平,同时也可以随意切换到手动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2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平面磨床自动换向进给器,包括电机(1)和箱体(2),两个电磁线圈(3)、两个磁轭(4)、两个大伞齿轮(5)及衔铁(6)均同轴安装在箱体(2)内,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小伞齿轮(7),小伞齿轮(7)同时与两个大伞齿轮(5)相啮合,两个大伞齿轮(5)分别与两个磁轭(4)同轴固定在一起,两个电磁线圈(3)分别固定在箱体(2)的两端,位于两个磁轭(4)的外侧,且与两个磁轭(4)之间留有微小的间隙。两个磁轭(4)的内端面上固定有摩擦片(9)。衔铁(6)位于两个磁轭(4)中间,由电工纯铁制作的高导磁的磁环(10)(11)及铜或铝制作的不导磁的滑动环(12)构成,磁环(10)(11)分别固定在滑动环(12)的两侧,滑动环(12)通过花键套装在主轴(8)上并可左右滑动。电机(1)为直流电机,通过电器系统控制可实现无级调速。工作原理电机带动小伞齿轮始终向一个方向转动,与小伞齿轮同时啮合的两个大伞齿轮始终在同时转动,转速相同但转向相反,两个大伞齿轮分别与两个磁轭同轴并固定在一起,两个磁轭与两个电磁线圈之间有微小的间隙并同轴,主轴的转动方向决定于给两个电磁线圈中哪个通电,通电的一个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经过一个微小的间隙传递到磁轭并吸引衔铁,使衔铁与有磁力的磁轭紧压在一起,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很大(磁轭上有摩擦材料),就开始一起转动,由于大伞齿轮与磁轭同轴并固定在一起,磁轭将大伞齿轮的转动通过摩擦传递到衔铁,衔铁又通过花键内孔与主轴的外花键之间啮合,通过主轴将动力输出。双向电磁离合器线圈的通断由自动换向器的接近开关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这样解决了电机高速频繁换向带来的寿命短、发热等各种问题,电机匀速转动解决了工作台的平稳性,电磁离合解决了换向的平稳性。当工作台向一个方向运动时,换向撞块(13)就会拨动换向板(14)上的滚轮,使换向板(14)带动手柄座(15)绕小轴转过一个角度,通过接近开关发出一个控制信号,控制双向电磁离合器线圈的通断。工作台的运动行程,通过调节两个换向撞块之间的距离决定,在工作台行程的极限位置,有两个限位撞块,通过触压自动换向器上的限位保护开关组件后也可换向,以达到安全保护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平面磨床自动换向进给器,包括电机(1)和箱体(2),其特征是两个电磁线圈(3)、两个磁轭(4)、两个大伞齿轮(5)及衔铁(6)均同轴安装在箱体(2)内,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小伞齿轮(7),小伞齿轮(7)同时与两个大伞齿轮(5)相啮合,两个大伞齿轮(5)分别与两个磁轭(4)同轴固定在一起,两个电磁线圈(3)分别位于两个磁轭(4)的外侧,衔铁(6)位于两个磁轭(4)中间,且衔铁(6)通过花键套装在主轴(8)上可左右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磨床自动换向进给器,其特征是两个电磁线圈(3)分别固定在箱体(2)的两端,且与两个磁轭(4)之间留有微小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磨床自动换向进给器,其特征是两个磁轭(4)的内端面上固定有摩擦片(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磨床自动换向进给器,其特征是电机(1)为直流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磨床自动换向进给器,其特征是衔铁(6)由高导磁的磁环(10)(11)及不导磁的滑动环(12)构成,磁环(10)(11)分别固定在滑动环(12)的两侧,滑动环(12)通过花键套装在主轴(8)上并可左右滑动。专利摘要一种平面磨床自动换向进给器,包括电机(1)和箱体(2),两个电磁线圈(3)、两个磁轭(4)、两个大伞齿轮(5)及衔铁(6)均同轴安装在箱体(2)内,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小伞齿轮(7),小伞齿轮(7)同时与两个大伞齿轮(5)相啮合,两个大伞齿轮(5)分别与两个磁轭(4)同轴固定在一起,两个电磁线圈(3)分别位于两个磁轭(4)的外侧,衔铁(6)位于两个磁轭(4)中间,且衔铁(6)通过花键套装在主轴(7)上可左右滑动。本技术在控制电机转向不变的情况下,由双向电磁离合器的衔铁与伞齿轮中的磁轭吸合控制输出轴的方向,解决了电机高速频繁换向带来的寿命短、发热等各种问题。适用于平面磨床和其他需要频繁往复运动的设备和机构使用。文档编号B24B47/20GK2756386SQ20042008626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李宏坤 申请人:宝鸡市欣阳机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磨床自动换向进给器,包括电机(1)和箱体(2),其特征是:两个电磁线圈(3)、两个磁轭(4)、两个大伞齿轮(5)及衔铁(6)均同轴安装在箱体(2)内,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小伞齿轮(7),小伞齿轮(7)同时与两个大伞齿轮(5)相啮合,两个大伞齿轮(5)分别与两个磁轭(4)同轴固定在一起,两个电磁线圈(3)分别位于两个磁轭(4)的外侧,衔铁(6)位于两个磁轭(4)中间,且衔铁(6)通过花键套装在主轴(8)上可左右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坤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市欣阳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