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院钟礼专利>正文

折射式流灌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65786 阅读:177 留言:1更新日期:2013-06-29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节水滴灌带技术领域,是一种折射式流灌带,其包括灌溉带体和折射软片,折射软片的一端或折射软片的中部固定在灌溉带体上,对应折射软片的另一端或两端位置形成与灌溉带体分离的自由端,对应折射软片自由端位置的灌溉带体上分布有出水孔,折射软片的自由端能够遮挡在出水孔所喷出水流的前方并反射水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折射软片的自由端遮挡并反射出水孔的喷射水流,能够形成缓速水流用于灌溉,大大拓展了现有微喷带的使用范围,折射软片还能够保护出水孔和灌溉带体,延长灌溉带体的使用寿命,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节水滴灌带
,是一种折射式流灌带
技术介绍
为应对水资源紧张,世界各地都在推广节水灌溉,并结合农艺要求研发出许多节水灌溉产品。目前较常用的农业节水灌溉装置有滴灌带和微喷带,其中滴溉带一般按流道形式分为内镶式、贴片式、贴条式和迷宫式等等,其在上部分布有较细小的出水孔,滴溉带放置在土壤表面靠近作物根部位置,滴溉带内的水因压力均匀通过流道由出水孔渗出,由于出水的流道较长、较易发生堵塞,滴溉带在水质较好的地区使用效果较好,在水质较硬的富含钙镁离子的地区以及水质杂质较多的地区使用效果较差,甚至无法使用,如果对灌溉用水进行过滤处理,由于过滤设备要求较高、造价较为昂贵,使用者投入成本较高,此外由于滴溉带出水孔的流量较小,对于单元轮灌作业的园区使用较为困难,并且不适于土壤蒸发量大的地区;微喷带的上侧开有交错分布的出水孔,能够向上方喷水,其流道较短,流道长度即为微喷带的壁厚,出水孔的孔径较大,直径尺寸一般为0.7毫米左右,不易堵塞,对灌溉水质要求低稍经简单的网式过滤即可使用,但是其不适于果园菜园等必须使用滴灌方式灌溉的作物,其必须在覆膜情况下才能用于灌溉,如不覆膜直接使用,出水孔所喷出的水会喷到别处,造成水资源浪费、冲坏作物、水分易蒸发散失、使大棚内湿度增加致使作物易发生病害、易滋生草害等缺点。此外,由于微喷带在不覆膜的夏秋季节或不用覆膜的地块无法使用,大大限制了微喷带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射式流灌带,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滴灌带存在的出水孔较细小易于堵塞、不适用于水质较硬及蒸发量较大的地区,微喷带不适用于不覆膜的作物、浪费水源、易冲坏作物、使用范围较窄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折射式流灌带,包括灌溉带体和折射软片,折射软片的一端或折射软片的中部固定在灌溉带体上,对应折射软片的另一端或两端位置形成与灌溉带体分离的自由端,对应折射软片自由端位置的灌溉带体上分布有出水孔,折射软片的自由端能够遮挡在出水孔所喷出水流的前方并反射水流。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折射软片可通过热压或电热合或热熔焊接固定连接在灌溉带体上,出水孔沿灌溉带体长度方向呈一行或两行或两行以上均匀分布,出水孔的直径为0.5毫米至I毫米。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技术方案之一:上述灌溉带体可为上下端面扁平的带状软管,折射软片可为沿灌溉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的整体折射软片,整体折射软片的左端固定在灌溉带体上端左部;出水孔包括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对应整体折射软片的左部及右部位置的灌溉带体上部分别分布有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相邻的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呈间隔交错排布。技术方案之二:上述灌溉带体可为上下端面扁平的带状软管,折射软片可为沿灌溉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的整体折射软片,整体折射软片的右端固定在灌溉带体上端右部;出水孔包括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对应整体折射软片的左部及右部位置的灌溉带体上部分别分布有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相邻的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呈间隔交错排布。技术方案之三:上述灌溉带体可为上下端面扁平的带状软管,折射软片可为沿灌溉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的整体折射软片,整体折射软片的中部固定在灌溉带体上端中部;出水孔包括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对应整体折射软片的左部及右部位置的灌溉带体上部分别分布有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相邻的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呈间隔交错排布。技术方案之四:上述灌溉带体可为上下端面扁平的带状软管,折射软片可包括左折射片和右折射片,左折射片的左端固定在灌溉带体上端左部,右折射片的右端固定在灌溉带体上端右部,左折射片和右折射片沿灌溉带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出水孔包括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对应左折射片的右部位置及右折射片的左部位置的灌溉带体上部分别分布有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相邻的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呈间隔交错排布。技术方案之五:上述灌溉带体可为上下端面扁平的带状软管,折射软片可包括左折射片和右折射片,左折射片的右端和右折射片的左端分别固定在灌溉带体上端中部,左折射片和右折射片沿灌溉带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出水孔包括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对应左折射片的左部位置及右折射片的右部位置的灌溉带体上部分别分布有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相邻的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呈间隔交错排布。技术方案之六:上述灌溉带体可为上下端面扁平的带状软管,折射软片可包括沿灌溉带体长度方向设置且呈长条状的上整体折射片和下整体折射片,上整体折射片的左端和下整体折射片的左端连为一体,上整体折射片的右部完全覆盖灌溉带体的上端右部,下整体折射片的右部完全覆盖灌溉带体的下端右部,上整体折射片的左端固定在灌溉带体的左上端,下整体折射片的左端固定在灌溉带体的左下端;出水孔包括上出水孔或/和下出水孔,对应灌溉带体的上部分布有上出水孔,或者对应灌溉带体的下部分布有下出水孔,或者对应灌溉带体的上部和下部同时分布有上出水孔和下出水孔。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折射软片的自由端遮挡并反射出水孔的喷射水流,能够形成缓速水流用于灌溉,大大拓展了现有微喷带的使用范围,折射软片还能够保护出水孔和灌溉带体,延长灌溉带体的使用寿命,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附图5中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五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10为附图9中D-D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灌溉带体,2为整体折射软片,3为左出水孔,4为右出水孔,5为左折射片,6为右折射片,7为上整体折射片,8为下整体折射片,9为上出水孔,10为下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3、5、7、8、9所示,该折射式流灌带包括灌溉带体I和折射软片,折射软片的一端或折射软片的中部固定在灌溉带体I上,对应折射软片的另一端或两端位置形成与灌溉带体I分离的自由端,对应折射软片自由端位置的灌溉带体I上分布有出水孔,折射软片的自由端能够遮挡在出水孔所喷出水流的前方并反射水流。折射软片仅一端或中部固定不但便于制造加工,而且便于揭开折射软片的自由端检查或清理灌溉带体I上的出水孔;通过出水孔喷射出水流,折射软片的自由端遮挡并反射出水孔的喷射水流,能够形成缓速水流用于灌溉,由于出水的形态为缓速水流所以将本技术命名为流灌带,而现有滴管带和微喷带的出水形态为水滴或喷射水流,使本技术不但相对于现有滴管带具有不易堵塞、灌溉效率更高的优点,而且相对于现有微喷带有使用范围更加广泛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射式流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溉带体和折射软片,折射软片的一端或折射软片的中部固定在灌溉带体上,对应折射软片的另一端或两端位置形成与灌溉带体分离的自由端,对应折射软片自由端位置的灌溉带体上分布有出水孔,折射软片的自由端能够遮挡在出水孔所喷出水流的前方并反射水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射式流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溉带体和折射软片,折射软片的一端或折射软片的中部固定在灌溉带体上,对应折射软片的另一端或两端位置形成与灌溉带体分离的自由端,对应折射软片自由端位置的灌溉带体上分布有出水孔,折射软片的自由端能够遮挡在出水孔所喷出水流的前方并反射水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射式流灌带,其特征在于折射软片通过热压或电热合或热熔焊接固定连接在灌溉带体上,出水孔沿灌溉带体长度方向呈一行或两行或两行以上均匀分布,出水孔的直径为0.5毫米至I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射式流灌带,其特征在于灌溉带体为上下端面扁平的带状软管,折射软片为沿灌溉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的整体折射软片,整体折射软片的左端固定在灌溉带体上端左部;出水孔包括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对应整体折射软片的左部及右部位置的灌溉带体上部分别分布有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相邻的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呈间隔交错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射式流灌带,其特征在于灌溉带体为上下端面扁平的带状软管,折射软片为沿灌溉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的整体折射软片,整体折射软片的右端固定在灌溉带体上端右部;出水孔包括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对应整体折射软片的左部及右部位置的灌溉带体上部分别分布有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相邻的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呈间隔交错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射式流灌带,其特征在于灌溉带体为上下端面扁平的带状软管,折射软片为沿灌溉带体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状的整体折射软片,整体折射软片的中部固定在灌溉带体上端中部;出水孔包括左出水孔和右出水孔,对应整体折射软片的左部及右部位置的灌溉带体上部分别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院钟礼
申请(专利权)人:院钟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海南省电信] 2014年12月05日 09:09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反射光光速与入射光相同折射光光速与入射光不同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