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62028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8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第一感测垫、第一桥接线、第二感测垫、调整电极、第二桥接线以及第三桥接线。第一感测垫内具有第一开口。第一感测垫与第一桥接线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电性连接。第二感测垫具有第二开口。第二感测垫与第二桥接线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电性连接。调整电极设置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内,且调整电极与第一感测垫与第二感测垫电性分离。第三桥接线设置于相邻的调整电极之间,且相邻的调整电极经由第三桥接线电性连接。第一感测垫、第二感测垫与调整电极由同一图案化导电层所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尤指一种具有低电容负载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由于具有人机互动的特性,已逐渐取代键盘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装置的输入界面上。近年来,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应用面发展越来越广,将触控面板与显示器结合而形成触控显示装置的应用产品也越来越多,包括移动电话(mobile 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电脑(tablet PC)以及笔记本电脑(laptop PC)等。现今触控面板的技术发展非常多样化,其中电容式触控面板由于具有高准确率、多点触控、高耐用性以及高触控分辨率等特点,已成为目前中高阶消费性电子产品使用的主流触控技术。触控显示面板依据触控元件与显示面板的整合度不同可大致区分为几大类型。触控兀件制作于一载板上,再贴合于显不面板的外表面的类型(一般称为外贴式(Out-cell)触控显示面板),其整合度最低且厚度最大;触控元件制作于显示面板的外表面的类型(一般称为整合式(On-cell)触控显示面板),其整合度较低且厚度较大;触控元件直接制作于显示面板的内表面的类型(一般称为内嵌式(In-cell)触控显示面板),其整合度较高且厚度较小。由于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元件直接制作于显示面板的内表面,触控面板的感测垫与显示面板的共通电极之间的距离较近,因此感测垫与共通电极之间的电容负载较大。另外,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操作原理使用感测垫来检测触控点的电容变化,并根据电容变化判断出触控点的位置。因此,感测垫与共通电极之间的电容负载过大,会影响到感测垫所感测到的电容变化,使得触控输入的灵敏度与准确度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触控面板,以减少感测垫与共通电极之间的电容负载,进而提升触控输入的灵敏度与准确度。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不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图案化第一导电层、第一绝缘层、图案化第二导电层、第二绝缘层、第二基板、共通电极以及显示介质层。第一基板具有感测区与周边区。图案化第一导电层设置于第一基板的感测区内,且图案化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多个第一桥接线、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调整电极。各第一感测垫内具有第一开口。第一桥接线设置于相邻的第一感测垫之间,且第一感测垫与第一桥接线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电性连接。各第二感测垫具有第二开口。调整电极设置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内,其中调整电极与第一感测垫与第二感测垫电性分离。第一绝缘层覆盖图案化第一导电层。图案化第二导电层设置于第一绝缘层上,且图案化第二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二桥接线以及多个第三桥接线。第二桥接线设置于相邻的第二感测垫之间,且第二感测垫与第二桥接线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电性连接。第三桥接线设置于相邻的调整电极之间,且相邻的调整电极经由第三桥接线电性连接。第二绝缘层覆盖图案化第二导电层、第一绝缘层与图案化第一导电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面对设置。共通电极设置于第二绝缘层与第二基板之间。显示介质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基板具有内表面面对所述第二基板,且所述图案化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图案化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共通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内表面上。图案化第一导电层包括图案化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基板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之间的遮光区域。所述图案化第一导电层包括图案化金属导电层,所述图案化第一导电层与所述遮光区域重叠,且所述第一感测垫、所述第二感测垫与所述调整电极分别包括金属网状电极。所述图案化第二导电层包括图案化金属导电层,且所述图案化第二导电层与所述遮光区域重叠。还包括黑色矩阵,与所述遮光区域重叠。还包括彩色滤光层,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电性连接的所述第一感测垫与所述第一桥接线构成第一感测串列,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电性连接的所述第二感测垫与所述第二桥接线构成第二感测串列。所述图案化第二导电层还包括:多条第一导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感测串列电性连接;多条第二导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感测串列电性连接;以及至少一第三导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并与所述调整电极以及所述第三桥接线电性连接。所述调整电极经由所述第三导线连接固定电位或接地。所述第一感测垫与所述第二感测垫分别包括驱动电极与接收电极。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为封闭型开口,各所述调整电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感测垫具有相等的间距,且各所述调整电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感测垫具有相等的间距。相邻的所述第一感测垫与所述第二感测垫具有相等的间距。所述调整电极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感测垫以及所述调整电极的面积和的面积比大体上介于1%与99%之间,且所述调整电极的面积与所述第二感测垫以及所述调整电极的面积和的面积比大体上介于1%与99%之间。所述调整电极位于所述第一感测垫与所述第二感测垫的中央区域。所述共通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所述共通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适用于触控显示面板。上述触控面板包括基板、图案化第一导电层以及图案化第二导电层。基板具有感测区与周边区。图案化第一导电层设置于基板的感测区内,且图案化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多个第一桥接线、多个第二感测垫,以及多个调整电极。各第一感测垫内具有第一开口。第一桥接线设置于相邻的第一感测垫之间,且第一感测垫与第一桥接线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电性连接。各第二感测垫具有第二开口。调整电极设置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内,其中调整电极与第一感测垫与第二感测垫电性分离。图案化第二导电层设置于基板上,且图案化第二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二桥接线以及多个第三桥接线。第二桥接线设置于相邻的第二感测垫之间,且第二感测垫与第二桥接线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电性连接。第三桥接线设置于相邻的调整电极之间,且相邻的调整电极经由第三桥接线电性连接。还包括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图案化第一导电层与所述图案化第二导电层之间。图案化第一导电层包括图案化透明导电层。图案化第一导电层包括图案化金属导电层,且所述第一感测垫、所述第二感测垫与所述调整电极分别包括金属网状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电性连接的所述第一感测垫与所述第一桥接线构成第一感测串列,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电性连接的所述第二感测垫与所述第二桥接线构成第二感测串列。所述图案化第二导电层还包括:多条第一导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感测串列电性连接;多条第二导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感测串列电性连接;以及至少一第三导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并与所述调整电极以及所述第三桥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感测垫与所述第二感测垫分别包括驱动电极与接收电极。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为封闭型开口,各所述调整电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感测垫具有相等的间距,且各所述调整电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感测垫具有相等的间距。相邻的所述第一感测垫与所述第二感测垫具有相等的间距。所述调整电极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感测垫以及所述调整电极的面积和的面积比大体上介于1%与99%之间,且所述调整电极的面积与所述第二感测垫以及所述调整电极的面积和的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具有感测区与周边区;图案化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感测区内,所述图案化第一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一感测垫,各所述第一感测垫内具有第一开口;多个第一桥接线,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感测垫之间,所述第一感测垫与所述第一桥接线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电性连接;多个第二感测垫,各所述第二感测垫具有第二开口;以及多个调整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内,其中所述调整电极与所述第一感测垫与所述第二感测垫电性分离;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图案化第一导电层;图案化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图案化第二导电层包括:多个第二桥接线,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二感测垫之间,所述第二感测垫与所述第二桥接线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电性连接;以及多个第三桥接线,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调整电极之间,且相邻的所述调整电极经由所述第三桥接线电性连接;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图案化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图案化第一导电层;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面对设置;共通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以及显示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2.13 TW 101147246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具有感测区与周边区; 图案化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感测区内,所述图案化第一导电层包括: 多个第一感测垫,各所述第一感测垫内具有第一开口 ; 多个第一桥接线,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感测垫之间,所述第一感测垫与所述第一桥接线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电性连接; 多个第二感测垫,各所述第二感测垫具有第二开口 ;以及 多个调整电极,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内,其中所述调整电极与所述第一感测垫与所述第二感测垫电性分离; 第一绝缘层,覆盖所述图案化第一导电层; 图案化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图案化第二导电层包括: 多个第二桥接线,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二感测垫之间,所述第二感测垫与所述第二桥接线沿第二方向交替排列且彼此电性连接;以及 多个第三桥接线,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调整电极之间,且相邻的所述调整电极经由所述第三桥接线电注连接; 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图案化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图案化第一导电层;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面对设置; 共通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以及 显示介质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具有内表面面对所述第二基板,且所述图案化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图案化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共通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内表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图案化第一导电层包括图案化透明导电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之间的遮光区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第一导电层包括图案化金属导电层,所述图案化第一导电层与所述遮光区域重叠,且所述第一感测垫、所述第二感测垫与所述调整电极分别包括金属网状电极。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第二导电层包括图案化金属导电层,且所述图案化第二导电层与所述遮光区域重叠。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黑色矩阵,与所述遮光区域重叠。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彩色滤光层,与所述显示区域重叠。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彼此电性连接的所述第一感测垫与所述第一桥接线构成第一感测串列,以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彼此电性连接的所述第二感测垫与所述第二桥接线构成第二感测串列。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化第二导电层还包括: 多条第一导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感测串列电性连接; 多条第二导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感测串列电性连接;以及 至少一第三导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周边区并与所述调整电极以及所述第三桥接线电性连接。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电极经由所述第三导线连接固定电位或接地。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垫与所述第二感测垫分别包括驱动电极与接收电极。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为封闭型开口,各所述调整电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感测垫具有相等的间距,且各所述调整电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感测垫具有相等的间距。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感测垫与所述第二感测垫具有相等的间距。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电极的面积与所述第一感测垫以及所述调整电极的面积和的面积比大体上介于1%与99%之间,且所述调整电极的面积与所述第二感测垫以及所述调整电极的面积和的面积比大体上介于1%与99%之间。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家豪简钰峰李锡烈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