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龙元专利>正文

一种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8579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削装置,尤其适用于对工件外旋转表面的磨削加工。它包括电机、壳体和将电机的转矩传递给磨轮的传动轴,其要点是:具有一个沿轴向可弹性移动的接杆,接杆与磨轮相连接,壳体上具有与车床拖板相连接的构件。 本装置能够使车床在保持车削功能的同时,还可以使其磨削各种不同直径的工件的外旋转表面。(*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削装置,尤其适用于对工件外旋转表面的磨削加工。就圆柱体类零件而言,当其表面精度要求较高时,现有的车床一般难以满足加工要求。通常需要在车削之后,再由磨床进行磨削。如果零件较长,则必须要大型磨床;若外圆直径较大,现有磨床常难以适应其磨削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削装置,它能够使车床保持车削功能,同时还可以磨削各种不同直径的工件的外旋转表面。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削装置,它能够与车床相结合,并使得圆柱体类零件在一次装夹过程中即可完成车削和磨削。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削装置,尤其适用于对工件外旋转表面的磨削加工,包括电机、壳体和将电机的转矩传递给磨轮的传动轴,其特殊之处在于具有一个沿轴向可弹性移动接杆,接杆与磨轮相连接,壳体上具有与车床拖板相连接的构件。而且,壳体上设有一个连接板,连接板具有与拖板螺孔相对应的连接孔。而且,传动轴包括中间轴和接杆,中间轴与电机输出轴相固连,中间轴和接杆中的一个具有顺轴向延伸的空腔,另一个的一端插入其空腔内,并以销、键或异形轴相连接,空腔内装有一个压在接杆上的弹簧。这样,当需要对工件进行磨削时,可以用螺钉并通过连接板和连接孔将本装置固装在车床的拖板上。在弹簧压力的作用下,磨轮的端面压在工件表面,便使得磨具相对工件构成浮动状态。工作时,工件在原车削加工位置上旋转,电机经中间轴和接杆驱动磨轮旋转,与此同时,车床的拖板通过连接板带动本装置沿车床导轨作纵向往复运动,从而在车床上实现对工件的磨削加工。当将本装置设在立式车床上时,便可以磨削大或超大直径的外旋转表面。从磨削机理上看,本装置类似于珩磨。但现有技术中的外圆珩磨头结构复杂,磨削效率低,一般很少采用。用本装置磨削工件时,其表面粗糙度Ra可达到0.4~0.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本技术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示意空腔设在接杆内的局部剖视图。图3、图4为示意中间轴和接杆为异形轴相连接的横截面图。参照图1~图4,本装置包括电机1、壳体9和将电机1转矩传递给磨轮14的传动轴11。传动轴11可以由中间轴5、5′和接杆10、10′构成,中间轴5、5′与电机1输出轴2相固连,如键连接或方轴4连接。中间轴5、5′和接杆10、10′中的一个具有顺轴向延伸的空腔18、18′,另一个的一端插入其空腔18、18′内,并以销7、键或异形轴19、20相连接,空腔18、18′内装有一个压在接杆10、10′上的弹簧6。当为销7连接时,中间轴5、5′和接杆10、10′中有空腔18、18′的一个,具有沿轴向并与空腔18、18′相通的长形槽8,另一个则设有从其实体径向穿过的销7,该销7以其两端伸出部位卡在长形槽8内。这样,就能使接杆10、10′在接受中间轴5、5′传递的转矩的同时,还可沿其轴向作弹性浮动。传动轴11与壳体9之间装有轴承3。接杆10、10′的延伸端经壳体9的一端伸出,其端部以螺钉15固装有一个夹盘13,磨轮14卡装在夹盘13的一端。为安全起见,还可以在磨轮14的上方设一个防护罩12。壳体9上设有与车床拖板相连接的构件,如连接板16,连接板16具有与拖板螺孔相对应的连接孔17。这样,就可以用螺栓将本装置与拖板相连接,以构成纵向往复进给运动。权利要求1.一种磨削装置,尤其适用于对工件外旋转表面的磨削加工,包括电机、壳体和将电机的转矩传递给磨轮的传动轴,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沿轴向可弹性移动的接杆,接杆与磨轮相连接,壳体上具有与车床拖板相连接的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9]上设有一个连接板[16],连接板[16]具有与拖板螺孔相对应的连接孔[1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轴[11]包括中间轴[5、5′]和接杆[10、10′],中间轴[5、5′]与电机[1]输出轴[2]相固连,中间轴[5、5′]和接杆[10、10′]中的一个具有顺轴向延伸的空腔[18、18′],另一个的一端插入其空腔[18、18′]内,并以销[7]、键或异形轴[19、20]相连接,空腔[18、18′]内装有一个压在接杆[10、10′]上的弹簧[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磨削装置,尤其适用于对工件外旋转表面的磨削加工。它包括电机、壳体和将电机的转矩传递给磨轮的传动轴,其要点是具有一个沿轴向可弹性移动的接杆,接杆与磨轮相连接,壳体上具有与车床拖板相连接的构件。本装置能够使车床在保持车削功能的同时,还可以使其磨削各种不同直径的工件的外旋转表面。文档编号B24B5/00GK2180402SQ9320889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5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5日专利技术者王龙元, 徐少华 申请人:王龙元, 徐少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削装置,尤其适用于对工件外旋转表面的磨削加工,包括电机[1]、壳体[9]和将电机[1]的转矩传递给磨轮[14]的传动轴[11],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个沿轴向可弹性移动的接杆[10、10′],接杆[10、10′]与磨轮[14]相连接,壳体[9]上具有与车床拖板相连接的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元徐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龙元徐少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