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小艺专利>正文

一种砂带磨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72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的机械,特别是一种砂带磨光机,包括机座,机座上由电机带动的主轴,其两侧装有传动轮,在主轴下方设置有边轮,在传动轮与边轮之间的机座上固接有支承架,支承架上装有机臂,其包括外套筒及调节杆,调节杆设置于外套筒内部,其后部的外端通过后轮座装有后转轮,在传动轮,边轮和后转轮上套有砂带,所述调节杆在靠近支承架的一端设置有丝杆,其丝杆外螺纹与活动设置于支承架通孔内的传动齿内螺纹相配合,所述传动齿上设置有可拆装手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的机械,特别是一种砂带磨光机
技术介绍
砂带磨光机是一种对金属或其它材料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的加工机 械,目前使用的砂带磨光机其主要结构包括一个机座,安装于机座上并 由电机带动的主轴,在主轴两侧装有传动轮,其主轴下方的机座两侧设 置有边轮座并装有边轮,在机座的两侧设置有支承架并分别装有机臂, 机臂的调节手轮位于砂带与机座之间的机臂支承架旁边,在机臂的另一 端安装后转轮,所述传动轮、边轮及后转轮上安装有砂带,在电机的带 动下砂带高速旋转;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机臂的调节手轮位于 砂带与机座之间的支承架旁边,调节手轮有较长的调节杆且在机架两侧 对称固定设置,造成成本的浪费,并且在进行加工时会带来操作的不便。另外,目前使用的砂带磨光机其支承架在机座上可调,使得结构复 杂化,因此需要用较多的材料来制造此配套零件,也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砂带磨 光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砂带磨光机,包括机座,设置于机座上并由电机带动的主轴,主轴两侧装有传动轮,其主轴下方的机座两侧固接有边轮座,并装有边 轮,机座两侧设置有带通孔的支承架,支承架上装有机臂,所述机臂包 括外套筒及调节杆,外套筒一端固定在支承架上,调节杆设置于外套筒 内部,所述外套筒壁体上设置有螺孔,通过螺孔安装有定位螺杆,其螺 杆端部与调节杆接触,所述调节杆后部的外端连接有后轮座,后轮座上 安装有后转轮,在传动轮,边轮和后转轮上套有砂带,所述调节杆在靠 近支承架的一端设置有丝杆,其丝杆外螺纹与活动设置于支承架通孔内 的传动齿内螺纹相配合,所述传动齿上设置有可拆装手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采用可拆装式手轮来代替原来的 固定手轮,每台设备只需一个即可达到使用要求,节省了材料;在调节 完成后取下手轮,使设备在空间结构上不会影响加工操作;另外,其支 承架与机座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优化了制造工艺及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机臂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图1和图2, —种砂带磨光机,包括机座1,设置于机座1上 并由电机带动的主轴2,主轴2两侧装有传动轮21,其主轴下方的机座 两侧固接有边轮座31,并装有边轮32,机座1两侧设置有带通孔的支 承架ll,其支承架与机座之间为固定连接,优化了设计并节省了材料; 支承架11上装有机臂4,所述机臂4包括外套筒41及调节杆42,外套筒41 一端固定在支承架11上,外套筒的轴心线与支承架通孔的中心线 一致,调节杆42设置于外套筒41内部,调节杆沿外套筒轴心线方向上 可前后滑动,所述外套筒41壁体上设置有螺扎,通过螺孔安装有定位 螺杆43,其螺杆端部与调节杆42接触,在收紧螺杆时可将调节杆定位, 所述调节杆42后部的外端连接有后轮座51,后轮座51上安装有后转轮 52,在传动轮21,边轮32和后转轮52上套有砂带22,使得在电机的 驱动下,砂带可在传动轮、边轮与后转轮三者形成的三角形边上作高速 旋转。此外,在调节杆42靠近支承架11的一端设置有丝杆44,所述丝杆 外螺纹与活动设置于支承架11通孔内的传动齿45的内螺纹相配合,其 传动齿可在原地绕中心线转动,在传动齿44上设置有可拆装手轮6,所 述可拆装式手轮6上固接有传动力臂61,其传动力臂61端部与传动齿 45的突出部位互相啮合,当转动手轮6时,因动力臂61与传动齿45 相啮合,使传动齿同步转动,而传动齿则依靠其内螺纹与丝杆端部的外 螺纹之间的配合,从而推动调节杆沿轴心线方向移动,达到调节后转轮 的目的。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 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都 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砂带磨光机,包括机座(1),设置于机座(1)上并由电机带动的主轴(2),主轴(2)两侧装有传动轮(21),其主轴下方的机座两侧固接有边轮座(31),并装有边轮(32),机座(1)两侧设置有带通孔的支承架(11),支承架(11)上装有机臂(4),所述机臂(4)包括外套筒(41)及调节杆(42),外套筒(41)一端固定在支承架(11)上,调节杆(42)设置于外套筒(41)内部,所述外套筒(41)壁体上设置有螺孔,通过螺孔安装有定位螺杆(43),其螺杆端部与调节杆(42)接触,所述调节杆(42)后部的外端连接有后轮座(51),后轮座(51)上安装有后转轮(52),在传动轮(21)、边轮(32)和后转轮(52)上套有砂带(2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42)在靠近支承架(11)的一端设置有丝杆(44),其丝杆外螺纹与活动设置于支承架(11)通孔内的传动齿(45)内螺纹相配合,所述传动齿(44)上设置有可拆装手轮(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带磨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 装式手轮(6)上固接有传动力臂(61),其传动力臂(61)端部 与传动齿(45)的突出部位互相啮合。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带磨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 架(11)固定安装于机座(1)的两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的机械,特别是一种砂带磨光机,包括机座,机座上由电机带动的主轴,其两侧装有传动轮,在主轴下方设置有边轮,在传动轮与边轮之间的机座上固接有支承架,支承架上装有机臂,其包括外套筒及调节杆,调节杆设置于外套筒内部,其后部的外端通过后轮座装有后转轮,在传动轮,边轮和后转轮上套有砂带,所述调节杆在靠近支承架的一端设置有丝杆,其丝杆外螺纹与活动设置于支承架通孔内的传动齿内螺纹相配合,所述传动齿上设置有可拆装手轮。文档编号B24B21/00GK201067858SQ20072005370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林世忠, 林彩辉 申请人:林小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砂带磨光机,包括机座(1),设置于机座(1)上并由电机带动的主轴(2),主轴(2)两侧装有传动轮(21),其主轴下方的机座两侧固接有边轮座(31),并装有边轮(32),机座(1)两侧设置有带通孔的支承架(11),支承架(11)上装有机臂(4),所述机臂(4)包括外套筒(41)及调节杆(42),外套筒(41)一端固定在支承架(11)上,调节杆(42)设置于外套筒(41)内部,所述外套筒(41)壁体上设置有螺孔,通过螺孔安装有定位螺杆(43),其螺杆端部与调节杆(42)接触,所述调节杆(42)后部的外端连接有后轮座(51),后轮座(51)上安装有后转轮(52),在传动轮(21)、边轮(32)和后转轮(52)上套有砂带(22),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42)在靠近支承架(11)的一端设置有丝杆(44),其丝杆外螺纹与活动设置于支承架(11)通孔内的传动齿(45)内螺纹相配合,所述传动齿(44)上设置有可拆装手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彩辉林世忠
申请(专利权)人:林小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