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多孔尿道修复支架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5536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多孔尿道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尿道支架为一种外观形状为管状的组织工程支架,由生物可完全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备,支架柔软具有韧性,支架微观结构为多孔状的三维空间,平均孔径大小为20-200μm,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种植细胞。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该尿道修复支架得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尿道修复支架表现出一定的刚性和必要地韧性,能承受具有强大的扩张力,挤压时候有助于支架形状的恢复,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尿道粘膜上皮细胞能在支架上粘附和增殖。所制备的尿道修复支架避免了有机溶剂和致孔剂的残留,生物学评价更加安全,制备工艺更简便,成本更加低廉,更适用于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尿道修复支架及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属于医学修复和组织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许多先天性(如崎形)和后天性因素(如创伤、战伤、感染、肿瘤等)均可造成尿道缺损、狭窄和功能障碍。由于缺乏理想的修复材料,其修复重建一直是泌尿外科面临的富有挑战性的难题。对于上述的尿道缺损和后尿道狭窄相关患疾病的治疗,临床上常以皮肤(粘膜)游离移植或局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但皮肤(粘膜)游离移植常因挛缩导致尿道狭窄,尿屡发生率亦较高;局部带 蒂皮瓣转移则常致局部臃肿,形态不佳,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况且,自体组织移植是以牺牲正常组织为代价的“以手术创伤修复组织缺损”的治疗模式,既增加了新的手术创伤,又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的机率,且自体组织来源有限,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所以,越来越多的医学组织工程材料被用于尿道修复重建,但各类材料各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陷。最早用于尿道修复重建的材料是硅胶、铁褓龙等一系列不可降解的合成材料用于尿道修复重建,但出现了局部侵蚀、移位、瘩道、狭窄、渗出、钙化等问题。近年又尝试了人工合成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如聚己内酯(PCL)、乳酸-己内酯共聚物(PLA-C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多孔尿道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尿道支架为一种外观形状为管状的组织工程支架,由生物可完全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备,支架柔软具有韧性,支架微观结构为多孔状的三维空间,平均孔径大小为20?2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多孔尿道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尿道支架为一种外观形状为管状的组织工程支架,由生物可完全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制备,支架柔软具有韧性,支架微观结构为多孔状的三维空间,平均孔径大小为20-200 μ 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多孔尿道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可完全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为聚己内酯(PCL)、乳酸-己内酯共聚物(PLA-CL)、聚乳酸(PLA)、羟基丁酸-羟基己酸共聚物(PHBHHx)中一种或其组合,其一组分必须为聚己内酯,或乳酸-己内酯共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多孔尿道修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乳酸-己内酯共聚物,其乳酸和己内酯的摩尔比为7: 3 9: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多孔尿道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生物可完全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完全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油相;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岱旭闫志强钟建何丹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