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磨盘式小麦脱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3927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6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磨盘式小麦脱粒机,它是利用数字控制技术控制旋转磨盘擦搓小麦进行脱粒,尤其是针对总体批量多、麦穗数量少、要求不混杂的科研育种用小麦的脱粒。其主要特征是:脱粒机构为磨盘,其中上磨盘呈倒扣的“碗”状,下磨盘呈直立的“伞”状。通过单片机控制电动推杆使下磨盘上升下降。在上升时,上下磨盘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使麦穗无法流出,进行擦搓脱粒。下降时,封闭空间解除,麦粒麦壳流出。通过上下磨盘间歇性接触,达到脱粒的目的。该脱粒机可以对科研育种用的小麦进行脱粒,具有可对少麦穗脱粒、不残留、不影响后期育种产造成响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麦进行脱粒的小麦脱粒机,特别涉及是针对总体批量多、麦穗数量少、要求不混杂的科研育种用旋转磨盘式小麦脱粒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的小麦脱粒机多种多样,技术也已相当成熟,但是,针对农业科研育种用的小麦脱粒机却 很少,原因是科研育种用的小麦在脱粒时,具有单批投入的麦穗数量少、不能混杂以免对后期育种产生影响的特点。传统的小麦脱粒机在投入数量较少的麦穗时,在旋转的冲击下会将数量不多麦粒打飞,而且各部分零件间存在配合间隙,会造成小麦残留的现象,对后期育种产生影响。因此,在对科研育种的小麦脱粒时,只能采用人工手搓小麦、嘴吹麦壳的工作方式,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单批投入麦穗少、要求不能混杂的科研育种用旋转磨盘式小麦脱粒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磨盘式小麦脱粒机,包括进麦漏斗、底座、由进料皮带和进料小电机及皮带轮组成的进料传送带、由出料皮带和出料小电机及皮带轮组成的出料传送带,所述进麦漏斗固定在机架的顶端,所述进料传送带的一端与位于进麦漏斗正上方,所述底座位于机架的底端,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磨盘式小麦脱粒机,包括进麦漏斗(2)、底座(13)、由进料皮带(21)和进料小电机(20)及皮带轮组成的进料传送带、由出料皮带(14)和出料小电机(16)及皮带轮组成的出料传送带,所述进麦漏斗(2)固定在机架的顶端,所述进料传送带的一端与位于进麦漏斗(2)正上方,所述底座(13)位于机架的底端,所述出料传送带安装在所述底座(13)上;所述出料皮带(14)和进料皮带(21)上分别出料斗(15)和进料斗(2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上竖直焊接有四根光轴(11),电动推杆(12)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13)上,所述电动推杆(12)的上端与主电机(9)底座通过销连接,所述主电机(9)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磨盘式小麦脱粒机,包括进麦漏斗(2)、底座(13)、由进料皮带(21)和进料小电机(20)及皮带轮组成的进料传送带、由出料皮带(14)和出料小电机(16)及皮带轮组成的出料传送带,所述进麦漏斗(2)固定在机架的顶端,所述进料传送带的一端与位于进麦漏斗(2)正上方,所述底座(13)位于机架的底端,所述出料传送带安装在所述底座(13)上;所述出料皮带(14)和进料皮带(21)上分别出料斗(15)和进料斗(2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上竖直焊接有四根光轴(11),电动推杆(12)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13)上,所述电动推杆(12)的上端与主电机(9)底座通过销连接,所述主电机(9)底座的四面安装有直线轴承(10),所述的直线轴承(10)套入光轴(11),所述主电机(9)通过联轴器(8)与轴(5)连接,所述轴(5)与下磨盘(4)通过键连接;所述进麦漏斗(2)的下端与上磨盘(3)的上端连通;所述上磨盘(3)在电动推杆(12)达到最大行程时能够与下磨盘(4)接触;收集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卓吴与伦孟晨李泽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