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颜旭华专利>正文

带涨紧的高架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3348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4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涨紧的高架输送机。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输送机的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较为不易,输送效率较低,输送成本较高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中间机架,中间机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头部机架、尾部机架,头部机架、尾部机架上分别设有驱动滚筒、改向滚筒,驱动滚筒、改向滚筒处分别设有头部漏斗、进料斗,中间机架通过输送带、改向滚筒连接涨紧装置,涨紧装置连接有涨紧砂箱,中间机架上设有托辊,托辊、滚筒上设有输送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涨紧的高架输送机
技术介绍
输送机历史较为悠久,中国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输送机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又称连续输送机。输送机可进行水平、倾斜输送,也可组成空间输送线路,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输送机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十分广泛。现有的输送机大都为带式输送,即通过将物料放置于输送带上,由电机转动带动输送带运动,将物料输送至相应的高度或指定位置。但是这种输送机的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较为不易,输送效率较低,输送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带涨紧的高架输送机,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输送机的结构较为复杂,安装较为不易,输送效率较低,输送成本较高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的带涨紧的高架输送机,包括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中间机架,中间机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头部机架、尾部机架,头部机架、尾部机架上分别设有驱动滚筒、改向滚筒,驱动滚筒、改向滚筒处分别设有头部漏斗、进料斗,中间机架通过输送带、改向滚筒连接涨紧装置,涨紧装置连接有涨紧砂箱,中间机架上设有托辊,托辊、滚筒上设有输送带。作为优选,所述的中间机架上设有检修平台。因此,本技术的输送机的结构较为简单,安装较为容易,输送效率较高,输送成本较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带涨紧的高架输送机,如图1,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中间机架2,中间机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头部机架3、尾部机架4,头部机架、尾部机架上分别设有驱动滚筒5、改向滚筒6,驱动滚筒、改向滚筒处分别设有头部漏斗7、进料斗8,中间机架通过输送带、改向滚筒连接涨紧装置9,涨紧装置连接有涨紧砂箱11,中间机架上设有托辊,托辊、滚筒上设有输送带。中间机架上设有检修平台1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涨紧的高架输送机,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1)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中间机架(2),中间机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头部机架(3)、尾部机架(4),头部机架、尾部机架上分别设有驱动滚筒(5)、改向滚筒(6),驱动滚筒、改向滚筒处分别设有头部漏斗(7)、进料斗(8),中间机架通过输送带、改向滚筒连接涨紧装置(9),涨紧装置连接有涨紧砂箱(11),中间机架上设有托辊,托辊、滚筒上设有输送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涨紧的高架输送机,包括支撑柱(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柱(I)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中间机架(2),中间机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头部机架(3)、尾部机架(4),头部机架、尾部机架上分别设有驱动滚筒(5)、改向滚筒¢),驱动滚筒、改向滚筒处分别设有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旭华
申请(专利权)人:颜旭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