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操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274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操纵结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速度点定位精准的操纵结构。所述一种操纵结构包括壳体(1)、调速轮(2)、调向轮(3)、操纵杆(4)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微动开关(5),所述调速轮(2)上设置有软轴固定杆(21),所述软轴固定杆(21)的自由端向下,所述调向轮(3)上设置有与所述微动开关(5)相适配的凸起(3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船舶控制技术领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操纵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上观光游览的舒适性也要求越来越高,减振降噪环保低排放是观光游览船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交流变频电机和直流调速电机广泛应用于中小型观光游览船,真正达到减振降噪环保低排放。在船舶领域中,纵观以往的变频电机和直流调速电机的操作,总觉不尽人意,稍许缺陷。目前,用的较多且较先进的是杭州西湖游船上的电阻箱操作,尽管是一柄操作但机构庞大臃肿,占据操纵台位置较大,且操纵台面上的供操纵手柄操作的直槽很不美观;其次是操纵在台面的电位器操作,不断的来回推搡或旋转,同时还得配合按压换向按钮,操作繁琐,初次操作人员容易出现手慌脚乱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速度点定位精准的操纵结构。本技术所述一种操纵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一种操纵结构包括壳体、调速轮、调向轮、操纵杆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微动开关,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的转动轴I和转动轴II,所述调速轮与所述转动轴I固定连接,所述调向轮与所述转动轴II固定连接,所述调速轮与所述调向轮传动连接,所述操纵杆固定设置在所述调速轮上或所述转动轴I上,所述调速轮上固定设置有软轴固定杆,所述软轴固定杆的自由端向下,所述调向轮上设置有与所述微动开关相适配的凸起,转动所述调向轮即可接通或断开所述微动开关。在所述调速轮上设置有三个定位槽,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的凸起。所述定位结构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弧形板的弧面上。所述定位结构上设置有弹簧片,所述弧形板两端弯起并卡紧所述弹簧片的两端。所述调速轮与所述调向轮的传动方式为间歇性齿轮传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的所述一种操纵结构包括壳体、调速轮、调向轮、操纵杆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微动开关,所述调速轮与所述调向轮传动连接,所述调速轮上设置有软轴固定杆,所述软轴固定杆的自由端向下,当船舶的电机加速时,所述软轴固定杆拉动影响速度的软轴,由于所述软轴在拉动力的作用下运动位置容易把握,因此拉动所述软轴更加容易掌握速度点,所述调向轮上设置有与所述微动开关相适配的凸起,转动所述调向轮即可接通或断开所述微动开关,通过控制所述操纵杆就可以控制所述船舶电机的转动速度及转动方向,所以,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速度点定位精准。附图说明图1是所述一种操纵结构使用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一种操纵结构使用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所述一种操纵结构使用状态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所述一种操纵结构的使用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一种操纵结构包括壳体1、调速轮2、调向轮3、操纵杆4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I上的微动开关5,所述壳体I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I转动连接的转动轴I 6和转动轴I 7,所述调速轮2与所述转动轴I 6固定连接,所述调向轮3与所述转动轴I 7固定连接,所述调速轮2与所述调向轮3传动连接,所述操纵杆4固定设置在所述调速轮2上或所述转动轴I 6上,所述调速轮2上固定设置有软轴固定杆21,所述软轴固定杆21的自由端向下,所述调向轮3上设置有与所述微动开关5相适配的凸起31,转动所述调向轮3即可接通或断开所述微动开关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操纵杆4位于中间位置,所述软轴固定杆21的自由端处于最低点,所述微动开关5处于断开状态,这时所述一种操纵结构控制的电机处于停状态;如图2所示,将所述操纵杆4推向前方,所述软轴固定杆21的自由端向上运动,所述微动开关5仍处于断开状态,这时所述一种操纵结构控制的所述电机正向加速;如图3所示,将所述操纵杆4拉推向后方,所述软轴固定杆21的自由端向上运动,所述微动开关5处于接通状态,这时控制系统收到信号,所述电机反向加速。在所述调速轮2上设置有三个定位槽22,所述壳体I上设置有定位结构8,所述定位结构8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22相适配的凸起81。所述定位结构8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I上,所述凸起81设置在所述弧形板的弧面上,所述定位槽22到达“停”、“正车”、“倒车”的相应位置而被所述凸起81卡紧,以表示所述一种操纵结构进入了相应的控制的状态,当所述调速轮2转到“停”位置时,所述一种操纵结构控制的电机处于停状态;当所述调速轮2转到“正车”位置时,所述一种操纵结构控制的电机处于正向转动状态,继续将所述操纵杆4往前推时,所述电机正向加速;当所述调速轮2转到“倒车”位置时,所述一种操纵结构控制的电机处于反向转动状态,继续将所述操纵杆4往后拉时,所述电机反向加速。所述定位结构8上设置有弹簧片9,所述弧形板两端弯起并卡紧所述弹簧片9的两端。所述调速轮2与所述调向轮3的传动方式为间歇性齿轮传动,从而所述调速轮2可以间歇控制所述调向轮3的转向,达到调向的目的。所述一种操纵结构可以通过以下操纵方法进行操纵:a、将所述操纵杆4置于“停”位置,所述软轴固定杆21的自由端处于最低位置,软轴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软轴固定杆21自由端,所述软轴的另一端与船舶的电位器连接,所述电位器与船舶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方向信号线与所述微动开关5电连接,这时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电位器的行程为零及所述微动开关5处于断开状态,所述控制器控制船舶的电机,使所述电机停止转动。b、所述操纵杆4处于“停”位置时,将所述操纵杆4往前推至“正车”位置,所述软轴固定杆21的自由端拉动所述软轴向上运动,同时所述软轴拉动所述电位器,使得所述电位器的行程不为零,这时所述微动开关5处于断开状态,当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电位器的行程不为零时及所述微动开关5为断开状态,所述控制器控制船舶的电机,使所述电机正向转动,所述电位器的行程越大,所述电机的转速越快,所述操纵杆4往回拉时,所述电位器的行程减小,所述电机的转速减慢,直至所述操纵杆4处于“停”位置时,所述电机停止转动。C、所述操纵杆4处于“停”位置时,将所述操纵杆4往后拉至“倒车”位置,所述软轴固定杆21的自由端拉动所述软轴向上运动,同时所述软轴拉动所述电位器,使得所述电位器的行程不为零,这时所述微动开关5处于接通状态,当所述控制器检测到所述电位器的行程不为零时及所述微动开关5处于接通状态,所述控制器控制船舶的电机,使所述电机反向转动,所述电位器的行程越大,所述电机的转速越快,所述操纵杆4往前推时,所述电位器的行程减小,所述电机的转速减慢,直至所述操纵杆4处于“停”位置时,所述电机停止转动。如图4所示,图4是所述一种操纵结构对交流变频电机的控制原理图,所述软轴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软轴固定杆21自由端,所述软轴的另一端与船舶的电位器连接,所述电位器与船舶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方向信号线与所述微动开关5电连接,所述电位器的行程不为零时及所述微动开关5断开时为正车,所述电位器的行程不为零时及所述微动开关5接通为倒车,所述电位器的行程为零时为停止运动,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所述一种操纵结构11分别对两台变频电机12进行控制,一柄式操作,操作简单、高效,所述一种操纵结构11融正、倒车、调速于一体,不会因正倒车误操作而出安全事故,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纵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1)、调速轮(2)、调向轮(3)、操纵杆(4)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微动开关(5),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的转动轴?Ⅰ(6)和转动轴Ⅱ(7),所述调速轮(2)与所述转动轴Ⅰ(6)固定连接,所述调向轮(3)与所述转动轴Ⅱ(7)固定连接,所述调速轮(2)与所述调向轮(3)传动连接,所述操纵杆(4)固定设置在所述调速轮(2)上或所述转动轴Ⅰ(6)上,所述调速轮(2)上固定设置有软轴固定杆(21),所述软轴固定杆(21)的自由端向下,所述调向轮(3)上设置有与所述微动开关(5)相适配的凸起(31),转动所述调向轮(3)即可接通或断开所述微动开关(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操纵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I)、调速轮(2)、调向轮(3)、操纵杆(4)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I)上的微动开关(5),所述壳体(I)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I)转动连接的转动轴I (6)和转动轴II (7),所述调速轮(2)与所述转动轴I (6)固定连接,所述调向轮(3)与所述转动轴II (7)固定连接,所述调速轮(2)与所述调向轮(3)传动连接,所述操纵杆(4)固定设置在所述调速轮(2)上或所述转动轴I (6)上,所述调速轮(2)上固定设置有软轴固定杆(21),所述软轴固定杆(21)的自由端向下,所述调向轮(3)上设置有与所述微动开关(5)相适配的凸起(31),转动所述调向轮(3)即可接通或断开所述微动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志清杨修珠刘开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江龙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