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用轮毂。
技术介绍
轮箍的轮缘和踏面是和钢轨直接接触的部分。为了使轮对在钢轨上平稳运行,顺利通过曲线,降低轮箍的磨耗,延长旋修时间,轮缘和踏面应有合理的外形。我国规定的机车轮箍外形,它的特点是:①轮缘的厚度为33 mm,高度为28mm,轮缘外侧面与水平面成的65°角(俗称轮缘角) ’②踏面有1:20及1:10两段斜面,在外侧有5x45°的倒角轮缘内侧有R16的倒角,以便引导车轮顺利通过护轨。机车在曲线上运行,外轮沿外轨所走距离大于内轮沿内轨所走距离。由于内、外轮固结在同一轴上,如果两轮的踏面为圆柱形,则势必引起内、外轮的滑行,而踏面具有斜度,当轮对在曲线上运行时,随着轮对向外偏移,外轮与外轨接触的直径大于内轮与内轨接触的直径,就能显著减少车轮的滑行。但踏面具有斜度后,轮对在直线上运行时会因两轮以不同半径圆周滚动,形成轮对的蛇形运动(即列车在横向上不断摆动),这种运动在低速时有一定好处,但随着机车速度的提高,蛇形运动会引起机车横向振动的加剧,使机车运行品质恶化,而且斜度为1:20的一段踏面是经常与轨面接触的,磨耗较快,使踏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用轮毂,包括轮毂本体、以及轮毂本体上的踏面和轮缘,其特征在于:所述踏面上设有连续的不同曲率半径的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红英,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