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定子极靴模块嵌装用的导磁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8647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极靴模块嵌装用的导磁体,属于电机定子的零件技术领域。其供嵌装成叠片嵌合式电机定子所必需,所述导磁体由若干层闭合的导磁环冲片与若干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交替叠积并固定成为等径结构,每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由若干段导磁环截片周向间隔排列组成,在导磁体中每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的相邻导磁环截片之间均形成镶嵌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供带线圈的极靴模块嵌装而成为叠片嵌合式电机定子,以满足极靴模块在嵌装前可独立预先进行方便的绕线作业,绕线制造成本低,由绕线后的极靴模块与导磁体嵌装而成的电机定子具有绕线槽满率高的特点,从而提高了电机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定子极靴模块嵌装用的导磁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定子极靴模块嵌装用的导磁体,属于电机定子的零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机定子铁芯是由若干片定子冲片叠压后一体成型的,其中,完整的单片定子冲片在其磁轭内沿凸伸出若干个指向定子冲片中心的齿片,因此,定子铁芯由定子轭部和定子齿部组成的,定子线圈则是缠绕于定子齿部上,这就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定子制造过程中,绕线不方便,即直接在定子铁芯上进行绕线作业,由于进线槽口(相邻定子齿部之间的间隙)小,造成绕线操作空间小,为此需要购置针式绕线机,而针式绕线机设备投资成本高,目前必需进口,资金实力小的厂家无法普及,仍沿用人工绕线作业,虽然价格较昂贵的针式绕线机比起人工绕线工效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性价比不高,用户还是嫌其绕线速度慢、绕线效率低、绕线工艺成本高等等不足,绕线制造费高则间接反映到电机单位产品成本难以下降。针式绕线机在绕线时,仅能一个定子齿部接一个定子齿部地进行绕线动作,单位时间绕线产量小,仅能绕制40个线圈/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定子极靴模块嵌装用的导磁体,该导磁体的结构可供带线圈的极靴模块嵌装而成为叠片嵌合式电机定子,以满足极靴模块在嵌装前可独立预先进行方便的绕线作业,绕线制造成本低,由绕线后的极靴模块与导磁体嵌装而成的电机定子具有绕线槽满 率闻的特点,从而提闻了电机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电机定子极靴模块嵌装用的导磁体,其供嵌装成叠片嵌合式电机定子所必需,所述导磁体由若干层闭合的导磁环冲片与若干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交替叠积并固定成为等径结构,每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由若干段导磁环截片周向间隔排列组成,在导磁体中每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的相邻导磁环截片之间均形成镶嵌空隙。上述交替叠积的若干层闭合的导磁环冲片与若干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通过铆压或扣压来固定彼此之间的连接,且每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中的导磁环截片以相等弧长、相等角向距离与相间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中的导磁环截片对齐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具有镶嵌空隙的导磁体结构颠复了电机定子的惯常设计,导磁体成为电机定子的必要零件,该导磁体可供带线圈的极靴模块嵌装而成为叠片嵌合式电机定子,以满足极靴模块在嵌装前可独立预先进行方便的绕线作业,绕线制造成本低,由绕线后的极靴模块与导磁体嵌装而成的电机定子具有绕线槽满率高的特点,从而提高了电机效率。各极靴模块装配成叠片嵌合式电机定子前,均可独立预先进行方便的绕线作业,摒弃了需要在传统定子上逐个绕线于定子齿部的传统绕线作业模式,绕线时免受定子齿部的干扰,以及定子齿部与定子齿部之间的狭小空间的影响,因而降低了绕线工艺要求,可配套使用高速排线机设备,实现了多个极靴模块可同时进行绕线,绕线速度大幅度攀升,单位时间绕线产量高,绕线绕制费大幅度降低,与针式线绕机相比,高速排线机设备投资少,可国产化,产量为150个线圈/小时,其回报率高。绕线槽满率高:在极靴模块上进行直线排列的整齐绕线作业,保证了线圈隔距的均一性,且不受绕线线径材料粗细的影响,由于绕线槽满率高,从而提高了电机效率;构成导磁体的导磁环截片可由矽钢片边角废料冲制得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导磁体的立体图;图2为导磁环冲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由九片导磁环截片所围成的半开放的导磁环片的示意图;图4为长极靴冲片的立体图;图5为短极靴冲片的立体图;图6为极靴模块的立体图;图7示出了缠绕有线圈的极靴模块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组装成为叠片嵌合式定子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2、3所示,闭合的导磁环冲片21为具有中心孔的单一整片结构,半开放的导磁环片由若干段导磁环截片22以周向间隔排列组成,在本实施例中,半开放的导磁环片由九段相同规格的导磁环截片22以周向等距圆周角度排列组成的一假想的环片,且该假想的环片与导磁环冲片21具有相等的内外径,每一导磁环截片22的厚度与导磁环冲片21的厚度都相等。在图1中,导磁体2由导磁环冲片21与半开放的导磁环片交替叠积并固定而成,具体则是通过连环互锁铆压方式将每层各导磁环截片22分别与相邻层导磁环冲片21铆接为一个固定成一体的导磁体2,由图中可见通过九个铆扣6将所有导磁环截片22与所有导磁环冲片21实现铆接,当然也可以通过扣片扣压方式将松散的导磁体2固定成一体。导磁环冲片21有三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有二层,三层导磁环冲片21分别位于导磁体2的最上层、中间层和最底层,其剩下的第二层、第四层皆由半开放的导磁环片占据,其中,位于第二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上的每一导磁环截片22与位于第四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上的相对应导磁环截片22 对齐,在第二层中形成共九个相等间隔的镶嵌空隙20,同样地,在第四层中亦形成共九个相等间隔的镶嵌空隙20,上、下各九个镶嵌空隙20 —一对齐。每一片导磁环冲片21、每一片导磁环截片22均经过绝缘处理。请参阅图4、5所示,长极靴冲片11大致呈“丁”字形,它是由靴冠111、靴身112和靴脚113组成的一个单一整体,靴脚113的端部呈尖形,而短极靴冲片12仅由靴冠121和靴身122组成的一个单一整体,其中,长极靴冲片11与短极靴冲片12具有相等的厚度,且靴冠111和靴冠121在形状、尺寸上是相同的,靴身112和靴身122宽度相等,比较图4与图5见长极靴冲片11的靴身112比短极靴冲片12的靴身122稍长些。在图6中,极靴模块I由靴冠部la、靴身部Ib和靴脚部Ic组成。作为示例,极靴模块I由三片短极靴冲片12与二片长极靴冲片11交替叠积在一起,并通过设于靴身部Ib的铆扣Id以连环互锁铆压的方式来固定彼此之间连接成一体。每一片长极靴冲片11、每一片短极靴冲片12均经过绝缘处理。如图7中的极靴模块I在其靴身部Ib上缠绕有线圈3,它可以在开放的、不受外部空间干扰的情况下通过高速排线机进行绕线。图7中的带有线圈3的极靴模块I可与图1中的导磁体2配套构成叠片嵌合式电机定子,导磁体2的叠厚与每一极靴模块I的叠厚都相等;镶嵌空隙20的数量与九个极靴模块I的长靴冲片11的总数相等。请参考图8所示,共示出了九个皆缠绕了线圈3的极靴模块1,相邻极靴模块I之间形成线槽空间4,极靴模块I的各靴脚113 —一嵌插导磁体2相应的镶嵌空隙20,结合图1、4、5、6、7所示,更为详细地说,是将位于第二层、第四层的长极靴冲片11各自的靴脚113分别与第二层、第四层相对应的镶嵌空隙20镶嵌结合,其余剩下的位于最上层、中间层和最底层的短极靴冲片12各自靴身122的端面则与分别位于最上层、中间层和最底层的导磁环冲片21内环壁相吻合抵触,当均缠绕了线圈3的所有极靴模块I呈放射状逐一嵌插导磁体2相应的镶嵌空隙20完毕后,每个极靴模块I上各长极靴冲片11的靴脚113的远端皆伸出导磁体外,并且所有靴脚113的远端皆与导磁体2焊接固定在一起,图8中示出的是固定成型后的叠片嵌合式定子,图中所示的九个焊接缝5即表示每一极靴模块I的靴脚部Ic远端皆与导磁体2焊接固定。进线槽口的理想间隙为0.5mm。如图8、6所示,每个极靴模块I的靴冠部Ia所具有的内凹曲面具有相同曲率半径,放射状分布的极靴模块I形成一未完全封闭的中心圆,由于本叠片嵌合式定子铁芯实现了在极靴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定子极靴模块嵌装用的导磁体,其供嵌装成叠片嵌合式电机定子所必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由若干层闭合的导磁环冲片与若干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交替叠积并固定成为等径结构,每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由若干段导磁环截片周向间隔排列组成,在导磁体中每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的相邻导磁环截片之间均形成镶嵌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定子极靴模块嵌装用的导磁体,其供嵌装成叠片嵌合式电机定子所必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由若干层闭合的导磁环冲片与若干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交替叠积并固定成为等径结构,每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由若干段导磁环截片周向间隔排列组成,在导磁体中每层半开放的导磁环片的相邻导磁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小兵吴储正邢懿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迪贝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