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线导专用光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634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舰船线导专用光纤,光纤纤芯的表面均匀涂覆有UV固化丙烯酸树脂覆层,UV固化丙烯酸树脂覆层的外周均匀挤包有聚烯烃弹性体缓冲层,聚烯烃弹性体缓冲层的外周编织有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凯芙拉加强层,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凯芙拉加强层的外周挤包有聚氨酯外护套。使用中,穿过光纤纤芯的光线在纤芯与覆层的交界处反射回纤芯,从而保证光线沿着纤芯传播;缓冲层可以保护纤芯和覆层不受破坏;凯芙拉纤维具有优异的耐热高温、耐化学腐蚀和耐潮湿侵袭性能,特别适应鱼雷作业环境,超高的物理机械性能和低密度对于减轻鱼雷重量、增强鱼雷使用安全有着重要作用;聚氨酯外护套可以保护光纤不被磨损、溶解或受到其它损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纤,特别是涉及一种舰船线导专用光纤
技术介绍
舰船鱼雷线导光纤是用于鱼雷在舰船的发射端和鱼雷之间的信息传输构件,对于鱼雷的作业安全和作业距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随着各国海军舰船的发展,作业半径要求越来越大,信息传输速度要求越来越快、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配套的鱼雷线导构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更多的是利用鱼雷线导专用导线作为传输,其采用铜丝作为导体,传输速率低、精度差,重量大,不利于鱼雷大半径远距离作业要求。国家军用标准GJB 3342-98《鱼雷线导专用导线通用规范》提供了一种铜导线作为导体高密度聚乙烯绝缘的鱼雷线导专用导线,但其传输性能差,重量,无法单线大长度匹配于鱼雷。UV数值又称光敏数值,是一种受光线照射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进而交联固化的低聚物。UV树脂包括溶剂型树脂和水性UV树脂,常用的溶剂型UV树脂中包括UV丙稀酸树脂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舰船线导专用光纤,外径小、重量轻、机械强度高、光学性能优异、具有优异的抗水压性能、可连续大长度生产配套于鱼雷。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舰船线导专用光纤,光纤纤芯的表面均匀涂覆有UV固化丙烯酸树脂覆层,所述UV固化丙烯酸树脂覆层的外周均匀挤包有聚烯烃弹性体缓冲层,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缓冲层的外周编织有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凯芙拉加强层,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凯芙拉加强层的外周挤包有聚氨酯外护套。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穿过光纤纤芯的光线在纤芯与覆层的交界处反射回纤芯,从而保证光线沿着纤芯传播;缓冲层可以保护纤芯和覆层不受破坏;凯芙拉纤维具有优异的耐热高温、耐化学腐蚀和耐潮湿侵袭性能,特别适应鱼雷作业环境,超高的物理机械性能和低密度对于减轻鱼雷重量、增强鱼雷使用安全有着重要作用;聚氨酯外护套可以保护光纤不被磨损、溶解或受到其它损害。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光纤纤芯为色散位移型单模光纤,其最低筛选强度为690MPa。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单模光纤是波长为1.31 μ m的G652单模光纤。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UV固化丙烯酸树脂覆层的厚度为60±10μπι,覆层的偏心度不大于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缓冲层挤包后的外径为0.350 ±0.015mm,偏心度不大于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凯芙拉加强层由纤维束按照双层编织进行间疏式编织而成,编织覆盖率为309Γ45% ;各所述纤维束由19根单丝直径为0.012±0.0Olmm的凯芙拉纤维绞合而成;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凯芙拉加强层的外径为0.650±0.025mm。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聚氨酯外护套的挤包厚度为0.1(H).11mm,挤包后的外径为0.850 ± 0.050mm且直径偏差不超过3%。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舰船线导专用光纤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纤纤芯;2.UV固化丙烯酸树脂覆层;3.聚烯烃弹性体缓冲层;4.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凯芙拉加强层;5.聚氨酯外护套。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舰船线导专用光纤,光纤纤芯I的表面均匀涂覆有UV固化丙烯酸树脂覆层2,UV固化丙烯酸树脂覆层2的外周均匀挤包有聚烯烃弹性体缓冲层3,聚烯烃弹性体缓冲层3的外周编织有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凯芙拉加强层4,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凯芙拉加强层4的外周挤包有耐高温125°C的光面聚氨酯外护套5。光纤纤芯I为色散位移型单模光纤,其最低筛选强度为690MPa ;单模光纤是波长为1.3111111的6652单模光纤。UV固化丙烯酸树脂覆层2的厚度为60± 10 μ m,覆层的偏心度不大于2%。聚烯烃弹性体缓冲层3挤包后的外径为0.350±0.015mm,偏心度不大于3%。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凯芙拉加强层4由纤维束按照双层编织进行间疏式编织而成,编织覆盖率为30% 45%,加强层的外径为0.650±0.025mm ;各纤维束由19根单丝直径为0.012±0.0Olmm的凯芙拉纤维绞合而成;凯芙拉纤维密度为1.43^1.44g/cm3,抗拉强度不低于3000MPa,断裂伸长率不低于3.0%。聚氨酯外护套5的挤包厚度为0.1(Γθ.11mm,挤包后的外径为0.850 ± 0.050mm且直径偏差不超过3%。该专用光纤成品的最大重量不大于0.75kg/km,连续大长度可达40公里。成品在1550 ±25nm波长下的最大衰减常数不大于0.4dB/km,成品的衰减常数变化不大于0.15dB/km。机械性能试验:1)以100mm/min的速率在拉力试验机上进行张力负荷试验,将拉力拉到130N停止拉伸并在此拉力下持续lmin,护套无目力可见的裂纹、裂口或断裂,光传输性能变化不大于0.15 dB/km;2)将试样绕在芯轴半径为25±lmm的圆轴上2(Γ25圈,以卷绕张力不大于5Ν进行卷绕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无目力可见的裂纹、裂口或断裂,光传输性能变化不大于0.15 dB/km ;3)按照GJB360A方法201规定进行振动试验,试验后光传输性能变化不大于0.15 dB/km ;4)按照GJB915A方法206程序2进行扭转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无机械损伤,光传输性能变化不大于0.15 dB/km。环境适应性能试验:1)将长度为1.5m的试样置于加有水的高压密封舱中,光纤的端头引出接至光时域反射计上,将舱中水压加到lOMpa,IOmin后开始测量,并持续I小时,在此耐水压试验期间及试验结束后光传输性能变化不大于0.20 dB/km ;2)光纤置于-40±2°C下240h,接着置于室温下24±lh ;再将光纤置于70±2°C下240h,接着置于室温下24± 1h进行贮存温度试验,结束后护套无损坏,光传输性能变化不大于0.15 dB/km ;3)按CB1235标准方法104对光纤进行4各周期的耐湿性试验,结束后护套无损坏,光传输性能变化不大于0.15 dB/km ;4)按照GJB915A方法110进行护套粘结试验,在温度为70±2°C下持续48h,结束后光纤相互接触的护套表面之间或光纤护套与其他接触面之间无粘结现象发生。5)按CB1235方法105对光纤进行霉菌试验,光纤表面目测未见霉菌生长。6)按GJB 915A方法113进行温度循环试验,按照下表步骤循环5次,在试验过程中和试验后光纤护套无机械损伤,光传输性能变化不大于0.15 dB/km。温度循环试验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舰船线导专用光纤,其特征在于:光纤纤芯的表面均匀涂覆有UV固化丙烯酸树脂覆层,所述UV固化丙烯酸树脂覆层的外周均匀挤包有聚烯烃弹性体缓冲层,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缓冲层的外周编织有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凯芙拉加强层,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凯芙拉加强层的外周挤包有聚氨酯外护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舰船线导专用光纤,其特征在于:光纤纤芯的表面均匀涂覆有UV固化丙烯酸树脂覆层,所述UV固化丙烯酸树脂覆层的外周均匀挤包有聚烯烃弹性体缓冲层,所述聚烯烃弹性体缓冲层的外周编织有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凯芙拉加强层,所述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凯芙拉加强层的外周挤包有聚氨酯外护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舰船线导专用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纤芯为色散位移型单模光纤,其最低筛选强度为690MP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舰船线导专用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模光纤是波长为1.31μm的G652单模光纤。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舰船线导专用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UV固化丙烯酸树脂覆层的厚度为60 ±10 μ m,覆层的偏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翠香李永江陆云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