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称量后样品搁物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4565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3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EA1112型元素分析仪配套使用的部件,具体地说是放置称量后样品搁物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呈方形,盘体上方按阵列方式设有若干放置样品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暂时存放称量后样品,又避免了易混淆、混乱次序,待集中称量完毕后,可一次将样品按顺序放入元素分析仪的转盘进样器,可以提高检测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EAl 112型元素分析仪配套使用的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用来暂时放置称量后样品的搁物盘。
技术介绍
EA1112型元素分析仪可用来测定样品中的碳、氮等元素的含量。通常,使用最小分度值为I μ g的电子天平将待测试样称取3 4mg置于特定的锡纸杯中,然后将盛有样品的锡纸杯包裹紧实呈半个米粒大小,放置于元素分析仪的转盘进样器中(该转盘进样器最多可放置32个称量后样品),盖上转盘上盖。仪器运行后,转盘转至特定位置,吹扫装置进行氦气吹扫置换,避免空气中的氮气及二氧化碳引入,之后,样品掉入进样孔进入燃烧氧化区。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次需测定多个样品的情况,如果每次称量后即把样品放入转盘进样器中,则工作效率较低。况且,如果在元素分析仪运行时打开转盘进样器盖放入样品,会有空气进入影响最终的测定结果。这时,就需要有一个可暂时存放称量后样品的物件,等称量结束或仪器进样器中前一批样品运行结束后一起放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大批待检测称量后样品的放置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暂时放置称量后样品的搁物盘,它不仅可暂时存放称量后包裹在锡纸杯中的样品,而且还可以方便地识别所称量样品的先后顺序。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盘体,所述盘体呈方形,盘体上方按阵列方式设有若干放置样品的凹槽。称量后样品按行或列次序依次放置在相应凹槽中,取出时再按上述次序依次取出。为了方便识别每个凹槽的次序,每个凹槽底部设有用来识别凹槽次序的数字标识。考虑到结构紧凑,每个凹槽呈正方形。本技术可暂时存放称量后样品,又避免了易混淆、混乱次序,待集中称量完毕后,可一次将样品按顺序放入元素分析仪的转盘进样器,可以提高检测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结构如图1和2所示,包括呈方形的盘体1,盘体I上方按阵列方式设有若干放置样品的正方形凹槽2。每个凹槽2底部设有用来识别凹槽次序的阿拉伯数字标识3。图1和2所示实施例中的凹槽数量为12个,考虑到用镊子夹取样品需要一定空间且安全存放样品需要的深度,每个凹槽2的长、宽、深分别为20mm、20mm、10mm。使用时,用最小分度值为Iyg的电子天平称量3 4mg样品放入锡纸杯中,随即进行包裹,再按称量顺序放入I 12个凹槽内,待一个或两个搁物盘称量完毕或仪器进样器中前一批样品运行结束,按顺序将包裹后的样品放入元素分析仪的转盘进样器进行样品的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放置称量后样品搁物盘,包括盘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呈方形,盘体(1)上方按阵列方式设有若干放置样品的凹槽(2),每个凹槽(2)呈正方形,每个凹槽(2)的长、宽、深分别为20?mm、20?mm、10?mm。

【技术特征摘要】
1.放置称量后样品搁物盘,包括盘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I)呈方形,盘体(I)上方按阵列方式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耘穆永峰利娟李泉泓彭克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