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及防水密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835894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器防水密封技术领域。一种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用于密封套设在电线上的弹性密封套和密封对接在弹性密封套一端的基环,基环密封连接在电器电线过孔处,所述弹性密封套的内表面为圆锥面,所述弹性密封套同基环连接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大、远离基环一端的开口面积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电线外径的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和防水密封方法,解决了现有可拆卸式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方式引起的使用方便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防水密封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电器(如插头、插座等)用在需要防水的场所时,电器的电线过孔(即供电线穿入电器内部的孔)处必须采取防水措施。现有的对电器电线过孔进行防水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在电器电线过孔处通过浇注包裹的方式将电线密封连接在电器电线过孔处,现有的插头需要作防水处理时多采用该方式。如在中国专利号为2011201601553、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11月16日、名称为“一种防水插头”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防水插头即为通过该方式对电器电线过孔处进行密封,防止水顺着电线表面经电器电线过孔流入电器内部。以上密封方法存在装配不便且电线不可更换的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通过在电器电线过孔处设置密封件的方式进行密封。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081810公开日为2011年10月12日、名称为“一种水下光缆连接器”的专利文件中公开的对电器电线过孔进行密封的方式即为采用密封件进行密封。其中的密封件为0型密封圈。通过这种结构的密封方式虽然提高了装配时的方便性且实现了电线的可更换,但还存在以下不足:在电器所用的电线外径不能预知时,无法事先或同步准备密封件、只能在所用的电线外径确定后才能决定采用何种内径的密封圈,如果所需要的密封圈的内径为非标准尺寸,则需要在电线定下后重新开模制作,导致电器产品的生产周期长;电器更换外径不同的电线时,无论密封圈是否损坏都必须更换为同新换上的电线外径匹配的密封圈,使用时的方便性差且使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适用于不同电线外径的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和防水密封方法,解决了现有可拆卸式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方式引起的使用方便性差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用于密封套设在电线上的弹性密封套和密封对接在弹性密封套一端的基环,基环密封连接在电器电线过孔处,所述弹性密封套的内表面为圆锥面,所述弹性密封套同基环连接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大、远离基环一端的开口面积小。当电线外径增大到弹性密封套的开口面积大的一端的内表面密封包裹在电线上时,为本专利技术所能够安装的最大外径的电线;电线外径缩小到仅弹性密封套的开口面积小的一端的内表面密封包裹在电线上时,为本专利技术所能够安装的最小外径的电线。因能够适应不同外径的电线,密封件的生产不受电线的制约,更换电线时只有电线的外径在弹性密封套所能匹配的范围内、无需更换密封件,提高了使用时的方便性和降低了使用成本。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密封套朝向电器的外部延伸,所述弹性密封套为可翻转结构。安装时先使弹性密封套翻转到内表面朝外,然后将电线穿入弹性密封套,再外拉电线到弹性密封套翻转为内表面朝内。电线在弹性密封套内抽动而移动位置时会磨损密封套而导致密封效果下降,“弹性密封套为可翻转结构”能够降低电线在弹性密封套内抽动时对弹性密封套内表面即密封面的磨损,安装电线到弹性密封套的过程中对密封件的密封性能的影响小。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密封套的外表面为圆锥面,所述弹性密封套同基环连接的一端的外半径大、远离基环一端的外半径小。能够提高电线穿过弹性密封套时的方便性。作为优选,所述基环和所述弹性密封套之间为弧面过渡。弹性密封套无论处于内表面朝外还是外表面朝外时,弧形过渡能够使弹性密封套保持在该状态,以提高装配时的方便性和防止在该处产生断裂现象。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位于电器内部的按压架,所述基环通过所述按压架密封抵紧在电器电线过孔的内端。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设置于电器导线过孔的过孔内翻边,所述按压架设有带通孔的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按压环,按压环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延伸,所述通孔同电器导线过孔连通,所述基环包括环形密封部,密封部径向外端设有挡边,密封部径向内端同所述弹性密封套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部同挡边呈“T”字形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部被密封夹持在所述按压环的端面和过孔内翻边的端面之间。弹性密封套受到向外的拉扯而产生移动时,挡边会受到内翻遍和按压环的阻挡作用使得弹性密封套不能够脱离,提高了弹性密封套的固定效果和密封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按压环的端面上设有沿按压环周向延伸的加力环。能够提高基环同电器之间的密封效果。一种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将弹性密封套翻转到内表面朝外; 第二步、将电线的插入电器内部的一端穿过弹性密封套,在弹性密封套自身弹力作用下、弹性密封套的外表面弹性地夹紧在电线上; 第三步、通过外拉电线,使弹性密封套翻转到内表面朝内,在弹性密封套自身弹力作用下、弹性密封套的内表面弹性地密封在电线上; 第四步、将电线的插入电器内部的一端同电器电连接在一起,基环密封连接在电器电线过孔处,电线穿过电器电线过孔。作为优选,第二步中,电线的插入电器内部的一端先穿过电器电线过孔后再穿过弹性密封套;第四步中,基环密封连接在电器电线过孔的内端上,弹性密封套穿过电器电线过孔。弹性密封套能够隔离在电线和电器电线过孔之间,电线受到弯折时不容易产生断裂现象且弹性密封套不容易脱落。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密封件上设计基环同电器进行密封、设计内表面即密封面为圆锥面且通过自身弹力进行密封的弹性密封套同电线进行密封,不但装配时方便,而且能够对不同外径的电线进行密封;弹性密封套同基环连接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大,装配时的方便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器电线过孔密封结构的分体状态示意图。图2为准备将电线穿到弹性密封套内时的示意图。图3为电线已经穿到弹性密封套内时的示意图。图4为弹性密封套密封连接到电线上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器电线过孔密封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电器1、电器电线过孔11、过孔内翻边2、密封件3、弹性密封套31、弹性密封套的内表面311、弹性密封套的外表面312、基环32、密封部321、挡边322、按压架4、基板41、按压环42、通孔43、加力环44、电线5、电线插入电器内部的一端51。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电器I的电器电线过孔11上的过孔内翻边2、密封件3和按压架4。密封件3由弹性材料制作而成。密封件3包括弹性密封套31和基环32。基环32和弹性密封套31为一体结构。弹性密封套31为可翻转结构。弹性密封套32朝向电器I的外部延伸。弹性密封套的内表面311为圆锥面。弹性密封套的外表面312为圆锥面。弹性密封套31下端的外半径大、上端的外半径小。弹性密封套31下端的开口面积大、上端的开口面积小。基环32包括环形密封部321和挡边322。密封部321同挡边322呈“T”字形连接在一起且为一体结构。挡边322连接在密封部321径向外端。密封部321径向内端同弹性密封套31的下端连接在一起。密封部321和弹性密封套31之间为弧面过渡。按压架4包括基板41和设置在基板上表面上的按压环42。基板41上设有通孔43。按压环41沿通孔43的周向延伸。通孔43同电器导线过孔11连通且对齐。按压环42的端面上设有加力环44。加力环44沿按压环43周向延伸。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进行防水密封的方法为: 参见图2,第一步、将弹性密封套31翻转到弹性密封套的内表面311朝外;使电线插入电器内部的一端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包括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用于密封套设在电线上的弹性密封套和密封对接在弹性密封套一端的基环,基环密封连接在电器电线过孔处,所述弹性密封套的内表面为圆锥面,所述弹性密封套同基环连接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大、远离基环一端的开口面积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包括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用于密封套设在电线上的弹性密封套和密封对接在弹性密封套一端的基环,基环密封连接在电器电线过孔处,所述弹性密封套的内表面为圆锥面,所述弹性密封套同基环连接的一端的开口面积大、远离基环一端的开口面积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套朝向电器的外部延伸,所述弹性密封套为可翻转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套的外表面为圆锥面,所述弹性密封套同基环连接的一端的外半径大、远离基环一端的外半径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环和所述弹性密封套之间为弧面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电器内部的按压架,所述基环通过所述按压架密封抵紧在电器电线过孔的内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器电线过孔防水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电器导线过孔的过孔内翻边,所述按压架设有带通孔的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按压环,按压环沿所述通孔的周向延伸,所述通孔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映峰
申请(专利权)人: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