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苹果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双边发光二极管背光的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3354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20:02
本公开涉及具有双边发光二极管背光的显示器。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具有包括背光结构的液晶显示器。该背光结构可以产生通过显示器中的显示层的背光。显示层可以包括滤色器元件、液晶层、以及薄膜晶体管层。背光结构可以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边缘的导光板。导光板和其他显示层可以组装在诸如金属机架和塑料机架的支撑结构内。第一发光二极管灯带可以在相对于金属机架浮动的位置附接至导光板的第一边缘。第二发光二极管灯带可以在相对于金属机架固定的位置附接至导光板的第二边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一般地涉及电子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显示器及相关背光结构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诸如计算机和蜂窝电话的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器。一些显示器,诸如等离子显示器和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产生光的显示像素阵列。在这种类型的显示器中,背光是不必要的,因为显示像素本身产生光。其他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包含无源显示像素。在液晶显示器中的像素可以改变通过显示器的光量来为用户显示信息,但是不产生光。因此,通常需要为液晶显示器提供背光。在用于诸如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器的典型背光结构中,导光板被用于分配由诸如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光源产生的背光。诸如漫射层和亮度增强膜的光学膜可以布置在导光板之上。反射器可以形成在导光板下方来提高背光效率。为了提供满意的背光,可能期望在导光板的顶边和底边上布置发光二极管灯带。顶边和底边发光二极管灯带通常固定至金属机架上。为了适应沿其边缘之一附接到金属机架的导光板的热膨胀,传统设计在发光二极管和导光板之间加入了相对较大的气隙(例如,大约0.6_的间隙)。使用这么大的间隙对背光效率可能具有不利的影响。差的背光效率进而可能降低功耗效率并可能降低电子设备中的电池寿命。因此,期望能够提供具有改进的显示器和背光的电子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电子设备可以具有带有背光结构的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背光结构可以产生穿过显示器中的多个层的背光。背光结构可以产生穿过显示器的背光。显示器可以具有显示层,诸如滤色器层、液晶层、薄膜晶体管层以及偏光器层。背光结构可以具有导光板,其具有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边缘。导光板和其他显示结构可以组装在诸如金属机架和塑料机架的支撑结构中,以形成显示模块。在显示模块中,第一发光二极管灯带可以在相对于金属机架浮动的位置处附接至导光板的第一边缘。第二发光二极管灯带可以在相对于金属机架固定的位置处附接至导光板的第二边缘。发光二极管可以通过窄缝与导光板的所述边缘分开来提高背光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其性质和各种优点将从附图和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具体描述而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有背光显示器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示例性背光显示器的截面侧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示例性显示器背光结构的顶视图,示出了两个发光二极管灯带可以如何用于为显示器提供背光。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在具有背光结构的显示模块中的示意性结构的透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已经附接有发光二极管灯带的导光板的截面侧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在附接发光二极管灯带之后的导光板的上边缘的透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在附接发光二极管灯带之前的金属机架结构的底边缘的截面侧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图7的金属机架结构的底边缘的截面侧视图,其中发光二极管灯带已经被放置以便为导光板的底边缘提供背光照明。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图8的金属机架结构的底边缘的截面侧视图,其中发光二极管灯带已经使用反光带在固定位置附接至该金属机架结构的底边缘。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附接至导光板的顶边缘的发光二极管灯带的截面侧视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在安装具有图10的发光二极管灯带的导光板的顶边缘的过程中金属机架结构的顶边缘的截面侧视图,从而导光板的顶边缘和发光二极管位于相对于金属机架浮动的位置。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在安装和附接导光板的底边缘的过程中图9的金属机架结构的底边缘的截面侧视图。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有导光板和相关发光二极管的金属机架的顶边缘部分的透视图。图1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有导光板和相关发光二极管的金属机架的底边缘部分的透视图。图1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在具有导光板和相关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模块中的金属机架和相关塑料机架的顶边缘部分的截面侧视图。图1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有导光板的相关二极管的显示模块中的金属机架和相关塑料机架的底边缘部分的截面侧视图。图1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在白色墨层已经形成在发光二极管柔性电路基板上以作为反射层的布置中金属机架的顶边缘部分和导光板和相关发光二极管的截面侧视图。图1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组装具有双边发光二极管配置的显示器的显示结构所涉及的示例性步骤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显示器可以设置有背光结构。背光结构可以为显示器产生背光,用来帮助设备的用户在各种各样的环境光条件下观看显示器上的图像。具有背光的显示器可以设置在任何适当类型的电子设备中。图1中示出了可以设置有背光显示器的这种类型的示例性电子设备。图1的电子设备10可以是计算机,诸如集成在诸如计算机监视器的显示器中的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诸如腕表设备的更小的便携式设备、悬挂设备、或其他可佩戴的或微型设备、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平板计算机、游戏设备、导航设备、计算机监视器、电视、或其他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设备10可以包括背光显示器,例如显示器14。显示器14可以是触摸屏,其包括电容性触摸电极或其他触摸传感器部件,或者可以是非触摸敏感的显示器。显示器14可以包括由液晶显示(IXD)部件或其他适当显示像素结构形成的图像像素。在此,有时将使用液晶显示像素形成的显示器14的布置作为示例来描述。然而,这仅是示例性的。如果愿意,任何类型的显示技术都可以用于形成显示器14。设备10可以具有壳体,例如壳体12。壳体12,有时被称作机壳,可以由塑料、玻璃、陶瓷、纤维复合材料、金属(例如,不锈钢、铝等)、其他适当材料、或这些材料中任意两种或多种的组合来形成。壳体12可以使用一体式配置来形成,其中,部分或全部壳体12作为单个结构被机械加工或模制,或者壳体可以使用多个结构(例如,内部框架结构、形成外部壳体表面的一个或多个结构等等)来形成。图2中示出了显示器14的截面侧视图。如图2所示,显示器14可以包括背光结构(背光单兀)18。背光结构18可以包括诸如发光二极管光源14的光源、诸如导光板22的导光板、光学膜42、以及诸如反射器20的反射器。在工作过程中,发光二极管光源24可以将光50发射至导光板22中。导光板22可以由矩形的透明塑料片形成。光50可以由于全内反射原理在导光板22内传播。从导光板22的上表面逸出的光可以沿方向Z通过其上的显示层,并且可以作为用于显示器14的背光。从导光板22的下表面逸出的光可以被发射器20反射回到向上的方向。反射器20可以由诸如白色塑料(作为示例)的反射材料形成。光学膜42可以包括亮度增强膜层、漫射膜层以及补偿膜层(作为示例)。显示器14可以具有诸如偏光器层34的上偏光器层,以及诸如偏光器层26的下偏光器层。偏光器层26可以使背光50偏振。薄膜晶体管层28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电路层和相关像素电极的阵列。柔性电路电缆40可以将图像数据提供至显示驱动集成电路38。作为响应,显示驱动集成电路38可以控制层28中的薄膜晶体管电路,从而诸如薄膜晶体管结构的像素结构和薄膜晶体管层28上的像素电极阵列中的相关像素电极产生对应于将被显示的图像数据的电场。由薄膜晶体管层28上的每个电极产生的电场将液晶层30的相关部分中的液晶的取向调节相应量。当光通过显示器14时,液晶取向的调节调节了已经通过层30的光的偏振。当该光到达上偏光器34时,光的每个像素的偏振态被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器,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层,具有被配置用于显示和成像的结构;以及背光单元,被配置用于产生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层的背光,其中背光单元包括支撑结构、导光板、分别在导光板的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处耦接至导光板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灯带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灯带,其中在导光板的第一边缘处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灯带具有相对于支撑结构浮动的位置,并且其中在导光板的第二边缘处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灯带具有相对于支撑结构固定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13 US 13/324,8621.一种显不器,包括: 至少一个显示层,具有被配置用于显示和成像的结构;以及 背光单元,被配置用于产生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层的背光,其中背光单元包括支撑结构、导光板、分别在导光板的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处耦接至导光板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灯带和第二发光二极管灯带,其中在导光板的第一边缘处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灯带具有相对于支撑结构浮动的位置,并且其中在导光板的第二边缘处的第二发光二极管灯带具有相对于支撑结构固定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矩形环形机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矩形环形机架包括金属机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还包括矩形环形塑料机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显示层包括液晶显示薄膜晶体管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还包括基板,第一发光二极管灯带借助该基板附接至导光板的第一边缘,其中所述基板相对于支撑结构浮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基板包括柔性印刷电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还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灯带借助该第一基板附接至导光板的第一边缘,并且第二发光二极管灯带连接到该第二基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器,其中第一基板包括第一柔性印刷电路,并且其中第二基板包括第二柔性印刷电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还包括粘合剂,其中第二柔性印刷电路借助该粘合剂耦接至导光板。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器,还包括将第二柔性印刷电路附接至支撑结构的结构。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将第二柔性印刷电路附接至支撑结构的结构包括胶带。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器,其中所述胶带包括白反射胶带。14.一种形成利用背光结构进行背光照明的显示器的方法,所述背光结构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的导光板以及机架,所述方法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苹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