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下INS和DVL组合导航系统的DVL参数标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833363 阅读:3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19:55
一种用于水下INS和DVL组合导航系统的DVL参数标定方法,其流程为:(1)水下航行器完成初始对准后,进行第一次GNSS校准;(2)匀速直航一定距离后进行第二次GNSS校准;(3)根据两次校准记录的GNSS和组合导航位置信息,计算DVL参数;(4)航行器折返并匀速直航一定距离后进行第三次GNSS校准,计算DVL参数,根据上次DVL参数迭代计算总的DVL参数;(5)航行器折返并直航一定距离时,进行第四次GNSS校准,根据第四次校准组合导航位置和GNSS位置信息,计算组合导航的位置误差,判断精度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则标定完成,否则迭代计算以完成标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计算简单、精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到导航系统领域,特指一种主要适用于远程水下航行器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INS)与多普勒测速仪(Doppler Velocity Log, DVL)组合导航中的DVL参数标定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远程水下航行器具有远航程的特点,单一的导航系统都无法满足需求。惯性导航具有自主、短时定位精度高的优势,但存在位置误差随时间累积的缺点;GNSS (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导航定位精度高,定位误差不随时间累积,但存在抗干扰能力弱,且无法进行水下导航等不足。SINS/DVL组合导航则是利用DVL提供的高精度速度信息抑制SINS定位误差的累积,其具有自主性和定位精度高的优点,成为了远程水下潜航器导航技术研究的热点。而DVL的参数(即:DVL刻度因子、DVL与INS基准之间安装角偏差)是影响自主导航精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组合导航时必须对它们进行标定和补偿。目前,在水下INS/DVL组合导航中主要采用较高的加工工艺以保证DVL与INS基准之间的安装关系,或者采用全程使用GNSS方式事先标定DVL的参数。对于上述采用搞精度加工工艺的办法而言,其成本高,并且很难保证DVL与INS之间的安装精度,从而导致INS/DVL组合导航定位精度下降;而对上述全程使用GNSS信号来标定DVL参数的方式而言,则必须使水下航行器浮出水面接受GNSS信号,因此也存在操作复杂等缺点。总而言之,现有远程水下航行器INS/DVL组合导航中的DVL参数标定方法均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等不足,难以满足远程`水下潜航器高精度INS/DVL组合导航日益迫切的高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简单、精度高、操作简单的用于水下INS和DVL组合导航系统的DVL参数标定方法,其可广泛应用于远程水下航行器组合导航中的DVL参数标定,从而提高INS/DVL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下INS和DVL组合导航系统的DVL参数标定方法,其流程为:(I)第一次GNSS校准:水下航行器完成初始对准后,进入SINS/DVL组合导航状态,浮出水面接收GNSS信号,进行第一次GNSS校准,并记录当GNSS最后一次位置有效时的组合导航的基于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位置(xICI,u10, zio)和GNSS的基于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位置信息(xe(l,γω, ze(l),作为校准点I的信息;(2)第二次GNSS校准:水下航行器匀速直航,并以INS/DVL组合导航状态工作,航行一段距离后水下航行器上浮开始接收GNSS信号,进行第二次校准,记录从第一个校准点开始到第二个校准点DVL天向投影速度的积分Hm,记录当GNSS位置第一次有效时且没有校准的组合导航位置(xn,yn,zn)和GNSS位置(xei, yG1, zei),作为校准点2的信息;(3)计算DVL参数:根据校准点I和校准点2记录的GNSS位置信息和组合导航位置信息,计算DVL参数;8卩=DVL刻度因子1、DVL与INS的方位安装角偏差a ^和俯仰安装角偏差β ο,然后代入INS/DVL组合导航进行计算,并记录当GNSS最后一次位置有效时的组合导航的基于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位置(xI2,Y12, zI2)和GNSS的基于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位置信息(xe2,yG2, ze2),作为校准点3的信息;(4)第三次GNSS校准:航行器折返并匀速直航,航行一定距离时,进行第三次GNSS校准,记录从校准点2开始到校准点3DVL速度在天向投影的积分Hm,记录当GNSS位置第一次有效时且没有校准的组合导航位置(xI3,yI3,zI3)和GNSS的位置信息(xe3, yG3, Ze3Mt为校准点4的信息,根据·校准点3和校准点4的信息,计算DVL刻度因子1、DVL与INS的方位安装角偏差α I和俯仰安装角偏差βI ;(5)根据上次DVL参数迭代计算总的DVL参数:总DVL刻度因子K、DVL与INS的总方位安装角偏差α和总俯仰安装角偏差β,迭代计算公式如下:K = K0XK1 α=α0+Ct1 β=β0+β1然后代入INS/DVL组合进行计算,记录当GNSS最后一次位置有效时的组合导航位置(xI4, yI4, ζΙ4)和GNSS的位置信息(xG4,yG4, ze4),作为校准点5的信息;(6)第四次GNSS校准:航行器开始下潜折返并匀速直航,当航行一定距离(如5Km)时,进行第四次校准。当GNSS信息有效时,记录当GNSS位置第一次有效时且没有校准的组合导航位置(xI5,Y15, zI5)和GNSS位置(xe5,yG5, zG5)作为校准点6的信息。根据校准点6组合导航位置(xI5, yI5, Z15)和GNSS位置(xG5,yG5, zG5)信息,计算组合导航的位置误差,判断精度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保存DVL参数,标定完成,否则根据校准点5和校准点6记录的GNSS位置信息和组合导航位置信息,计算DVL参数,根据上次DVL参数计算总的DVL参数,并保存DVL参数,标定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的具体流程为:(a)分别计算组合导航和GNSS的校准点I到校准点2位置矢量:Rins/DVL — (χιι, Υιι ζιι) _(xio, Yio ζιο)(I)Rgnss — (xgi Ygi zgi) _(xgo,Ygo zgo)(2)(b)根据位置矢量计算方位安装角偏差a ^和DVL刻度因子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水下INS和DVL组合导航系统的DVL参数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流程为:(1)第一次GNSS校准:水下航行器完成初始对准后,进入SINS/DVL组合导航状态,浮出水面接收GNSS信号,进行第一次GNSS校准,并记录当GNSS最后一次位置有效时的组合导航的基于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位置(XI0,yI0,zI0)和GNSS的基于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位置信息(xG0,yG0,zG0),作为校准点1的信息;(2)第二次GNSS校准:水下航行器匀速直航,并以INS/DVL组合导航状态工作,航行一段距离后水下航行器上浮开始接收GNSS信号,进行第二次校准,记录从第一个校准点开始到第二个校准点DVL天向投影速度的积分HDVL,记录当GNSS位置第一次有效时且没有校准的组合导航位置(xI1,yI1,zI1)和GNSS位置(xG1,yG1,zG1),作为校准点2的信息;(3)计算DVL参数:根据校准点1和校准点2记录的GNSS位置信息和组合导航位置信息,计算DVL参数;即:DVL刻度因子K0、DVL与INS的方位安装角偏差α0和俯仰安装角偏差β0,然后代入INS/DVL组合导航进行计算,并记录当GNSS最后一次位置有效时的组合导航的基于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位置(xI2,yI2,zI2)和GNSS的基于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位置信息(xG2,yG2,zG2),作为校准点3的信息;(4)第三次GNSS校准:航行器折返并匀速直航,航行一定距离时,进行第三次GNSS校准,记录从校准点2开始到校准点3DVL速度在天向投影的积分HDVL,记录当GNSS位置第一次有效时且没有校准的组合导航位置(xI3,yI3,zI3)和GNSS的位置信息(xG3,yG3,zG3),作为校准点4的信息;根据校准点3和校准点4的信息,计算DVL刻度因子K1、DVL与INS的方位安装角偏差α1和俯仰安装角偏差β1;(5)根据上次DVL参数迭代计算总的DVL参数:总DVL刻度因子K、DVL与INS的总方位安装角偏差α和总俯仰安装角偏差β,迭代计算公式如下:K=K0×K1??α=α0+α1??β=β0+β1然后代入INS/DVL组合进行计算,记录当GNSS最后一次位置有效时的组合导航位置(XI4,YI4,ZI4)和GNSS的位置信息(xG4,yG4,zG4),作为校准点5的信息;(6)第四次GNSS校准:航行器开始下潜折返并匀速直航,当航行一定距离时,进行第四次校准;当GNSS信息有效时,记录当GNSS位置第一次有效时且没有校准的组合导航位置(xI5,yI5,zI5)和GNSS位置(xG5,yG5,zG5)作为校准点6的信息;根据校准点6组合导航位置(xI5,yI5,zI5)和GNSS位置(xG5,yG5,zG5)信息,计算组合导航的位置误差,判断精度是否满足要求,若满足要求,保存DVL参数,标定完成;否则根据校准点5和校准点6记录的GNSS 位置信息和组合导航位置信息,计算DVL参数;根据上次DVL参数计算总的DVL参数,并保存DVL参数,标定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下INS和DVL组合导航系统的DVL参数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流程为: (1)第一次GNSS校准:水下航行器完成初始对准后,进入SINS/DVL组合导航状态,浮出水面接收GNSS信号,进行第一次GNSS校准,并记录当GNSS最后一次位置有效时的组合导航的基于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位置(XICI,y10, z10)和GNSS的基于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位置信息(Xoi,Zetl),作为校准点I的信息; (2)第二次GNSS校准:水下航行器匀速直航,并以INS/DVL组合导航状态工作,航行一段距离后水下航行器上浮开始接收GNSS信号,进行第二次校准,记录从第一个校准点开始到第二个校准点DVL天向投影速度的积分Hm,记录当GNSS位置第一次有效时且没有校准的组合导航位置(xn,yn,zn)和GNSS位置(xei, yG1, zei),作为校准点2的信息; (3)计算DVL参数:根据校准点I和校准点2记录的GNSS位置信息和组合导航位置信息,计算DVL参数;8卩=DVL刻度因子1、DVL与INS的方位安装角偏差a ^和俯仰安装角偏差β O,然后代入INS/DVL组合导航进行计算,并记录当GNSS最后一次位置有效时的组合导航的基于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位置(xI2,yI2, zI2)和GNSS的基于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位置信息(Xe2,ye2,Ze2),作为校准点3的信息; (4)第三次GNSS校准:航行器折返并匀速直航,航行一定距离时,进行第三次GNSS校准,记录从校准点2开始到校准点3DVL速度在天向投影的积分Hm,记录当GNSS位置第一次有效时且没有校准的组合导航位置(XI3,yI3,Z13)和GNSS的位置信息(xe3, yG3, Ze3),作为校准点4的信息;根据校准点3和校准点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康华曹聚亮潘献飞吴文启胡小平吴美平江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