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屏蔽罩的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3319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2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屏蔽罩的探头,包括壳体、锁紧机构、BNC接头、屏蔽罩、缆线和电路板;通过螺钉将电路板的一端、下屏蔽罩的一端、BNC接头的连接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固定在下壳体上;上屏蔽罩的一端设有一个通孔,电路板(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下屏蔽罩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螺钉依次穿过通孔,将上屏蔽罩、电路板和下屏蔽罩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固定在下壳体上;所述下屏蔽罩侧壁的上部还包括至少一个吐舌,该吐舌弯折扣在所述上屏蔽罩的顶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改进,具有拆装容易,使用方便,操作安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探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屏蔽罩的探头
技术介绍
探头是工业测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装置,其用途是根据要求采集各种物理、化学数据输入到后接的仪器、仪表中,经过显示或者计算展现给检测人员。通常情况下,探头与所接的仪器或仪表之间是设计成可拆装的分离结构,以便于仪器、仪表的运输、使用和维修。现有的安装在示波器上的探头,如“一种直推式的探头接口”(专利号:200710187286.9)。其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主要包括下壳A、上壳B、尾套C (用于保护同轴缆线)、BNC接头D、锁紧机构E、上屏蔽罩F、电路G、下屏蔽罩H、同轴缆线I。其中上屏蔽罩F和下屏蔽罩H的材质为铜合金表面镀镍。同轴缆线I穿过尾套C的孔I丨。同轴缆线I的屏蔽层2丨焊接在上屏蔽罩F的顶面。同轴缆线I的线芯和BNC接头D的中心针16 ^焊接在电路G上。上屏蔽罩F和下屏蔽罩H分别扣在电路G的上下两侧。锁紧机构E套在BNC接头D上面,尾套C的台阶14'卡在下壳A的卡槽15'上。用三个螺钉分别穿过上屏蔽罩F、电路G、下屏蔽罩H的孔4'、5'、6',其中一个螺钉再穿过BNC接头D的孔7 ',固定在下壳A的螺柱8'上。BNC接头D的中心针W焊接在电路G上。一螺钉穿过上壳B的孔8 ^、上屏蔽罩F、电路G、下屏蔽罩H的孔9 ^ UO ; Ul ;,再穿过BNC接头D的孔12 ^,固定在下壳A的螺柱13 ’上,如图2所示。本设计存在的缺点是,在整个装配过程中,所有的零件都处于无约束的状态,造成装配难度颇大,线芯容易扯断等问题。另外,由于螺钉需要依次穿过4个零件:上屏蔽罩F、电路G、下屏蔽罩H的孔4 '、5'、6',再穿过BNC接头D的孔7 ',这也造成了装配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装配容易,使用方便,操作安全的具有屏蔽罩的探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屏蔽罩的探头,包括壳体1、锁紧机构2、BNC接头3、屏蔽罩4、缆线5和电路板6 ; 所述壳体I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卡接组成,一端设有BNC接口 13,另一端设置缆线孔; 所述锁紧机构2套设在BNC接头3上,并置于所述下壳体12的BNC接口处14 ; 所述屏蔽罩4由上屏蔽罩41和 下屏蔽罩42组成,所述电路板6设置在上、下屏蔽罩41、42之间; 所述下壳体12上依次设置有下屏蔽罩42、电路板6、上屏蔽罩41和上壳体11 ;所述BNC接头3连接端31固设在所述下屏蔽罩42与所述下壳体12之间; 所述缆线5的线芯51和所述BNC接头3的中心针焊接在所述电路板6上,所述缆线5的屏蔽层焊接在所述上屏蔽罩41的顶面; 通过螺钉将电路板6的一端、下屏蔽罩42的一端、BNC接头3的连接端3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固定在下壳体12上; 上屏蔽罩41的一端设有一个通孔411,电路板6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611,下屏蔽罩42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421,螺钉依次穿过通孔411、611、421,将上屏蔽罩41、电路板6和下屏蔽罩42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固定在下壳体12上; 所述下屏蔽罩42侧壁的上部还包括至少一个吐舌101,该吐舌101弯折扣在所述上屏蔽罩41的顶面上。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12底部设有预埋螺母121和预埋螺母122 ; 电路板6的一端设有通孔612和通孔613 ; 下屏蔽罩42的一端设有通孔422和通孔423 ; BNC接头3的连接端31设有通孔311和通孔312 ; 螺钉依次穿过通孔612、422、311固定在预埋螺母121上; 螺钉依次穿过通孔613、423、312固定在预埋螺母122上。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12底部设有预埋螺母123 ; 螺钉依次穿过通孔411、611、421固定在下壳体12所设的预埋螺母123上。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12底部还设有预埋螺母124,上壳体11设有安装孔111 ; 螺钉穿过安装孔111固定在预埋螺母124上。进一步的,电路板6上设有通孔611的一端还设有一个缺口 61,螺钉依次穿过上壳体11的安装孔111和所述缺口 61,固定在下壳体12的预埋螺母124上。进一步的,所述缆线5端头设有定位块52,所述下壳体12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块52相匹配的限位筋125,所述定位块52由限位筋125卡固在下壳体12上。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12包括一尾套126,该尾套126与所述下壳体12为一体结构,且尾套126内设有通孔1261,所述通孔1261与所述缆线孔相匹配对应。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2顶部设有按钮21,所述上壳体11上开设有与所述按钮21相匹配的按钮孔112。本专利技术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改进,具有拆装容易,使用方便,操作安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具有屏蔽罩探头的详细分解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具有屏蔽罩探头部分组装后分解示意图。图3为现有的具有屏蔽罩探头组装成两部分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现有的具有屏蔽罩探头组装完成后的结构不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屏蔽罩探头结构详细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屏蔽罩探头结构部分组装后的分解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屏蔽罩探头结构部分组装后的分解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屏蔽罩探头结构部分组装后的分解示意图三。图9为本专利技术屏蔽罩探头结构部分组装后的分解示意图四。图10为本专利技术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8、9、10所示,一种具有屏蔽罩的探头,包括壳体1、锁紧机构2、BNC接头3、屏蔽罩4、缆线5和电路板6 ;所述壳体I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卡接组成,一端设有BNC接口 13,另一端设置缆线孔;所述锁紧机构2套设在BNC接头3上,并置于所述下壳体12的BNC接口处14 ;所述屏蔽罩4由上屏蔽罩41和下屏蔽罩42组成,所述电路板6设置在上、下屏蔽罩41、42之间;所述下壳体12上依次设置有下屏蔽罩42、电路板6、上屏蔽罩41和上壳体11 ;所述BNC接头3连接端31固设在所述下屏蔽罩42与所述下壳体12之间;所述缆线5的线芯51和所述BNC接头3的中心针焊接在所述电路板6上,所述缆线5的屏蔽层焊接在所述上屏蔽罩41的顶面。通过一螺钉将电路板6的一端、下屏蔽罩42的一端、BNC接头3的连接端3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固定在下壳体12上;上屏蔽罩41的一端设有一个通孔411,电路板6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611,下屏蔽罩42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421,一螺钉依次穿过通孔411、611、421,将上屏蔽罩41、电路板6和下屏蔽罩42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固定在下壳体12上。所述下屏蔽罩42侧壁的上部还包括至少一个吐舌101,该吐舌101弯折扣在所述上屏蔽罩41的顶面上。作为一个举例说明,如图6所示:所述下壳体12底部设有预埋螺母121和预埋螺母122 ;所述电路板6的一端设有通孔612和通孔613。所述下屏蔽罩42的一端设有通孔422和通孔423。所述BNC接头的连接端31设有通孔311和通孔312。所述螺钉依次穿过通孔612、422、311固定在预埋螺母121上;所述螺钉依次穿过通孔613、423、312固定在预埋螺母122上。作为一个举例说明,如图5、7、9所示:所述下壳体12底部设有预埋螺母123 ;所述螺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屏蔽罩的探头,包括壳体(1)、锁紧机构(2)、BNC接头(3)、屏蔽罩(4)、缆线(5)和电路板(6);所述壳体(1)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卡接组成,一端设有BNC接口(13),另一端设置缆线孔;所述锁紧机构(2)套设在BNC接头(3)上,并置于所述下壳体(12)的BNC接口处(14);所述屏蔽罩(4)由上屏蔽罩(41)和下屏蔽罩(42)组成,所述电路板(6)设置在上、下屏蔽罩(41、42)之间;所述下壳体(12)上依次设置有下屏蔽罩(42)、电路板(6)、上屏蔽罩(41)和上壳体(11);所述BNC接头(3)连接端(31)固设在所述下屏蔽罩(42)与所述下壳体(12)之间;所述缆线(5)的线芯(51)和所述BNC接头(3)的中心针焊接在所述电路板(6)上,所述缆线(5)的屏蔽层焊接在所述上屏蔽罩(41)的顶面;其特征在于:通过螺钉将电路板(6)的一端、下屏蔽罩(42)的一端、BNC接头(3)的连接端(3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固定在下壳体(12)上;上屏蔽罩(41)的一端设有一个通孔(411),电路板(6)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611),下屏蔽罩(42)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421),螺钉依次穿过通孔(411、611、421),将上屏蔽罩(41)、电路板(6)和下屏蔽罩(42)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固定在下壳体(12)上;?所述下屏蔽罩(42)侧壁的上部还包括至少一个吐舌(101),该吐舌(101)弯折扣在所述上屏蔽罩(41)的顶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屏蔽罩的探头,包括壳体(I)、锁紧机构(2)、BNC接头(3)、屏蔽罩(4)、缆线(5)和电路板(6); 所述壳体(I)由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卡接组成,一端设有BNC接口( 13 ),另一端设置缆线孔; 所述锁紧机构(2 )套设在BNC接头(3 )上,并置于所述下壳体(12 )的BNC接口处(14);所述屏蔽罩(4)由上屏蔽罩(41)和下屏蔽罩(42)组成,所述电路板(6)设置在上、下屏蔽罩(41、42)之间; 所述下壳体(12)上依次设置有下屏蔽罩(42)、电路板(6)、上屏蔽罩(41)和上壳体(11);所述BNC接头(3)连接端(31)固设在所述下屏蔽罩(42)与所述下壳体(12)之间;所述缆线(5)的线芯(51)和所述BNC接头(3)的中心针焊接在所述电路板(6)上,所述缆线(5)的屏蔽层焊接在所述上屏蔽罩(41)的顶面; 其特征在于:通过螺钉将电路板(6)的一端、下屏蔽罩(42)的一端、BNC接头(3)的连接端(31)按从上到下的顺 序依次固定在下壳体(12)上; 上屏蔽罩(41)的一端设有一个通孔(411),电路板(6)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611),下屏蔽罩(42)的另一端设有一个通孔(421),螺钉依次穿过通孔(411、611、421),将上屏蔽罩(41)、电路板(6)和下屏蔽罩(42)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固定在下壳体(12)上; 所述下屏蔽罩(42)侧壁的上部还包括至少一个吐舌(101),该吐舌(101)弯折扣在所述上屏蔽罩(41)的顶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屏蔽罩的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2)底部设有预埋螺母(121)和预埋螺母(122); 电路板(6)的一端设有通孔(612)和通孔(613); 下屏蔽罩(4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曜伟王悦王铁军李维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